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皇上真是宠爱和敬公主。”高曦月看着有些羡慕,她的四公主赶在先帝的丧仪出生,前几日才有了自己的名字叫璟桁。
相比起前面的三个公主,她的璟桁似乎更被冷落一些。
弘历慈爱地看着两个孩子玩耍的身影,起身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笑起来:“璟瑟年幼,即使宠惯一些也无妨。”
太后低头喝茶,旋即也笑起来:
“公主阿哥哪一个都是惹人疼的。皇后,大公主病才好不能出门受凉,哀家怕她一个人留在长春宫会失落,命人准备了些解闷的小玩意送去了,不然这大过年的,孩子心里很不好受。”
富察琅嬅没想到太后这样关心璟婋,连连感谢起来:“璟婋若是知道皇额娘这样疼爱她,心里一定会高兴的。”
如薏坐在下头,脸上也没多少喜色。
太后瞧见她就当做没瞧见,又看着底下一水的年轻佳人,趁着几个大了的、听得懂话的孩子都不在殿内对着她们嘱咐了起来:
“如今宫里的孩子不多,你们也都年轻着,为皇家绵延后嗣才是大功一件。昔日富察氏为皇室诞下一子一女,可怜她红颜薄命,没熬到今日。皇帝重情,一登基便封了哲妃,也算是给去了的人一份哀荣。”
“去了的人有去了的人的荣耀,你们自有你们的荣华。说起来这也是皇帝登基后你们头一次一齐来拜见,哀家有句难听话说在前头——往后不论人多还是人少,哀家眼里见不得脏东西。”
太后说到最后语气愈发严厉,她一向最是慈和温柔,从来没有过这样疾言厉色的时候,众妃心中都是一凛,不敢将这话抛诸脑后。
尤其是下首的金玉妍,心中更是惊惧。
她面上虽然没有一丝异色,脑子里却思绪纷乱。
太后是什么意思?她刻意提起富察氏那个贱人是想干什么?难不成是她知晓了什么?
不....
她没证据的。
想到这里,金玉妍娇笑着开了口:“有太后娘娘在,想来肯定不会有姐妹错了主意。”
谁知太后反似笑非笑地看向了她,那目光虽然说不上有多冷峻,可却好似又许多刀子似地直直的就钉在了金玉妍身上。
太后笑的还是那样温柔:“嘉贵人说的没错,若是让哀家知道了什么不光彩的,哀家必定不会放过。”
富察琅嬅瞧她这样正大光明地威胁着底下的人,身边的皇帝一声不吭就知道这一定是母子两说好的。
于是她也柔声开口:“儿臣一定会管好底下的人,请太后和皇上放心。”
太后听见她的声音慈爱地转头:“你是好孩子,更是大清的皇后,你职责所在虽然是安定六宫,但若遇上那心思狠毒的,也不必什么罪责都往自己身上揽。”
她话音刚落,璟惗就牵着璟瑟、永璜牵着永琏一起进来了,每个孩子怀里都抱了不少花,几人将花举到富察琅嬅面前,大一些的永璜开口:
“皇额娘,这些是儿臣等给妹妹折的梅花,梅花凌霜而开,最是坚韧不折,妹妹的身子一定会大好的。”
“就是就是。”璟惗牵着璟瑟笑的开怀:“要过年了,等到明年开春,姐姐就能和我们一块玩了。”
“好孩子。”富察琅嬅笑着俯身摸摸璟惗的头:“纯妃将你教养的很好。”
苏绿筠听见后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弘历先一步开口道:“皇后说的是,满宫嫔妃纯妃最是善解人意、温柔慈和。”
他这话一落下,如薏便抬头看了过去,脸上虽没有什么表情,但无端就是让人觉得她伤心。
弘历不自然地别过眼,装作什么都没看到。
晚宴结束后,他直接就去了钟粹宫,一进门就见如薏缩在矮榻上闭目养神,手里的《墙头马上》要掉不掉。
弘历无声地叹了口气,上前就要将那曲谱从她手中抽出,谁知道这小丫头嘟嘟囔囔地开口:“阿箬,这书我还要看呢。”
“你若要看书,朕便寻纯妃去了。”弘历促狭地开口,如薏果然睁开了眼睛,没有半点要睡着的意思,嘟着嘴不高兴地开口:
“皇上是天下之主,想去谁那里就去谁那里,何必专门过来和臣妾说?”
弘历笑着坐到她身边,伸手端起她没喝完的冷茶:“朕一瞧就知道你是装的,不过朕也是纳了闷了,你怎么总和筠儿过不去?”
如薏低下头,左右弘历哥哥已经愿意来哄自己了,她也没之前那般生气:“臣妾知道,绿筠姐姐一向体贴入微、善解人意;贵妃娘娘天真可爱、性子活泼;嘉贵人风情万种最是妩媚。”
“这宫里每个嫔妃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好处,皇上流连忘返也是情理之中。”
“说这话就是还有气。”弘历最终也没喝那茶,将茶盏放到一边。
如薏见状唤来阿箬,让她还盏热茶。
阿箬晲着弘历的神色似乎不大高兴,又想起之前主儿和皇上闹了不愉快,于是主动开口:
“皇上尝尝这是主儿特意嘱咐备下的齐云瓜片。主儿还说天冷,家宴又多荤腥,这茶最是解腻消食。”
弘历这才抬起头打量了眼前的小宫女一眼,从前阿箬也算是清秀,谁知换了掌事宫女的把头到没之前好看了。
于是他又低下头去细品了一口茶,知道这茶虽然是如薏嘱咐着备下的,但却是阿箬自己想要为她解围:“你很伶俐,也很懂事。”
“之前在重华宫遭了不少责罚,如今做了掌事宫女,行事就要更谨慎,免得再受罚。”
阿箬没想到皇帝会专门提点自己一句,有些感激地看向如薏随后恭敬行礼:“奴婢多谢皇上教诲。主儿一直调教奴婢,可奴婢以前总不懂主儿的良苦用心,现在已然逐渐明白了。”
两句话,就将从前那些为了如薏出头的罪责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弘历满意地放下茶盏,脸上略含笑意:“很好,是个忠仆。”
两人谁都没注意到一旁的人眼底掠过的一丝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