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没想到粮币的推行居然如此顺利,这让会议的气氛变得史无前例的和谐了几分,甚至谭思国还对此进行了总结。
谭思国轻抚胡须,信步上前,缓缓说道:“臣认为粮币发行顺利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是精美的塑钞粮币与粗糙的纸质银票形成了巨大的差别,百姓拿到手就十分喜欢这极大降低了他们的抵抗情绪。第二是青龙城东西南北十座庞大的粮食局为粮币能够二十四小时提供挤兑服务,这极大的增加了老百姓持有粮币的自信心。同时粮食局超市商铺除了粮食外,还提供很多廉价实用的生活用品,这让无数百姓无法拒绝。第三白虎国的入侵摧毁了我们原有的货币体系,市场上确实没有那么多的金银铜货币,百姓们渴望官方能够出具的新的货币体系,因此粮币符合天时地利人和,正所谓人心所向,必然不失。”
青龙王也笑着肯定道:“不仅仅如此,朕也没想过为什么如此成功!我们向乡绅收粮时粮食已经涨价到站前二倍价格,不过好在朝廷及时发行粮币,以这种方式压低了粮价!”
谭思国笑着说:“再加上咱们大量收购粮食,很多百姓参与了卖粮给咱们,所以他们都知道了朝廷是真正的有那么多的粮食,方才相信粮币是真正可以兑换的!”
姒启打岔,直接问出关键性的问题:“现在粮币朝廷还剩下多少粮食储备?”
谭思国沉吟半晌,立刻说:“还剩下一亿斤粮食储备没有对应成货币……”
姒启问:“只剩下一亿储备了吗?不太够……”
谭思国问:“周边洲城有粮食吗?我们将其收上,就不愁没有粮食就不能印货币了?”
姒启说:“为了稳定粮币的价格,当前货币刚刚发行阶段,我们还不能超发货币。现在取消了工人大食堂,让工人自己做饭,已经极大的减少了粮食浪费问题;”
青龙王急忙说:“取消了大食堂,那工人们不会有人闹事吗?”
谭思国拱手道:“大食堂虽然减少了很多工人用餐,但并无人闹事。主要老百姓工人们也用工资粮币购买到了粮食,不饿肚子自然不会有人闹事。”
青龙帝点点头认同,只要能提高粮币的公信力,大食堂已经无所谓了!而且还可以减少一大笔开支,大食堂也不再是纯支出型部门;
谭思国随即朝着姒启拱手,转移话题道:“自从粮食局的超市开业,生意日渐兴隆。这导致无数商贾的生意受损,他们纷纷请求代理我们的商品。但是这些商品皆出自于王爷十院,我也不敢随便定夺,王爷您看这事儿是否能成?毕竟把商人逼急了,对朝廷来说颇为麻烦……”
姒启对谭思国的分析表示赞同,点点头陷入思考。这表面上看是商贾与朝廷合作,但是实际上在开发粮币后,姒启就面临一个选择。
这个选择就是青龙国到底搞计划经济?还是搞市场经济?
倘若走计划经济,那么就必定要消灭商人,由国家统一调配所有的物资,这样的后果就是经济活跃度低,粮币的影响力就会被压制。
但是如果走市场经济,就应该让商人和普通百姓加入到经济建设中,使市场经济活跃起来。如此可以让粮币在后期外交层面上,对全世界的影响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当然后果是朝廷对市场的管控力就会降低。而且可能对粮食局超市的利润产生影响,毕竟商人分走了很多利润走。
姒启扭头问谭思国:“现在城中还有多少人没有在十院名下工作的?有多少人是无业的?”
谭思国思虑半晌开口道:“有很多适应不了工厂的,也有因为身体原因或者十院都不录用的,大概有个二三十万人左右。”
姒启叹了一口气说:“这些人也是我们青龙国的子民,我们的工厂不可能容纳下所有人民。我们的国家也不是商铺,让所有人都只能为我们工作。得允许这些不能或者不愿意在工厂工作的人拥有生存空间……”
姒启接着说:“劳烦谭丞相与群臣拟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用于监督商人诚信行商。其次对粮食局超市出一个加盟协议,核心两点要求,第一点是要求经销商的零售价必需与粮食局统一零售价一致,不能破坏市场价格,倘若违背则取消经销权。第二点是纺织厂将开通定制业务,可以为经销商定制独一无二的商品,这样的定制商品商人们可以自己定零售价,以迎合不同阶级层次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第三、我们向民间统一出售布匹和食物原料,鼓励民间作坊,提高民间那些我们看不见的就业率,不过我们要有完善的审查备案制度。”
谭思国猛然抬起头看向姒启,姒启这番话无疑告诉他。
姒启是要答应与商贾合作,彻底开发十院的纺织厂与商人同享利润,共同迎合市场。
谭思国诧异的说:“王爷此举会影响粮食局的销售额……”说完他眼睛不自在的瞥了一眼坐在龙椅上的青龙帝;
姒启转身朝着脸色微变的青龙帝拱手,接着摇摇头否决道:“启禀陛下,朝廷与商人合作,反而对青龙国的经济政治工业有四个极大的好处,反而会极大提高我们的生产力和纳税额!”
青龙帝一脸疑惑,皱眉道:“皇弟请直言!”
姒启负手在大殿中踱步缓慢分析道:
“第一好处就是能为粮食局创造更多的利润。在商人加入后,粮食局超市的自营销售额虽然会降低,但是我们却卖出去了更多的商品。我们要转变思想,不要盯着一件商品的利润,而是着重走量!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只有走量才能形成规模占领市场!我们可以要求商人现货后货,如此粮食局的现金流将得到极大的空间,整体销售额会得到极大的增长。如果我们放弃和商人合作,只想自己垄断经营,但是大家考虑过我们粮食局超市其实是有朝廷编制的国有企业,隶属户部,这样的官方机构的公务员士族阶级和不会像商人那般懂得服务行业的营商制度。如果我们自己经营就势必会导致发展速度缓慢,官僚气息严重,容易店大欺客,服务态度极差,因此不适合长期自营发展。如果我们选择和商贾和做,那么这些商贾会拿着我们的商品,借着他们的渠道可以快速铺满整个市场,同样的价格下,他们为了卖货必定会提高服务质量。虽然看上去是一种国退民进的销售策略,但是却可以动员更多的民营企业就业,活跃市场竞争力,朝廷能得到更多的税收,甚至比我们的自营店的利润高上数十倍。”
说到能收到更多的数十倍的利润,青龙帝的脸色红润了起来,也不再抗拒了,更加认真倾听姒启的想法。
“第二好处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商人将商品倾销至国外,汲取外国的财富。当前我们青龙国因为战争原因属于闭关锁国状态,所以几乎没有海关的税收。但是没有税收不能代表民间商人没有走私,国际贸易会一直存在。而且如果这些商品我们走官方渠道展开外贸销售,那么就需要朝廷官方出面与这些国家建交,这就很容易从商业问题变成了政治外交问题。如果我们默许我国商人私下将商品向国外倾销,那么这些商品甚至可以卖给我们的敌人白虎国,以赚取他们的财富,以此壮大我们的工业发展。此长彼消下,我们战胜白虎国的目标也并非遥不可及。”
“第三好处是让国外市场尽快适应我们的商品,为粮币霸权做铺垫。当商人们将商品在我们默认的情况下偷渡到国外,那么外国人在长时间依赖我们的商品后,我们可以趁机在国外开办粮食局超市,如果有必胜的把握,我们甚至要求外国人兑换粮币来购买我们的商品,逼迫他们长期持有储备我们的货币。当然为了方便税收,所以我们给经销商的拿货价就包含了国家的出厂税和消费税,这样就不担心他们偷税漏税了。”
“第四个好处是为商贾定制商品,可以让商贾这种民间资本加入产品生产优化设计中,他们是销售第一线,能够真正明白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定制需求,了解消费者的核心诉求,以完善一个自由贸易经济的生态体系。因为如果我们垄断自销,那么就相当于供销社的自产自销的计划经济模式。而计划经济最大的缺陷在于国家只生产固定的必需品,它无法生产真正具有增值性的商品。而自由贸易经济可以做到这一点。我打个比方……在自由市场经济下,有消费者认为这件衣服的钮扣比较复杂,那么自由经济市场上的商人为了卖出去更多的衣服,自然而然会去主动优化改进钮扣的设计。而计划经济就会很木讷,他不会在乎市场的反馈,只会根据生产单生产一些规定死板的东西,而且他们不接受批评,更不懂变通,因此计划经济是无法为市场制造出更多高利润的产品。这样木讷的产品是无法获得市场青睐的,也不能满足人们的核心需求!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条腿以市场经济为主体,另一条腿以计划经济为管理为主。为此我们必须允许纺织厂可以为商人们开展定制商品的业务,因为只有商人才会知道这个市场需要什么东西。”
“商人对经济的价值并不是单纯的倒买倒卖奇货可居,而是在于他们擅长理解消费者,迎合消费者,甚至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创造更多的税收。”
“简而言之市场经济就是让市场教育工业,让工业服务业得以快速发展。但是并非全盘市场经济,我们必须将“衣食行”三个关于百姓基础民生列为市场经济范畴,这样资本既可以服务百姓,又不会过于压迫工人。并且关于民生的维持朝局不乱的筹码还紧紧握朝廷在手里。举个例子,我们允许民间资本可以向十院购买布匹食物原料,但是十院依旧可以通过原料调控市场,减少无良商人奇货可居扰乱市场的行为。”
而住房和医疗这两座大山姒启并未打算让市场经济介入,虽然他知道里面有丰厚的报酬。但是他依旧拒绝,因为只有计划经济下才能保障每一个劳动者都能买得起房,看得起病,这是他留给人民最大的保障之一。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这些商人去开发市场,帮我们的工厂开发更多被市场接纳认可的商品。我们也应该鼓励这些不愿意进厂的百姓成为商人,重新选择一条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的一条路。
“所以我建议所以我们可以在工业学院举办一个商学院分院,将那些想成为商人的无业游民和投机分子培训成为一个真正合法诚信的商人。只要他们毕业,朝廷就为他们颁发营业执照。并且鼓励他们将青龙国的商品销售到整个南域诸侯国,让南域诸国都离不开我们的商品。这也算是为当初被我们剥夺土地的士绅豪族阶级一些补偿,倘若长时间将当初剥夺他们土地的事情补偿不拿出来,迟早成为隐患。”
话音结束,姒启转头看向众人。此刻每一个大臣脸上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抗拒的表情,而是露出原来如此的模样,特别是李鸿章等人,他们可是眼睁睁看着工业产品卖爆的场景,倘若他们的家族能够分一杯羹,那么获得利润可是十分丰厚的,那么当初姒启抢取土地的事儿也可以先暂时放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