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灵龟八法
玄妙观的藏经阁里弥漫着陈年墨香。李青云小心地捧出一个紫檀木匣,递给林远:这是静虚师父留下的日记,记载了孙师叔的往事。
林远戴上白手套,轻轻翻开已经泛黄的纸页。1966年8月15日的日记写道:
今日红卫兵来观中破四旧,欲烧毁《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医书。明明师弟(注:孙济民俗名)挺身而出,称这些是他个人藏书,与道观无关。他们逼他当众烧书,他竟将医师证掷入火中,说与其烧救人书,不如烧我这无用证...书保住了,师弟却永远失去了行医资格...
日记的墨迹在这里有些晕开,仿佛静虚子的泪水曾滴落其上。
所以孙老不是被吊销资格,而是自己...卜梅惊讶地捂住嘴。
李青云点头:孙师叔后来还俗行医,但再也拿不回那张证书。师父常说,他那一掷,保住的不仅是几本医书,更是千年道医传承。
林远轻轻合上日记本,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静虚子的照片会被孙济民放在床头——那不是普通的同门情谊,而是一种以人生为代价的守护。
次日清晨,青山市中医院的考核室里座无虚席。省里派来的七人专家组、市卫生局领导、几位三甲医院中医科主任,甚至还有省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孙济民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安静地坐在被考核席上,背挺得笔直。
白发专家组长清了清嗓子:孙老先生,按照特殊人才评审程序,今天请您现场演示三种以上特色疗法,并讲解五个疑难病例的治疗思路。
房间角落,摄像机红灯闪烁,记录着这场可能载入青州医学史的考核。林远和卜梅作为案件负责人获准旁听,陈璐则以医学顾问身份坐在专家席。
孙济民缓缓起身,从布包里取出一个古朴的针盒:今天想演示灵龟八法
会场立刻响起一阵窃窃私语。一位年轻专家忍不住问:是《针灸大成》里提到但已失传的灵龟八法
孙济民没有回答,只是请工作人员带来三位自愿受试者——都是长期受疼痛困扰的患者。第一位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出租车司机,第二位是偏头痛多年的女教师,第三位则是化疗后神经痛的癌症患者。
银针在孙济民指间闪烁着冷光。当他下针时,林远注意到老人的手法极为特殊——并非直接刺入,而是先以拇指轻按穴位,然后手腕微微一抖,针便如游鱼般滑入皮肤,患者甚至没来得及皱眉。
灵龟八法取法洛书,应天时,合地理...孙济民一边行针一边讲解,声音平静如水,这一针取,不是常规位置,而是根据今日子时略偏三分...
二十分钟后,出租车司机惊讶地扭了扭腰:不...不疼了?女教师摸着自己的太阳穴,眼泪突然流下来:两年了,第一次这么清醒...而那位癌症患者则长长地舒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考核室里鸦雀无声。白发专家手中的笔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这不可能...年轻专家喃喃道,这几个穴位组合从未在文献中记载...
孙济民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这是先师玄微真人传下的《灵龟针法密要》,我可以献给国家,只希望能让更多患者受益。
白发专家颤抖着接过本子,翻了几页,突然站起身,向孙济民深深鞠了一躬:孙老,您这不是考核,是给我们上课啊!
考核的后半程变成了学术研讨会。孙济民讲解的五个病例中,有两个是现代医学宣判的晚期癌症患者,在他的治疗下分别存活了三年和五年。当他展示患者送来的感谢视频时,在场不少专家红了眼眶。
我有个疑问,陈璐举手,这些疗法为什么没有申报科研项目?如果早做临床验证...
孙济民苦笑:我没有单位,没有团队,连行医资格都没有,怎么做科研?这些年来,能治好几个病人,看着他们多活几年,我就知足了。
林远注意到,白发专家迅速在笔记本上写了什么,递给身旁的卫生局领导。后者看了后,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会议结束时,白发专家宣布:经专家组一致认定,孙济民同志在中医针灸领域具有独特专长,疗效确切,建议破格授予《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
掌声雷动。孙济民却站在原地,泪流满面。八十岁的老人像个孩子一样,用袖子胡乱擦着脸,却怎么也擦不干那些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