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魅影:兄弟疑踪
夜色深沉,坊城城西的老旧小区里只有零星几盏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一辆不起眼的黑色桑塔纳停在阴影处,车内两名侦查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不远处的一栋六层居民楼。
“目标进入三单元已经两个小时了,一直没有动静。”年轻的侦查员小张对着耳麦低声汇报。
耳机里传来陈明的声音:“继续监视,不要打草惊蛇。林局特别交代,孙大标非常狡猾,可能有反侦察意识。”
就在此时,三单元的门洞阴影里悄然走出一个身影。那人穿着深色夹克,帽子压得很低,快步走向停在路边的一辆摩托车。
“目标出现!正在向摩托车走去。”小张立即紧张起来。
“看清楚是孙大标还是孙二标?”陈明问道。
“太暗了,看不清楚...等等,他抬头看了一眼路灯!”小张突然激动起来,“是孙二标!右颊有道疤痕,确认是孙二标!”
只见孙二标敏捷地跨上摩托车,发动机轰鸣一声,车子如离弦之箭般窜了出去。
“他往东边去了!请求指示!”小张急忙汇报。
陈明在指挥中心迅速下达指令:“一组继续留守监视,二组跟上孙二标,注意保持距离,绝对不能暴露!”
夜色中,一场悄无声息的追踪开始了。孙二标的摩托车在街道上穿梭,时而加速,时而突然减速,偶尔还会绕个圈子,明显是在反侦察。
“这小子挺狡猾啊。”开车的老侦查员老王眯着眼睛,“看来是受过训练。”
跟踪组小心翼翼地保持着三四个车位的距离,借助夜色的掩护,时而变换车辆位置,避免引起怀疑。
与此同时,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内,林远正站在巨大的电子地图前,注视着代表孙二标的光点移动轨迹。
“他这是要去哪里?”林远皱眉问道。
陈明指着地图:“目前看来是在往工业园区方向去。奇怪,案发后他应该避讳那个地方才对。”
果然,孙二标的摩托车在距离富恒工业园两个路口的地方突然拐进了一条小路,然后熄火停了下来。
“目标停车了,在鹤翔路和渤海路交叉口的小巷里。”跟踪组汇报。
林远立即下令:“不要靠近,用无人机进行远距离监视。”
几分钟后,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显示,孙二标正在巷子里与另一个身影交谈。由于角度问题,只能看到对方是个中等身材的男子,面容完全隐藏在阴影中。
“能再靠近一点吗?”林远问道。
操作员摇头:“风险太大,无人机的噪音可能会引起注意。”
交谈持续了约五分钟,孙二标从对方手中接过一个黑色手提包,随后两人迅速分开,朝不同方向离去。
“一组继续跟踪孙二标,二组尝试跟踪那个神秘人!”林远果断下令。
然而,那个神秘人显然更加谨慎,三转两转就消失在了老城区的胡同里,跟踪组最终跟丢了目标。
“对不起林局,对方太熟悉地形了...”二组组长愧疚地汇报。
林远摆摆手:“不怪你们,看来这些人对老城区的地形了如指掌。重点还是孙二标,看他接下来去哪里。”
孙二标带着黑色手提包,骑着摩托车在城里绕了半个多小时,最终驶入了城南的一个中档住宅小区。
“目标进入光明小区三号楼二单元。需要跟进吗?”跟踪组请示。
林远思考片刻:“暂停跟进,在小区外布控。这个小区只有一个出口,他只要出来我们就能发现。”
第二天清晨,技术队办公室内,王明浩正仔细研究着昨晚无人机拍摄的模糊影像。
“林局,您看这个。”王明浩将图像放大增强,“虽然看不清面容,但这个人的步态特征很特别——左腿轻微跛行,与案发现场的鞋印分析吻合。”
林远俯身仔细观察:“能再清晰些吗?”
“我正在尝试多帧超分辨率重建,需要点时间。”王明浩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操作着。
一小时后,经过复杂算法处理后的图像呈现在屏幕上。虽然面容仍然模糊,但已经能够看出大致轮廓:方脸,浓眉,年龄约三十五六岁。
“这就是孙大标!”陈明肯定地说,“与档案照片吻合度很高。”
林远点点头:“兄弟俩深夜秘密会面,还交换了手提包。那包里装的是什么?”
“可能是赃款或者通讯工具。”陈明推测,“需要搜查孙二标的住处吗?”
“再等等。”林远摇头,“我们现在证据还不够充分,贸然搜查只会打草惊蛇。继续监视,我要知道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接下来的两天,侦查员们对孙家兄弟进行了全方位监控。发现孙二标基本上足不出户,偶尔会下楼取外卖;而孙大标则如同人间蒸发,再没有出现在监控视野中。
“孙大标肯定还有其他藏身之处。”林远在案情分析会上说,“查一下他还有哪些社会关系,特别是那些不常来往的远亲或者狱友。”
调查组很快反馈回来信息:孙大标有个表舅住在城郊的农村,已经多年没有来往;还有一个前女友在开发区工作,但两人分手后就没有联系了。
“都不能放过,全部排查。”林远下令。
与此同时,技术队对那个黑色手提包的分析有了新的发现。通过增强监控画面,他们发现手提包的品牌是一个不太常见的国外品牌,在坊城只有一家专卖店有售。
“立即去那家店调查!”林远指示。
陈明亲自带人前往那家位于市中心高档商场的专卖店。通过调取监控和销售记录,发现案发后第二天,一名男子一次性购买了三个同款手提包,支付方式为现金。
“能认出是谁吗?”陈明问店员。
店员仔细查看监控画面:“有点面熟...哦对了,这人左腿好像有点不方便,走路稍微有点瘸。”
陈明精神一振:“是不是长这样?”他出示孙大标的照片。
店员仔细比对:“有点像,但不能确定。那天他戴着口罩和帽子,看不清楚脸。”
虽然不能完全确定,但这已经是重大进展。购买手提包的人特征与孙大标高度吻合。
另一路调查孙大标表舅的侦查员也传回消息:老人独居在家,最近没有陌生人到访,但案发后第二天,有人看到一辆黑色轿车在村子附近停留了很久。
“车牌记得吗?”
“村民说车牌被泥巴故意遮挡了,看不清。”
所有的线索都在指向孙家兄弟,但就是缺少直接证据。林远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上级每天都在询问进展,媒体也开始关注这起特大抢劫案。
“林局,省厅派来的犯罪心理学专家李教授到了。”秘书进门通报。
李教授是一位年约五十、气质儒雅的学者。在详细了解案情后,他提出了自己的分析:
“从作案手法看,这伙人计划周密,执行力强,说明主犯具有很高的智商和组织能力。选择亲兄弟作为核心成员,说明他对血缘关系极其看重,这可能既是他的优势,也是弱点。”
李教授继续分析:“案发后异常低调,没有急于销赃,说明主犯极具耐心,可能在等待风头过去。这种情况下,他们内部可能会出现矛盾——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样的耐心。”
林远若有所思:“您的意思是,我们可以从内部分化入手?”
“正是。”李教授点头,“特别是那些不是血缘关系的成员,可能更急于变现分赃。如果能找到这样的人...”
会议结束后,林远立即部署:加强对已知团伙成员的社会关系排查,特别是那些可能有经济压力或者赌博等不良嗜好的人。
这项调查很快有了结果:南小山最近沉迷网络赌博,欠下了数十万元债务;英小军的母亲重病住院,急需手术费用。
“机会来了。”林远眼中闪过一道光,“重点监控这两个人,他们很可能最先沉不住气。”
果不其然,第二天晚上,监控组就发现南小山悄悄离开了住处,打车前往城西的一家网吧。
“要抓捕吗?”陈明请示。
“不,看看他要做什么。”林远决定放长线钓大鱼。
南小山在网吧包间里待了两个小时,主要是在浏览境外赌博网站,期间显得十分焦躁,多次打电话,但对方似乎没有接听。
“他在联系同伙,但没人理他。”技术监听到南小山的自言自语,“看来内部确实出现了矛盾。”
就在这时,孙二标的手机突然有了动静——他订购了一张三天后前往云南的长途汽车票。
“要逃!”陈明立即判断。
林远却摇头:“不一定。可能是试探,也可能是烟雾弹。继续监视,不要轻举妄动。”
案情似乎陷入了僵局。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孙家兄弟,但就是找不到直接证据,也找不到那65公斤黄金的下落。
深夜,林远独自一人站在办公室的白板前,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案情分析和关系图。他的目光在孙大标和孙二标的照片之间来回移动。
“兄弟俩,一个在明,一个在暗...”林远喃喃自语,“孙二标故意暴露行踪,吸引我们注意力,而孙大标则在暗中策划...”
突然,一个想法闪过他的脑海:“如果孙二标只是个幌子呢?如果真正的行动者是...”
他立即拨通陈明的电话:“马上查一下,孙大标在监狱里最亲近的人还有谁?不只是同期服刑的,包括那些已经提前出狱的。”
一小时后,陈明带来了令人惊讶的消息:“孙大标在监狱里有个‘徒弟’,叫马小军,比他早一年出狱。这个人是个电脑高手,因网络诈骗入狱。”
“电脑高手...”林远若有所思,“立即调查这个马小军的行踪!”
调查发现,马小军出狱后开了一家电脑维修店,但案发后就关门歇业了,人也不知所踪。
“找到他!”林远下令,“这个人可能在整个计划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就在警方全力寻找马小军的同时,孙二标突然有了新动作。他连续两天外出,每次都会去不同的银行网点,但都没有办理业务,只是在Atm机上操作一番就离开。
“他在试探!”林远判断,“看我们是否在监控他的银行活动。”
果然,第三天,孙二标再次外出,这次直接走进了一家银行网点。监控显示,他在柜台办理了业务。
“查他办理了什么业务!”林远命令。
通过银行内部配合,警方很快得知:孙二标存入了一笔五万元的现金,都是旧钞,连号不连续。
“赃款!”陈明激动地说,“终于露出马脚了!”
林远却显得很冷静:“只是五万元,相对于六十五公斤黄金来说微不足道。这很可能又是一次试探。”
他下令:“不要动这笔钱,继续监控那个账户。”
接下来的几天,孙二标再也没有去银行,而是恢复了深居简出的状态。警方的监控也没有发现其他团伙成员有异常活动。
案件再次陷入僵局,调查组的气氛开始有些压抑。不少人开始怀疑,孙大标是否已经带着黄金离开了坊城。
就在这个时候,技侦部门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通过对孙二标丢弃的生活垃圾进行秘密检测,发现了微量的黄金颗粒!
“黄金颗粒!”林远精神大振,“能确定成分吗?”
“与昌隆公司被劫黄金的成分高度一致!”王明浩肯定地说,“虽然量很少,但这是直接证据!”
林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现在我们有足够理由对孙二标采取强制措施。但我认为时机还不成熟,抓了孙二标,孙大标一定会警觉,可能永远找不到那批黄金。”
“那您的意思是?”陈明问道。
“继续监控,加大力度。”林远目光坚定,“我要放长线钓大鱼,等他们开始销赃时一网打尽!”
会后,林远独自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城市夜景。他知道,这场较量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孙大标,你究竟把黄金藏在哪里了?”他轻声自语。
而此时,在城市的另一个角落,孙大标正通过望远镜观察着警方的一举一动,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林远,游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