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是关于炸药的规划:
低级炸药:黑火药。作为历史悠久的炸药,黑火药主要用于早期的火器和烟花。其威力相对较小,主要作用是产生火焰和烟雾,适用于对抗炼气期到金丹期的修仙者。
初级炸药:tNt,也称三硝基甲苯。这是一种淡黄色晶体的烈性炸药,爆炸威力较大,爆炸速度可达每秒6920米,在二十世纪被广泛使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爆炸威力。然而,其制作难度极大。即便姒启拥有了三酸两碱,要制作tNt,还需要先通过石油蒸馏获得甲苯,再将甲苯进行硝化反应。但当下,姒启并没有石油资源,只能尝试从动植物脂肪中提取。动物脂肪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需要先将油脂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然后经过复杂的化学转化过程。但就目前的设备和化学原料而言,从动物脂肪中获取甲苯并不现实。所以,姒启决定暂时放弃tNt的制作,打算在未来获得石油后再进行尝试,届时它可用于矿山开采或者建筑修路等领域。在做出这个决定时,姒启虽然有些无奈,但也十分理智,他清楚地知道当前的条件限制,只能将目光投向更具可行性的研发方向。
中级炸药:黄色火药,又称苦味酸,化学名称为2,4,6-三硝基苯酚。它的爆炸速度每秒可达7350米,威力比tNt略微更大。黄色火药的起源可追溯到1771年,由英国人p·沃尔夫合成,最初是作为黄色染料使用,后来人们发现了它惊人的爆炸性能,在19世纪开始将其用作炸药。由于其燃烧后的残渣和烟雾较多,无法作为子弹发射药使用,只能作为炸药。现阶段,姒启的硝化棉产量极为有限,且硝化棉十分珍贵,主要用于子弹发射药和炮弹发射药。所以手榴弹和大炮的爆炸药一直使用黑火药,这也导致在与景天决斗时,景天能够硬抗大剂量的炮弹爆炸而不死。这一事实充分表明,黑色火药在面对元婴期以上的修仙者时,已经力不从心,即将退出舞台。因此,姒启急需一种威力更强大的火药来替代黑火药,以满足后续与元婴期修仙者战斗的需求。在现阶段的工艺条件下,是最容易生产出来的就是黄色火药。所以姒启决定接下来全力制作苦味酸这种黄色火药,用于替换炮弹和手榴弹的爆炸火药。回想起与景天的战斗,姒启深感提升炸药威力的紧迫性,他决心尽快成功制备黄色火药,为下次战斗做好充分准备。
高级炸药:黑索金,化学名称为环三次甲基三硝胺。这是一种高能炸药,威力比黄色炸药更大,具有更高的爆速和爆压,爆速可达每秒8750米,完全能够碾压黑火药和黄色火药。在未来,当姒启制造穿甲弹、破甲弹等弹药时,黑索金作为炸药,可以使弹药具备更强的穿透和破坏能力。姒启认为,黑索金应该足以应对渡劫期的修仙者。想象着黑索金应用于弹药后在战场上的强大威力,姒启对未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他期待着用这种炸药给予渡劫期修仙者沉重的打击。
顶级炸药:奥克托今,化学名称同样为环四亚甲基四硝胺。它是一种比黑索金更为高能的炸药,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爆炸威力,爆炸速度可达每秒9110米。这意味着奥克托今在爆炸时能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的冲击波和破坏力极为强大。它常用于导弹、火箭等高端军事装备中。姒启坚信,这种高性能的化学炸药足以针对仙人级别的强大对手。每当展望与仙人级别的战斗,奥克托今都成为了姒启心中的希望之光,他渴望有一天能凭借这种顶级炸药,在与仙人的对抗中展现出人类的力量。
经过两天的不懈努力,姒启终于完成了对火药科技树的完善规划。这套规划至少能够满足对抗仙人级别及以上对手的需求,至于更强大的老怪物,只能在接触之后再进行针对性研发。毕竟,如果真的有机会面对那样的存在,青龙国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想必也已经达到了能够制作更为强大火药的程度。
第三天,姒启带着一系列精心绘制的苦味酸生产工艺流程图,与花汐一同乘坐火车前往化工厂。
抵达厂区实验室后,姒启决定当着几位管理人员的面,通过实验的方式制作出黄色炸药苦味酸,并为他们详细讲解制作流程,以便他们能够清晰地理解苦味酸的生产工艺。
此时的实验室位于三楼顶层,空间宽敞,南北通透,自然风能够顺畅地流通。同时,周围安装了许多密格板,既能保证空气流通,又不会让风随意窜动而影响化学实验的进行。
下面便是姒启制作的黄色火药苦味酸的详细制作流程:
原料准备:需要优质的焦煤、98%的浓硫酸、40%的稀硫酸、65%的浓硝酸以及50%的烧碱。
器具准备:陶制反应釜、钢铁制容器、耐高压的厚玻璃容器等,根据实际反应需求选用。
从煤炭中提取焦煤油:将大量煤炭碾碎成较小颗粒,从进料口装入相对密封的干馏容器,装填量一般不超过容器体积的三分之二。接着,用炭火在容器底部均匀加热,控制加热速度至关重要。开始时先用小火慢慢加热,使煤炭逐渐升温,当温度达到约400-500度时,煤炭在高温下开始释放烟雾,这些烟雾中包含了多种不同物质。此时,要根据这些物质不同的沸点进行分馏。为了实现高效分馏,需要制作多个分馏分流装置。例如,烟雾出来时温度很高,而我们主要获取的是烟雾中的苯,苯的沸点约为80度。因此,在分馏冷凝装置中,通过调节冷凝效率来调整内部温度,使其达到80度左右,此时烟雾中的苯就会在这一层的分馏装置中凝结成液体。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气体,姒启设计了一套多层次分馏塔。每一层的分馏冷却塔都设定了不同的温度。比如,物质蒽、菲的沸点都是340度,所以在第一层最高温的冷却装置下,筛选出来的是蒽、菲;181度的上层塔分馏出来的是苯酚,而苯在第三层,温度在80度左右。当然,这样提取出来的苯中会含有部分甲苯和二甲苯,因为它们的沸点相近。
苯的净化:由于苯不溶于水,姒启再次加热苯液,使其蒸发后进入清洗塔。在清洗塔中,用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喷淋。此时,苯中的杂质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酚钠盐,而苯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经过这一反应后,再用稀硫酸进行一遍净化,就能够得到高浓度且较为纯净的苯。但此时的苯液中仍含有大量水分,需要进行分离。可以加入无水氯化钙吸走里面的水分,然后将剩余液体抽取出来过滤,最终得到高浓度的苯。
制作苦味酸:
磺化反应:将苯放入陶制反应釜中,加入准备好的浓硫酸。苯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磺化反应,接着用小火加热到80度左右,反应时间持续数小时,以确保反应充分进行,从而生成苯磺酸。
碱熔反应:把得到的苯磺酸与氢氧化钠(即烧碱固体)混合后,放入耐高温的铁制容器,加热到300度进行碱熔反应,生成苯酚钠和亚硫酸钠。这一步操作中,姒启格外小心,因为高温可能会导致容器破裂。他特意让旁人挪走几个挡风板,以保证通风良好,及时排放有毒气体。
酸化反应:将稀硫酸缓慢加入苯酚钠溶液中进行酸化反应,同时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至此生成苯酚和硫酸钠。
硝化反应:把苯酚放入一个干净的、能耐受一定压力和腐蚀的容器,加入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然后将温度控制在30 - 40度进行硝化反应,姒启用低温水喷淋的方式维持这个温度。在这个硝化反应过程中,硫酸作为催化剂帮助硝酸产生硝基阳离子,硝基阳离子则会进攻苯酚的苯环。由于硝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姒启在加酸过程中十分缓慢,并不断搅拌,防止温度过高引发副反应甚至爆炸。
提纯: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是含有苦味酸、其他杂质和酸性的混合物。因为苦味酸溶于水,所以加入蒸馏水进行搅拌,使苦味酸完全溶解进水中。然后将液体抽取出来进行过滤,接着将溶液进行低温蒸馏或者常温蒸发,待水分蒸发后,析出的结晶就是高浓度的苦味酸,即黄色炸药。
整个实验过程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所有人都全神贯注,没有合眼,都在下面仔细记录着每一个流程的每一个数据。直到姒启成功制出苦味酸,他们一同来到空地上进行爆炸实验。
当雷酸汞因摩擦而被点燃,它迅速引燃了延时黑火药,黑火药紧接着又点燃了苦味酸。瞬间,一声轰然爆炸巨响声传来。
巨大的气浪裹挟着手榴弹的碎片向四处飞溅,强大的冲击力将附近二十米外的挡风板全都吹得东倒西歪。众人看到这一幕,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同鼓掌欢呼起来,为苦味酸的成功诞生而庆祝 !
“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成果!”鲁大师满脸通红,双手叉腰兴奋地说着,眼中闪烁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