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正式封妃的旨意下来后,除了富察琅嬅所有人都很惊讶。
没想到苏绿筠没有家世竟然初封就是妃位,而且站在了青樱的前面成了妃位之首。
就连宫宇都修缮的格外华丽别致,可见皇上对她的看重。
高曦月则被富察琅嬅斥责了一番:“你如今身在贵妃,行事必定要更加谨慎,不要给人留下把柄。不小心撞到了人也不好好处理,皇上一瞧脉案就什么都知道了。”
她从来都没被富察琅嬅这样厉声训斥过,心中委屈:“肯定是那两个给皇上告的状....”
“告状?”富察琅嬅被她气笑了:“人家若真想告你的状,当天就会去,何必隐忍不发硬熬了这许多天?而且你一向与苏绿筠关系不错,有几分知己情,难道在你眼中,伤害了自己的知己也是无所谓的吗?”
高曦月见富察琅嬅真的气急,再也不敢顶嘴。
她虽然不聪明又有些刻薄,但是心里是真的很尊敬富察琅嬅的,旁人说着话她不屑一顾,但是富察琅嬅说的自己一定会听。
高曦月这才反思起自己的行为,乖乖道歉:“臣妾知错了。”
“你长长记性吧,若不是你闹出这一出,苏绿筠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当上这妃位。”富察琅嬅面色不虞,语气虽然平缓却格外严肃。
也就是苏绿筠出身不高,不然富察琅嬅还真的会生气:“行了,你回去好好想一想,不要总是给自己树敌。你与本宫亲近,得罪的人太多难免连累到本宫,你细细思量吧。”
她声音总是那样稳重,不论是生气还是欢喜,总让人觉得无比可靠、可信。
高曦月听她这么说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起身无比诚挚地行礼:“是臣妾莽撞了,还请娘娘不要生气。臣妾这就去给她二人赔罪,必定不会为难皇后娘娘。”
富察琅嬅轻叹一声,柔了声音:“罢了,皇上既然没有放到台面上来说,就算是不追究了,最好的时机已过,你再去就显得刻意。”
“你只需在之后的相处中和善一些、真诚一些,以那两个的性子是绝对不会在多说什么的,到时候皇上看在眼里,就明白你已经知错。”
“是。”
高曦月弱弱应下。
富察琅嬅无奈地看着她,颇有些语重心长道:“皇上下了旨意,绮沄与你同住咸福宫,还将四公主交给你抚养,你万不可再这样张扬明白吗?”
“皇上真的让臣妾养公主啊!”高曦月听见这个瞬间就不伤心难过了,她没有自己的孩子,看见富察琅嬅、苏绿筠身边都有一群小活宝说不羡慕是假的。
之前皇上虽然答应了她,但是到底一直都没有正式下旨,她心中难免有些惴惴不安,如今听见皇后娘娘这么说,高曦月终于安心了。
她忍不住落下泪来:“娘娘..我一定好好对待公主,不叫您继续替我操心..我....我.....”
“好了。”富察琅嬅递给她自己的手帕:“让你养公主,就是怕你成日胡思乱想。你一向嘴不饶人,此后也不许再说那些刻薄损阴德的话,就当是为公主好,明白吗?”
“明白了、臣妾明白了!”高曦月哭的伤心,富察琅嬅还忙着,也没空继续安慰她,便下了逐客令。
见人哭哭啼啼地出去后,才没忍住咳出声。
素练本想递上热茶,谁知道莲心的动作比她快,素练的手便尴尬地举在半空中,最后不太自然地收了回去。
“秋日风大,娘娘生下几位皇嗣后身子就不大好了,如今更得注意保养。”莲心走到富察琅嬅身后替她按摩起太阳穴,语气颇为担忧。
“咳咳咳....哎——”富察琅嬅也明白这一点,她已经过得很小心了却还是时常不舒服,尤其是一热一冷,头就格外地疼,太医开了多少药都收效甚微:
“只能继续细细调理着,不然...本宫拿什么护着本宫的那三个孩子?好在皇上有心,一登基便下旨封了璟婋固伦和安公主、璟瑟封了固伦和敬公主,这些对本宫来说都是不小的安慰。”
莲心轻笑起来,言语诚恳,说的虽然是些恭维话,可让人听起来就是那样真诚:“娘娘与皇上结发夫妻,在皇上心中自然是无人可以和娘娘相比较的。”
“就属你嘴甜。”闹腾了一天,富察琅嬅听见这些话终于露出一个笑脸。
素练默默瞧着,不发一言。
慈宁宫。
太后坐在窗边的榻上折金元宝,弘历进来先是恭敬地请了个安,然后坐在太后对面瞧着。
“乌拉那拉氏身子很不好了,也没有再拖下去的必要了。”太后先一步开口,语气中听不出什么情绪。
她和乌拉那拉氏斗了十几年,到最后心中什么想法都没有了。
那些刻骨的恨似乎也要随着乌拉那拉氏的性命一道离去。
“儿子.....”弘历犹豫了一瞬,最终怀着诡异的情绪选择实话实说:“儿子送去了十碗绿豆汤,其中只有一碗没有鹤顶红。”
言下之意就是她能不能活全看天命了。
弘历有些紧张地看着太后,生怕太后觉得自己狠毒。
谁知太后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也好。比起当年那下了十足剂量的绿豆汤,皇帝已经很仁慈了。”
弘历这才安下心来,决定和太后说些能让她高兴的事情:
“之前额娘和儿子说胧月妹妹的婚事,儿子实在是无法忤逆先帝遗诏。于是让准噶尔送一名合适的候选人进京,同胧月妹妹一起相处,不然朕是不会允许妹妹出嫁的。”
“准噶尔同意便算了,若准噶尔不同意,也不算儿子忤逆先帝。”
太后抬眼看向弘历,勾起一抹温柔慈和的笑:“元寿有心,额娘心里都明白。”
她语气里是化不开的哀愁:“胧月有你这样的好哥哥,额娘放心。只是额娘从没想到,她居然会被先帝一纸诏书送到那苦寒之地,额娘只希望若有可能,天下的女儿都不必与父母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