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发现端倪
调查工作在林远的指示下迅速且有条不紊地展开。技术部门的民警们紧盯着屏幕,一帧一帧地回放着小武家小区周边所有出入口的夜间监控录像。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屏幕上的光影变幻,记录着这座城市夜晚的脉动。民警们的眼睛因为长时间专注而布满血丝,但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他们知道,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都可能让重要的线索从指尖溜走。
终于,在排查了海量的监控数据后,一个可疑的点出现了。一名年轻的技术民警猛地坐直了身体,指着屏幕上的一个时间点和一个模糊的车影:“这里!凌晨一点左右,这辆银色面包车从小区东侧的那个几乎没有监控的小巷口驶出,这个时间点非常反常!而且它的后悬挂明显被压得很低,像是载了重物!”这个发现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镜头被放大,虽然画面模糊,但车型和车牌号依稀可辨。经过数据库比对,这辆车登记在一个名叫李大兵的人名下,而进一步的快速调查显示,这个李大兵,正是与报案人韩美丽来往密切的那个“建材店老板”!
几乎与此同时,走访组的民警也从韩美丽的邻居那里得到了一个模糊但重要的线索。一位住在对楼、习惯晚睡的老人反映,昨晚大概九点多钟,他似乎在关窗户时听到对面韩家传来一些“不太寻常的响动”,像是“什么东西倒了,还有人在吵吵,但声音很快又没了”,因为他家电视开着,所以也没太听清,以为只是普通的家庭口角。但当民警询问是否看到或听到其他异常时,老人摇了摇头。
所有这些信息——小武进入单元楼后未曾离开的监控、韩美丽不合常理的焦急报案及其询问时的细微异常、李大兵车辆深夜可疑出行且可能载有重物、邻居听到的模糊争吵声——像一块块碎片,逐渐在林远的脑海中拼凑出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猜想。他的脸色变得愈发凝重,多年的职业经验告诉他,小武很可能已经遭遇不测,而他的母亲韩美丽和那个情夫李大兵,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立即传唤李大兵!同时,对韩美丽家进行秘密的、更细致的二次勘查,注意寻找任何可能的微量痕迹,比如血迹清理残留!”林远果断下令,声音冷峻。他意识到,时间至关重要,必须赶在嫌疑人串供或毁灭更多证据之前打开突破口。
李大兵被“请”到了市公安局的一间询问室。他表面上强作镇定,大大咧咧地抱怨着警察影响他做生意,但眼神深处的慌乱和不时搓动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他对自己昨晚的行踪支支吾吾,先是说在店里对账,后又说开车出去见了朋友,言辞前后矛盾。对于车辆后悬挂过低的问题,他辩解说是刚好进了一批重的五金件。然而,当民警要求他提供进货单据和所谓的朋友联系方式时,他又变得含糊其辞,无法自圆其说。
另一方面,技术民警带着多波段光源等专业设备,对韩美丽家的客厅进行了秘密复查。尽管韩美丽已经进行了清理,但在高科技仪器下,一些肉眼难以察觉的痕迹依然无所遁形。在地板缝隙、沙发脚附近,鲁米诺试剂发出了幽幽的蓝光,提示着血液存在的可能。一些被擦拭过的拖拽痕迹也在特定光线下显现出来。虽然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室检验来确认这些痕迹的性质和来源,但现场的发现已经极大地支持了林远的判断。
询问韩美丽的工作也再次升级。林远亲自参与了问话。他没有采取咄咄逼人的姿态,而是以一种冷静甚至略带同情的语气,围绕着时间线和细节反复询问。韩美丽虽然极力维持着悲伤母亲的人设,但在警方不断抛出的、基于证据的细节追问下(例如“你确定他出门时穿的是这双鞋吗?”“你昨晚几点入睡?真的没听到任何异常?”),她的回答开始出现更多的漏洞和自相矛盾之处,情绪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时而痛哭流涕,时而烦躁易怒。
所有的线索和迹象都指向同一个黑暗的真相。林远站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上面显示着案件的逻辑关系图和各种证据照片。他面色冷峻,目光锐利。虽然还没有找到小武的下落,但他几乎可以肯定,那个少年已经遇害,而凶手,很可能就是他的母亲和她的情人。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压在他的心头,他必须为那个无声消失的少年找到真相,将凶手绳之以法。
“扩大对李大兵车辆行进路线的追踪范围,特别是夜间时段,看他到底去了哪里!重点排查偏僻、荒凉、可能用于抛尸的地点!”林远的声音在指挥室里回荡,坚定而充满力量。一张无形的大网,正缓缓收拢,指向那被隐藏的罪恶和冰冷的真相。坊城的天空依旧晴朗,但在这座城市的阴影里,一场关乎正义与真相的较量,正在紧张地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