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冷藏车
州青港的夜雾笼罩着码头,探照灯在集装箱堆场间划出惨白的光柱。林远蹲在一辆警车后,盯着百米外那辆海通冷链冷藏车。它已经停在那里超过两小时,没有任何动静。
确认里面有孩子吗?林远对着无线电低声问。
藏在对面吊车上的狙击手回应:热成像显示三个小型热源,应该是儿童。还有两个成年人,驾驶室一个,车厢后部一个。
林远看了看手表——凌晨3:20,距离货轮启航还有40分钟。根据港口记录,这辆冷藏车预定装载的是冷冻海鲜,目的地是大连,但从线人提供的消息看,它实际上会将孩子转运到一艘国际货轮上。
行动。林远下了命令。
三组便衣警察从不同方向靠近冷藏车。林远和陈璐假装醉酒情侣,踉踉跄跄地走向驾驶室。透过车窗,可以看到司机正在玩手机,不时警惕地扫视四周。
嘿,老哥!林远大着舌头拍打车窗,出港的路怎么走?我们迷路了...
司机摇下车窗,满脸厌恶:滚远点!这里是作业区!
就在这一瞬间,埋伏在车后的警察猛地拉开冷藏车厢门。一声尖锐的哨响划破夜空——是哨兵发出的警报!
警察!不许动!林远瞬间恢复清醒,拔枪对准司机。
司机反应极快,一脚油门,冷藏车猛地向前冲去。林远被甩到一边,手肘在水泥地上擦出血痕。他立刻爬起来,跳上最近的一辆警车。
追!别让他上船!
两辆警车呼啸着追赶冷藏车。码头上顿时警笛大作,预先布置的路障从暗处推出,但冷藏车像头疯牛一样直接撞开了塑料路障,继续向泊位冲去。
他要强行登船!陈璐在无线电里喊道。
林远踩死油门,警车引擎发出刺耳的轰鸣。冷藏车已经冲上了货轮舷梯,船上的水手惊慌失措地四处奔逃。
拦住那艘船!林远对着港口调度频道大喊。
货轮已经开始解缆,舷梯缓缓收起。林远驾车一个急刹停在舷梯前,跳下车时冷藏车已经驶入甲板。他毫不犹豫地攀上正在升起的舷梯,金属网格在他脚下摇晃。
林队!危险!陈璐在下面喊道。
林远充耳不闻,继续向上攀爬。舷梯离甲板还有三米高时,他看准时机一跃而上,在甲板上打了个滚,立刻拔枪警戒。
冷藏车停在甲板中央,后门大开,一个穿工装的男人正拖着一个大帆布袋向船舷移动。看到林远,他立刻丢下袋子拔腿就跑。
站住!林远追上去,但男人的目标很明确——他直接跳进了海里。
林远没有继续追,转身回到那个帆布袋前。解开绳索的瞬间,他的心脏几乎停跳——里面是三个昏迷不醒的孩子,面色青紫,呼吸微弱。最小的那个女孩手腕上还戴着医院腕带!
救护车!快!林远对着无线电吼道,同时迅速检查孩子们的脉搏。
最令人愤怒的是,孩子们被注射了某种药物,体温异常低,像是被故意制造状态以躲避检查。如果不是及时拦截,他们很可能在长途运输中真的死亡。
回到警局已是清晨。三个孩子被送往医院抢救,医生说情况稳定,但药物对他们的神经系统可能造成永久伤害。
审讯结果怎么样?林远揉着太阳穴问。他的手肘伤口只是简单包扎,白纱布上渗出血迹。
陈璐摇摇头:司机咬定只是按指令运输,对里面是孩子一无所知。跳海的那个还没找到,可能已经...
不可能这么简单,林远打断她,查这辆车的运输记录,过去半年所有行程,一个不漏。
就在这时,副局长刘建推门而入:林远,港口那事闹得太大了!货轮是外资公司的,船长已经提出外交抗议!
林远眯起眼睛:刘局,我们救了三个被拐卖的孩子。外交抗议比这个重要?
刘建脸色一沉:注意你的态度!这案子牵涉太广,必须谨慎处理。所有证据和嫌疑人要移交市局统一管理。
这个命令来得太突然。按照程序,专案组完全有权继续调查。林远突然想起苏雯的警告——组织渗透极广。
好的,刘局。林远假装顺从,我们马上整理材料。
刘建满意地离开了。林远立刻叫来最信任的几名警员:盯紧刘局,特别是他接触的人和通讯记录。我怀疑他是的内线。
这...太冒险了吧?小王瞪大眼睛。
按我说的做。林远拿出一个U盘,这是假的案件报告,里面掺了些只有内鬼才会感兴趣的。
计划很简单——如果刘建真是内鬼,他一定会急于将警方的最新进展传递给组织。而林远在假报告中埋下了一个陷阱:一份虚构的线人情报,声称知道下次的地点是老码头7号仓库。
果不其然,当天下午监控显示,刘建避开所有人,用一次性手机拨打了某个号码。技术科追踪到接电话的位置是城东一家咖啡馆,监控拍到一个戴墨镜的女子接了电话后匆匆离开。
跟上她!林远命令道。
女子换乘了三辆出租车,最后进入一栋写字楼。调查发现,她是某国际贸易公司的秘书,而这家公司正是海通冷链的控股方。
查这家公司的所有者和资金流向,林远说,特别是与国际航运有关的部分。
与此同时,对冷藏车运输记录的分析有了惊人发现——过去半年,这辆车每月都会固定往返于州青和大连,但GpS数据显示它每次都会在途中绕行到同一个偏僻路段,停留约半小时。
那里有什么?
一个废弃加油站,小王调出卫星地图,但热成像显示地下有活动痕迹。
林远立即组织突击检查。外表破败的加油站下竟然隐藏着一个现代化地下室,里面摆满了医疗设备和儿童用品。墙上贴着十几个孩子的照片,有些已经打上了红叉。
中转站,林远检查着桌上的记录本,他们在这里给孩子换车、换装,可能还做简单的医疗检查。
最关键的发现是一台被砸毁的电脑主机。技术科连夜恢复数据,找出了部分删除的文件——包括几十份儿童体检报告和一份名为客户偏好的文档,详细记录了不同买家对儿童年龄、性别、外貌的特殊要求。
这已经不仅是拐卖,陈璐声音发抖,简直是在儿童...
电脑中还恢复了几封邮件残片,发件人署名摇篮管家,内容提到特别拍卖会海上盛宴。附件已损坏,但技术科从中提取出一张模糊的照片背景——一艘豪华游轮的栏杆,上面印有pacific字样。
太平洋明珠号!小王突然喊道,去年上新闻的那艘豪华邮轮,注册在巴拿马,主要在东南亚巡游。
国际刑警数据库显示,这艘邮轮的所有者是一家名为蓝海休闲的空壳公司,背后股东身份不明。更可疑的是,它每次靠岸都会有几名儿童意外失踪,但当地警方调查总是不了了之。
公海上的犯罪天堂,林远冷笑,不受任何国家法律约束。
案件性质已经升级为特大跨国贩童案。公安部下令成立联合专案组,林远被任命为前线指挥。当晚,他正在办公室梳理线索,看守所突然打来电话——鸭舌帽男子要求见他。
审讯室里,看起来憔悴了许多,左手的蛇形戒指也不见了。
我要做交易,他直接开口,保护我的家人,我就告诉你们的一切。
林远挑眉:你的家人?
我老婆和女儿,杰克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恐惧,组织已经发现我失手了。他们会灭口...就像对苏雯那样。
苏雯怎么了?
今天下午在拘留室了,杰克苦笑,用牙刷磨尖的匕首...你们信吗?
林远心头一震。苏雯的死讯还没对外公布,杰克不可能从其他渠道知道。
证明你的价值,林远前倾身体,先告诉我内鬼是谁。
刘建只是个小角色,杰克低声说,真正的大人物在市局,但我不清楚具体是谁。组织架构是严格隔离的,我只知道我的上线——,就是今天咖啡馆那个女人。
他提供的细节与监控完全吻合,可信度很高。林远继续问:太平洋明珠号上的拍卖会是怎么回事?
杰克明显惊讶于警方已经知道这个信息:下次拍卖在48小时后,有六个特殊品...包括一对双胞胎男孩,血型稀有,起价两百万美元。
林远的拳头在桌下攥紧:孩子们现在在哪?
在渔船上,海鸥号。它会按时与邮轮在公海接头。杰克犹豫了一下,但我可以给你坐标...条件是把我家人先保护起来。
交易达成。警方连夜将杰克的妻女转移到安全屋,同时根据他提供的坐标,锁定了海鸥号的位置——它正从州青附近的一个小渔港驶向外海。
海警已经出动,陈璐汇报,但邮轮在公海,我们没有执法权。
联系国际刑警,林远命令,把太平洋明珠号列入红色通缉名单,任何港口不得放行。
凌晨三点,行动开始。海警拦截了海鸥号,在船舱夹层中找到了六个孩子,其中包括那对双胞胎。孩子们被注射了镇静剂,但所幸都还活着。
与此同时,另一队警察突袭了的公寓,但她已经闻风而逃,只留下一台还在运行的电脑。屏幕上是一个加密聊天界面,最后一条消息是:摇篮暴露,启动b计划,清理所有痕迹。
她在通知同伙销毁证据!林远立刻通知各监控小组,盯紧所有嫌疑人!
清晨时分,警方在全市多个地点展开同步抓捕——物流公司老板、外贸公司职员、甚至某慈善基金会负责人...共抓获十二名嫌疑人,都是组织在州青网络的各个环节。
审讯持续了一整天。拼图逐渐完整:是一个结构严密的跨国贩童集团,专门为富豪阶层提供定制儿童服务。他们通过幼儿园评估、公园诱拐等方式获取目标,然后通过冷链物流和渔船运输,最终在公海邮轮上完成交易。
最麻烦的是这个,陈璐递来一份文件,从蓝姐电脑恢复的客户名单...有政客、富豪,甚至几个国际名人。
林远翻看着这份名单,胃部一阵绞痛。这些所谓的社会精英竟是儿童贩卖市场的买家,而组织已经运作至少五年,受害者可能多达数百名。
太平洋明珠号呢?
已经改变航线,驶向国际水域。陈璐叹了口气,没有该国授权,我们无法登船搜查。
林远盯着地图上那个小小的船标,感到一阵无力。他们救回了部分孩子,揭开了组织的一角,但最核心的犯罪集团仍在公海上逍遥法外。
不,还没结束。林远突然站起身,杰克说过,在东南亚有基地。查一下太平洋明珠号过去两年的航线!
分析显示,这艘邮轮每季度都会在马来西亚某私人岛屿停靠三天。卫星照片显示岛上有大型度假村,但热成像显示其地下结构异常复杂。
就是这里,林远指着那个小岛,他们的陆地基地。国际刑警可以联合当地警方突袭。
就在这时,医院传来消息——获救的双胞胎男孩中的一人突然出现器官衰竭症状,医生怀疑他们曾被注射某种药物延缓发育。
是为了保持幼态,主治医生愤怒地说,有些买家喜欢幼龄化的孩子...
这句话让林远想起电脑中那份客户偏好文件。他立刻联系国际刑警,请求他们特别关注邮轮上的医疗设施。
两天后,马来西亚警方突袭了那个私人岛屿。度假村地下果然隐藏着一个设施完善的医疗中心,还有二十多个被囚禁的孩子。与此同时,国际海事组织迫于多方压力,命令太平洋明珠号返回港口接受调查。
当林远看到新闻中那些获救孩子的照片时,终于长舒一口气。这场跨国追捕远未结束,但组织的核心网络已经被重创。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陈乐乐的父母带着孩子来道谢。五岁的乐乐已经恢复了些许血色,手里紧紧抓着一辆蓝色玩具车。
谢谢林警官...乐乐妈妈泣不成声,没有您,我们永远见不到乐乐了...
林远蹲下身,平视着乐乐的眼睛:还记得那些坏人吗?有没有看到他们的样子?
乐乐紧紧抱住玩具车,小声说:白衣服阿姨...和黑船...好多小朋友哭...
黑船?
大大的...有蛇...乐乐比划着。
林远突然想起杰克提到的邮轮标志——太平洋明珠号的船徽正是一条缠绕着三叉戟的海蛇。
乐乐还说了别的吗?他急切地问。
他说有个铁房子里关着更多小朋友,乐乐爸爸解释,但我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林远立刻联系马来西亚警方,建议他们扩大搜索范围。果然,在岛屿另一侧发现了一个伪装成仓库的集装箱区,里面关押着十几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儿童。
案件震惊国际社会。在接下来的两周里,多国警方联合行动,共捣毁组织七个据点,解救六十三名儿童,抓获四十多名嫌疑人。太平洋明珠号被扣押,船上的们纷纷声称自己只是普通游客,但船医电脑中的医疗记录证明,他们参与了非法的人体实验和器官交易。
州青方面,刘建被停职调查,更多内鬼正在被挖出。蓝姐在试图出境时被捕,她的供词牵连出更多高层保护伞。
结案报告写了整整三百页,但林远知道,这只是掀开了跨国儿童贩卖黑产的冰山一角。某个角落,这样的组织仍在运作,更多的孩子仍在失踪...
办公室的白板上,那些获救孩子的照片被移到已结案区域。林远站在窗前,看着城市的万家灯火。每一个亮着的窗户后,是否都有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而那些黑暗的窗口,又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悲剧?
电话铃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是国际刑警的联络人:林警官,菲律宾警方刚刚解救了一批被拐儿童,其中可能有中国籍...需要您协助辨认...
林远拿起外套,重新走向战场。这场战斗,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