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火车刚驶进藏区境内,窗外的风景就从草原换成了雪山。沈亦舟靠在窗边,指尖摩挲着爷爷的老笔记,最后一页“香遍羊城”的字迹还带着墨温,手机里粉丝群的消息却突然弹出条紧急通知——“藏区气象局:未来48小时气温骤升,南部山区或现融雪性洪水,请注意防范”。

“不好!”他猛地站起身,差点撞翻桌上的酥油茶,“我们选的‘藏雪芽’基地选址在河谷地带,融雪洪水肯定会冲过去!”陈国安立刻凑到窗边,望着远处泛着灰蓝色的雪山:“一九八三年也发过一次融雪洪水,把刚种的茶苗冲得一棵不剩,你爷爷带着我们挖了三天三夜,才把冲散的茶苗捡回来。”

李伟立刻掏出手机联系合作社:“卓玛姐,赶紧组织牧民去河谷基地,用沙袋把选址围起来,千万别让洪水冲了!”电话那头的卓玛声音带着慌乱:“已经开始涨水了,沙袋不够,才让大叔正带着人用牦牛粪和青稞杆堆防洪堤,但根本挡不住!”

车厢里的气氛瞬间凝重。小琳翻出基地选址的卫星图:“这里地势比河谷低两米,一旦洪水漫过来,不仅基地保不住,旁边的育苗棚也会被淹。”周小雨当机立断:“我现在就开直播求助,藏区的防洪物资肯定不够,得让粉丝们帮忙协调。”

直播架刚支起来,镜头里就出现了卓玛发来的现场视频:浑浊的洪水正顺着河谷蔓延,牧民们扛着沙袋在齐膝深的水里筑堤,几顶临时搭建的帐篷已经被洪水泡湿,“藏雪芽”的幼苗培育箱被搬到了高处,却还是岌岌可危。“家人们,我们刚回藏区就遇到大麻烦了!”周小雨的声音带着哭腔,“融雪洪水冲毁了‘藏雪芽’基地的选址,沙袋、铁锹、防水布都不够,再这样下去,连育苗棚都要被淹!”

弹幕瞬间炸开。“工程队老王”秒回:“防洪物资我来!兰州仓库有五千个编织袋、两百把铁锹,还有五十卷防水布,我让侄子用重型卡车送,走青藏公路,大概四天到——已经联系了玉树的交通局,让他们开辟绿色通道。”

“农资店李姐”紧跟着留言:“我捐两千个育苗盘和五十包生根粉!洪水可能会泡坏现有的幼苗,这些育苗盘能应急移栽。我用冷链车运,怕生根粉受潮,都用密封箱装好了,三天就能到藏区。”

“老茶客”团长的消息带着捐款截图:“北京粉丝团已经筹集了十五万,作为防洪救灾和基地重建的资金,刚转到合作社账户,预计明天到账。另外我联系了北京的水利设计院,他们会派工程师远程指导防洪堤建设,现在已经拉了工作群。”

“加班狗阿凯”的大弹幕直接霸屏:“我已经提前下了火车,在玉树租了辆越野车,带着急救包和压缩饼干往合作社赶,大概明天中午就能到!另外我协调了玉树的超市,订了两百箱矿泉水和一百箱方便面,让牧民们先吃饱肚子。”下面立刻有人接梗:“阿凯这是把‘春芽应急队长’的身份焊死了”“阿凯:老板的年终奖虽然没影,但我的爱心永远在线”“建议给阿凯发个‘抗灾先锋’锦旗,比年终奖实用”。

李伟突然抢过镜头,手里举着从火车餐车讨来的青稞和一小块牦牛肉:“家人们别光捐物资,来学道抗灾硬菜——石烹青稞牦牛肉粥!藏区洪水天冷,喝这个暖身子,还管饱!用烧热的石头当锅,不用生火,在帐篷里就能做,特别方便!”他招呼沈亦舟,“把你包里的保温壶拿来,装粥用,还有那包晒干的羊肚菌,提鲜全靠它。”

沈亦舟早已把东西准备妥当,手里还拿着个测温仪:“家人们注意,青稞要提前泡两小时,吸足水分才容易煮烂。青稞富含膳食纤维和β-葡聚糖,洪水天吃能增强抵抗力,还能促进消化。”他把泡好的青稞倒进保温壶,“五百克青稞加一千五百毫升水,比例1:3,煮出来的粥不稀不稠刚好。”

“沈老师的营养小课堂又双叒叕开课了!”弹幕里有人打趣,“上次学的青稞烧麦,我爸蒸的时候忘了放水,结果做成了青稞石头,现在还在窗台上当镇纸。”李伟笑着从餐车借了个铁锅,往里面扔石头:“他就是细节控,上次我用没泡的青稞煮粥,他非说煮不烂,结果真煮成了夹生饭,最后全给阿凯当干粮了。”沈亦舟无奈地摇头,递过羊肚菌:“青稞的淀粉结构特殊,不泡的话加热会形成硬芯,你上次煮的粥,阿凯说嚼着像藏区的冻硬糌粑。”

小琳自告奋勇要帮忙洗青稞,刚把青稞倒进盆里就洒了一地。“我的小祖宗,你还是去整理粉丝捐赠名单吧!”李伟赶紧把盆抢过来,“上次洗牦牛肉把水溅到陈爷爷脸上,这次洗青稞洒一地,你的厨房天赋是不是被洪水冲跑了?”弹幕立刻笑疯:“小琳的厨房事故更新到洪水篇了”“阿凯赌三包辣条,小琳下次会把自己煮进粥里”“建议设立‘小琳安全区’,远离食材和水”。

李伟演示着烧石头:“选这种表面光滑的鹅卵石,洗干净后放进铁锅里烧,烧到两百摄氏度,用筷子一戳会冒烟就行。”他用测温仪测了测石头温度,“刚好两百一,完美。”他把烧红的石头夹进保温壶,“石头的热量会把水烧开,青稞和牦牛肉放在里面,二十分钟就能煮烂。”

沈亦舟则在旁边处理牦牛肉:“牦牛肉要切成小丁,用盐和青稞酒腌十分钟,既能去腥,又能让肉更入味。”他往肉里加了点切碎的羊肚菌,“羊肚菌的氨基酸能提升鲜味,比加味精健康,洪水天没新鲜蔬菜,羊肚菌还能补充维生素。”

小琳不甘心,偷偷拿了块小石子,学着李伟的样子在火上烤,结果不小心烫到了手,“啊”地叫了一声。沈亦舟赶紧拿过她的手,用凉水冲洗:“说了让你别碰,你偏不听。”李伟在一旁打趣:“这下知道厨房比洪水还危险了吧?”弹幕里有人截图,配文“小琳的抗灾厨房历险记”,逗得大家笑个不停。

二十分钟后,李伟打开保温壶,一股浓郁的粥香瞬间飘满车厢。“好了!”他舀出一碗粥,青稞煮得软烂,牦牛肉丁鲜嫩,羊肚菌的香味沁人心脾,“看这粥,稠度刚好,喝一口暖到肚子里。”他递给陈国安一碗,“陈爷爷,尝尝这石烹粥,比当年您和我爷爷在洪水里吃的冻糌粑强多了。”

陈国安喝了一口,眼眶有点发热:“香!比当年在雪地里啃的硬邦邦的牦牛肉好吃多了。”他放下碗,给大家讲起一九八三年的洪水:“那时候洪水比现在还大,你爷爷带着我们在水里泡了两天两夜,用青稞杆和牦牛粪筑堤,最后茶苗保住了,他自己却发了高烧,躺了三天三夜。”

直播接近尾声时,周小雨汇总了捐助情况:“老王的防洪物资今天从兰州出发,四天到;李姐的育苗盘明天从青海出发,三天到;北京粉丝团的捐款明天到账;阿凯已经到玉树了,明天就能到合作社。另外水利设计院的王工程师已经把防洪堤建设方案发过来了,是用沙袋筑堤加木桩固定,特别适合藏区的地形。”她刚说完,“护士小方”的消息弹了出来:“医疗队已经提前抵达合作社,带了感冒药和外伤药,洪水天容易生病,我们先做好健康保障。”

“每次危机都有大家挺身而出,我们真的无以为报。”沈亦舟对着镜头深深鞠了一躬,“所有捐款捐物的家人,我们都会在‘藏雪芽’基地的纪念碑上刻上名字,等基地建成,第一株‘藏雪芽’的幼苗,会以你们的名义栽种。”他举起手里的“藏雪芽”种子,“这是我们从广州带回来的培育成功的种子,我会把它做成吊坠,抽奖送给十五位家人,感谢大家的守护。”

直播刚结束,商务局的王局长就打来了电话,语气急切:“我刚从气象局得知洪水情况,已经协调了藏区的应急管理局,给你们调了一千个沙袋、五十顶帐篷和两百件救生衣,今天下午就用直升机送过去,先解燃眉之急。”他顿了顿,“另外我帮你们申请了灾后重建的专项资金,大概二十万,一周内就能到账,用于基地的重新选址和建设。”

“还有个重要消息。”王局长补充道,“农业农村部的领导听说了‘藏雪芽’的事,特别重视,准备把你们的基地列为‘全国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后续会有技术和资金上的扶持,还会帮你们对接国际的农产品展会。”

沈亦舟刚挂了电话,就接到了“工程队老王”的来电,语气带着歉意:“亦舟,运防洪物资的车在共和县遇到了塌方,前面的公路被堵了,估计要晚一天到。”他发来现场视频,公路被滚落的石头堵得严严实实,施工队正在用挖掘机清理,“现在只能等清理完才能走,大概要多花一天时间。”

粉丝群里得知消息后,“高原老杨”立刻留言:“我在共和县有认识的施工队朋友,我已经让他带人去支援清理,争取明天中午就能通车。”“物流达人老陈”说:“我协调了共和县的服务区,给司机安排了食宿,物资都用防水布盖好了,不会被雨淋。”“摄影爱好者阿哲”则表示:“我带着团队在塌方现场,实时给你们报进度,一通车就通知你们。”

“不能等物资!”沈亦舟立刻在火车上召开线上会议,通过视频连线合作社的牧民们,“卓玛姐,你带妇女和老人把育苗棚里的‘藏雪芽’幼苗搬到地势高的暖厨里,用木板垫高,防止进水;才让大叔,你带年轻牧民去山上砍红柳枝,做成木桩,先加固临时防洪堤;老张,你和医疗队的人一起,给大家发感冒药和防水手套,洪水天容易着凉受伤。”

挂了视频,沈亦舟又联系农业局的赵工程师:“赵工,麻烦你帮我们重新勘探基地选址,原来的河谷地带太危险,要找地势高、排水好的地方,最好离水源近,方便灌溉。”赵工程师立刻表示:“我现在就带着仪器去勘探,下午给你发新的选址方案。”

第二天中午,阿凯终于赶到了合作社。他浑身是泥,手里还提着给牧民们买的矿泉水和方便面:“路上遇到了小股洪水,绕了段路才到。”他放下东西,立刻加入筑堤的队伍,“大家别慌,我带来了急救包,谁受伤了赶紧说。”

此时,赵工程师的新选址方案也发了过来:“在合作社东边的山坡上,地势比河谷高五米,土壤是沙壤土,排水好,旁边还有条小溪,灌溉方便,特别适合种茶苗。”他还附带了地质勘探报告,“这里不会被洪水淹没,土层厚度足够,能满足‘藏雪芽’的生长需求。”

当天下午,应急管理局的直升机就抵达了合作社,空投了沙袋、帐篷和救生衣。牧民们欢呼着跑过去搬运物资,卓玛妈妈给直升机飞行员献上哈达:“感谢政府,感谢党,是你们救了我们的茶苗。”飞行员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藏区的茶苗,也是我们的希望。”

第三天上午,共和县的塌方终于清理完毕,“工程队老王”的防洪物资车队出发了。“高原老杨”发来视频,货车正沿着青藏公路行驶,司机挥着手说:“放心,明天一定送到!”粉丝群里一片欢呼,“老茶客”团长留言:“北京粉丝团的二十人志愿队已经到西宁了,和物资车一起过来,帮着建基地。”

第四天下午,防洪物资车队终于抵达合作社。“工程队老王”的侄子跳下车,手里拿着一张地图:“这是我叔让我带给你们的,上面标着青藏公路的安全路线,以后运输物资再也不怕遇到塌方了。”他打开货车门,编织袋、铁锹、防水布整齐地堆在里面,“这些物资足够筑三道防洪堤了,还有二十顶防雨帐篷,给牧民们住。”

打开防水布的包裹时,大家发现里面除了防洪物资,还有粉丝们写的鼓励卡片。“小学生萌萌”的卡片上画着茶苗和太阳:“小茶苗要加油,打败洪水”;“退休教师老李”的卡片上写着:“我教了三十年书,最懂传承的意义,你们的故事让我感动”;最下面是“工程队老王”的信,里面夹着一张他和工人的合影:“这是我们工地的工人,他们说等基地建设的时候,免费过来帮忙,都是力气活,不怕苦。”

第五天上午,“农资店李姐”的育苗盘和生根粉也到了。送货的师傅扛着一箱育苗盘走进来:“李姐特意交代,这些育苗盘是高原专用的,抗冻耐摔,里面还加了营养土,直接就能用。”他拿出一包生根粉,“这是进口的,泡过的茶苗根系能长三倍,成活率更高。”

有了物资和粉丝志愿队的帮助,防洪堤很快就筑好了。大家用沙袋堆起三道防线,再用红柳枝木桩固定,最后铺上防水布,洪水被稳稳地挡在外面。牧民们和粉丝志愿者们一起清理被洪水泡过的场地,虽然浑身是泥,但脸上都带着笑容。

才让大叔的小孙子拿着自己的小猪存钱罐跑过来,把里面的钱倒在沈亦舟手里:“沈老师,这是我的压岁钱,我也要捐给基地。”硬币和纸币散落在沈亦舟的掌心,带着孩子的体温。沈亦舟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谢谢你,这些钱我们用来买茶苗的肥料,等茶苗长大了,第一杯茶就给你喝。”

第六天,洪水终于退了。大家走进新的基地选址,赵工程师正在用仪器测量:“这里的土壤湿度刚好,明天就能开始挖地基,建育苗棚。”他指着旁边的小溪,“我们可以建个蓄水池,把溪水引过来,用滴灌设备灌溉,既省水又方便。”

北京粉丝团的志愿队里有几位建筑工程师,他们立刻拿出设计图:“我们设计了钢结构的育苗棚,抗风抗雪,比原来的保温棚更结实。地基要挖一米深,用混凝土浇筑,这样才能在冻土层上站稳。”

当天下午,基地建设就正式开工了。牧民们和粉丝志愿者们分工合作:有的挖地基,有的运建材,有的搭建育苗棚的框架,李伟则在工地上支起了灶台,给大家做石烹青稞牦牛肉粥和风沙烤藏羊腿,保证大家吃饱肚子。

沈亦舟和陈国安一起,把“藏雪芽”的幼苗移栽到新的育苗盘里。陈国安小心翼翼地把幼苗放进育苗盘,眼里满是珍视:“这株幼苗,和当年我跟你爷爷种的第一株茶苗一模一样。”他突然从布包里掏出一个小铁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株干枯的茶苗样本,“这是当年洪水后抢救下来的茶苗,我保存了四十年。”

沈亦舟接过铁盒,干枯的茶苗虽然失去了生机,但根系依然完整。“这是爷爷当年种的茶苗?”他的声音带着颤抖。陈国安点点头:“当年洪水冲毁了茶苗地,你爷爷在水里泡了两天,才把这株茶苗捡回来,他说只要还有一株茶苗活着,就有希望。”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汽车的鸣笛声。大家抬头一看,是一辆越野车驶了过来,车身上印着“上海农业局”的字样。车门打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走下来,手里拿着一个公文包,正是陈国安当年的同事老杨。

“老陈,我来晚了!”老杨快步走过来,紧紧握住陈国安的手,“我从广州展会回来后,就申请了退休,带着当年的茶苗资料赶过来了。”他打开公文包,里面是一摞泛黄的文件,“这是当年我们一起做的藏区茶苗培育报告,还有你和敬山的工作笔记,现在都交给你们。”

老杨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玻璃瓶,里面装着一些黑色的种子:“这是当年敬山留在上海的茶籽,我保存了四十年,现在终于能还给你们了。农业大学的王教授说,这些老茶籽和‘藏雪芽’杂交,能培育出更优秀的品种。”

陈国安接过玻璃瓶,眼泪掉了下来:“老杨,谢谢你,你圆了我和敬山四十年的梦。”他把玻璃瓶递给沈亦舟,“亦舟,这是你爷爷的茶籽,现在交给你,希望你能培育出更好的茶苗。”

沈亦舟接过玻璃瓶,感觉沉甸甸的。这瓶茶籽里,藏着爷爷的坚守,藏着陈爷爷和老杨的期盼,也藏着所有关心藏北春芽的人的希望。他把茶籽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一定会培育出最好的茶苗,让藏区的茶香遍世界。”

周小雨的直播还在继续,镜头里基地建设如火如荼,育苗棚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藏雪芽”的幼苗在新的育苗盘里生机勃勃,陈国安、老杨和沈亦舟正一起翻看当年的资料。“家人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洪水退了,‘藏雪芽’基地正式开工建设了!”周小雨的声音带着激动,“这一切,都离不开每一位家人的帮助,是你们的爱心,守护了藏北的希望。”

弹幕里,粉丝们纷纷留言:“太不容易了,眼泪都看出来了”“藏北春芽,生生不息”“等基地建成,我一定要去藏区看看”“阿凯:我的抗灾锦旗什么时候发?”。

老杨接过直播手机,对着镜头说道:“我是老杨,四十年前和沈亦舟的爷爷、陈国安一起研究藏区茶苗培育。当年我们觉得不可能的事,现在这些年轻人和爱心人士做到了。藏区的茶苗,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传承,一种跨越山海的爱心。感谢每一位帮助藏北春芽的家人,是你们让这份传承延续下去。”

直播结束后,王局长也赶来了,带来了基地建设的好消息:“‘全国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的批复下来了,农业农村部会派专家过来指导,还有五百万的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茶苗培育。”他指着远处的山坡,“我们还规划了一条从基地到县城的公路,明年就能通车,以后你们的农产品运输就方便多了。”

“还有个惊喜。”王局长补充道,“广州的预制菜企业已经派团队过来了,明天就和你们洽谈牦牛肉酱和青稞烧麦的量产合作,他们会在藏区建加工厂,带动当地牧民就业。”

当天晚上,大家在工地上举行了简单的庆祝活动。篝火旁,李伟做了一大桌菜,有石烹青稞牦牛肉粥、风沙烤藏羊腿、青稞牦牛肉烧麦,还有卓玛妈妈做的酥油茶和糌粑。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美食,聊着基地的未来,脸上都带着笑容。

阿凯举着酒杯:“这杯酒敬洪水,让我们更团结;敬茶苗,让我们有希望;敬每一位爱心人士,是你们让藏北的春天更温暖!”大家一起举杯,酒杯碰撞的声音在夜空里回荡。

陈国安和老杨坐在一旁,翻看当年的工作笔记,回忆着和沈爷爷一起种茶的日子。“敬山要是能看到今天的场面,肯定会很开心。”老杨喝了一口酥油茶,“当年我们在上海农业局,天天争论藏区能不能种茶,现在看来,我们都对了,只是时间晚了点。”

沈亦舟走过去,坐在两位老人身边:“杨爷爷,陈爷爷,我爷爷的愿望,也是你们的愿望,现在我们正在一步步实现。等基地建成了,我们就在这里立一座纪念碑,刻上所有为藏北春芽付出过的人的名字。”

夜里,沈亦舟在爷爷的老笔记上写下:“二零二五年春,融雪洪水退去,‘藏雪芽’基地开工,爷爷的茶籽回归藏区。爷爷,陈爷爷,杨爷爷,你们的愿望,正在变成现实。藏北的春芽,会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香遍全国,香遍世界。”

他把笔记放在新搭建的育苗棚里,月光透过棚顶的缝隙照在笔记上,和四十年前爷爷种茶时的月光一样,温柔而明亮。远处传来次仁爷爷的马头琴声,还是那首《春芽谣》,调子比以前更激昂,更有力量。

沈亦舟走出育苗棚,看到李伟正和粉丝志愿者们商量明天的建设计划:“明天我们先把育苗棚的保温层铺好,再把滴灌设备安装好,争取一周内完成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李伟看到沈亦舟,招了招手,“过来坐,我烤了土豆,刚熟。”

沈亦舟走过去,接过烤土豆,烫得直甩手。“慢点吃,没人跟你抢。”李伟笑着递过一杯酥油茶,“老杨带来的茶籽和‘藏雪芽’杂交,肯定能培育出好品种,广州的预制菜企业也来了,我们的牦牛肉酱很快就能量产。”

“嗯。”沈亦舟点点头,咬了一口土豆,又香又面。“量产只是开始,”他望着远处正在建设的基地,“我们还要建茶叶加工厂,生产藏区的特色茶叶;建民宿,让更多人来藏区体验;还要办培训班,教牧民们种茶和烹饪技术,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李伟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有我在,有大家在,这些都不是问题。当年你爷爷一个人能做到的事,我们这么多人,一定能做得更好。”

篝火渐渐熄灭,留下一堆温暖的灰烬。沈亦舟知道,融雪洪水只是藏北春芽故事的一个小插曲,接下来还有基地建设、茶苗培育、农产品量产等着他们,还有更多的挑战和希望等着他们。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基地就热闹起来了。牧民们、粉丝志愿者们、政府派来的技术员们,都投入到了紧张的建设中。育苗棚的保温层正在铺设,滴灌设备已经安装了一半,“藏雪芽”的幼苗在新的育苗盘里长势喜人。

沈亦舟和老杨、陈国安一起,把爷爷当年的茶籽和“藏雪芽”的种子种进了试验田。当第一粒种子被埋进土里时,阳光刚好越过雪山,洒在土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沈亦舟知道,这个春天,藏北的希望已经在新的土地上扎下了根;而这份跨越山海的传承与爱心,会像这“藏雪芽”一样,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生生不息,绽放出最灿烂的光芒。

周小雨举着手机,把这一幕直播出去:“家人们,我们的‘藏雪芽’种子已经种下了!这是希望的种子,也是传承的种子。感谢每一位家人的陪伴,藏北春芽,因为有你们,才更有力量。”

弹幕里,粉丝们纷纷留言:“加油,我们一直都在”“等新茶下来,我要多买几斤”“基地建成我一定去当志愿者”“藏北春芽,生生不息”。

沈亦舟看着镜头,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知道,无论未来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身边有这些温暖的人,有这些充满希望的种子,藏北的春天就永远不会结束。而他,会带着这份希望与传承,一直走下去,让藏北的春芽,在每一个春天里,都绽放出最灿烂的光芒。

UU文学推荐阅读:港片:我还没出位,老大先出殡了皓月和正义四合院:从卫生员开始的快乐人生民间高手,从街头卖艺开始让我住在你的心里终极一班:我魅魔被美女们包围了世界大杂烩,主角大乱斗是你要分手的,我走了你又哭啥?商海激情:触底反弹之超越剑御九霄:昆仑秘境传重生之打造属于我商业帝国驭手一首青花瓷,我,掀起了国风狂潮东星乌鸦兑变,注重武力和谋略!灵气复苏,从虚拟现实开始开局继承九重雷刀,我横推万族我把校花渣了,她还觉得我深情妃礼勿视,王爷你也重生了山村尤物俏美妇都穿越了,谁还上班啊转职召唤师,开局十连SSS天赋神豪的学霸生涯诸神来犯,我在现代重演神话都练纯阳功了,你给我婚书?一路生香四合院,贾家老大女尊高武:从幼儿园开始拒绝表白兽血沸腾22012就有系统,随便赚钱我是都市之无敌武神:李昊血量1滴盾1万,你就这么玩狂战重回八一:长嫂的奋斗让你建设山村,你把娱乐圈炸了重生之女配的美满人生社牛直播:去婚礼亮出嫂子小视频召唤之我真没想统治世界强龙下山,回归都市无敌手成仙后:我竟飞升不了绝境吃鸡神豪大一新生,千万身价很合理拒绝渣女,我重活了自己游龙十三针我究极玩家,开局救下绝世女神让你当反派,怎么主角都没了将军家的小娇娘逼我搬砖供堂哥读大学?想得美相士血狼狂兵敢得罪我,就送你下地狱拥有传奇技能我直接躺平
UU文学搜藏榜:重生之从做个好爸爸开始人在斗罗,开局被比比东活埋皇后成长手札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掌欢完美战兵四合院:这个保卫员坏,痞,帅!梦游妈咪:谁是我爹地千树万树情话开疯狂从2000开始叫我女王(GL)赘婿之杀神回归县城青年之入世萌妻羞羞:BOSS,慢点撩!松小姐今天喝酒了吗千金大佬她slay全场小乞丐掀翻三界高武:刀镇星空故事无限我真不想当女主角都市霸道医仙人间凶狗直播:穿书炮灰反成人生赢家皇上今天掉马了吗重生七零我靠种田暴富了叶君临李子染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退婚后我嫁给了渣男他叔头条婚约都市崛起之开启万界交易序列为零东京泡沫后的文娱时代逍遥渔场妖孽男神在花都最废女婿战神她在娱乐圈杀疯了胭尘团宠寨主种田忙开局我被系统一直坑地府微信群军少,有点喜欢你娱乐之中年危机错婚试爱病娇惹不起重生2014:一个人的豪门想支持乡村教育,却成为商业大佬逍遥明星娶夫不易[穿书]重回1981从退婚开始不凡兵王我的篮球生涯养废青梅的我,只好负起责
UU文学最新小说:知青拒绝回城:赶山打猎娶俏寡妇神医闯关中天枢秘境:山海经的纹章总裁,你女儿干嘛总叫我叔叔双面白晓玉觉醒天赋:一证永证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让你去道观实习,你请老祖上身?娱乐:系统让娶江莱,她抱太紧了剑气近抢我高考状元,我背炸弹跪银行这个人渣不简单快活的山村小神医巷尾的少年血染苍穹龙志炼莫说少年志短,手搓神兽幼崽!从海鲜摊到局长桌无限重置,我高三研发可控核聚变重回1990:我爹是煤老板港岛:法外狂徒开局先赚一个亿!不装了,摊牌了,回老家种田了姐姐的闺蜜们赚钱大赛,你古玩街捡漏万倍利润刚重生成首富阔少,就被送去当兵我在都市炼琉璃极品女总裁的贴身保镖都市重生之仙尊归来!重生九零,老婆跳崖还有十分钟废柴灵枢的兼容性报告青衣门胎穿六五,开局觉醒精神异能我的大学全员伪人:病娇校花让我保持微笑手术预演之医圣崛起抗战:魂穿金陵成了教导总队长低调大佬:我的人脉遍布全球穿书后悔流,对偏心家人重拳出击完蛋!兄弟妹妹日夜对我图谋不轨官途:从救了美女书记开始官场:红颜扶我青云志让龙国登顶宇宙大秦重工机甲师命录高武传说:我靠拳头横推世界修仙强者在校园怒海争锋拓梦者李龙的足球之路全家巨大神明,我也不能落后烽火神忆破敌阿姨们的老公我不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