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颜离开御书房后,康熙立刻召来李德全,语气严肃:“李德全,你现在就去安排,派可靠的人分别盯着永和宫和八阿哥府,密切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刘嬷嬷和魏安,还有八阿哥府里的其他核心成员,只要他们有任何异常举动,立刻向朕禀报。”
“奴才遵旨。”李德全躬身道,“奴才这就去安排,一定不会让他们有机会逃脱。”
“另外,”康熙又道,“你去传朕的旨意,让张廷玉、马齐、佟国维三位大人明天一早来御书房见朕,朕有要事和他们商议。”
张廷玉、马齐、佟国维都是康熙信任的重臣,也是朝中的中立派,从不结党营私。康熙知道,要处理德妃和八阿哥,尤其是八阿哥在朝中的党羽,必须要有这些重臣的支持。
李德全退下后,康熙坐在龙椅上,看着案上的密报和那枚刻着“八”字的玉佩,眼神深邃。他没想到,德妃竟然会为了八阿哥,做出这么出格的事。后宫干政,勾结皇子,意图构陷其他妃嫔和大臣,这每一条,都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而八阿哥胤禩,一直以来都表现得温和贤良,广结善缘,朝中很多大臣都支持他,康熙也对他寄予厚望。可现在看来,八阿哥的温和贤良都是装出来的,他暗地里竟然一直在结党营私,甚至不惜用构陷他人的手段来争夺储位,这让康熙心里很是失望。
“胤禩啊胤禩,”康熙低声呢喃,“朕本以为你是个可塑之才,没想到你竟然这么急功近利,为了储位,连手足之情、君臣之礼都不顾了。”
他拿起朱笔,在密报上写下“彻查”两个字,字迹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他知道,处理德妃和八阿哥,不仅是为了给苏清颜洗清冤屈,更是为了稳固大清的江山。要是让八阿哥这样的人登上储位,将来大清的江山,恐怕就要陷入混乱了。
第二天一早,张廷玉、马齐、佟国维三位大人就来到了御书房。他们看到康熙脸色严肃,心里都明白,一定是出了大事。
“三位爱卿,坐吧。”康熙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三人坐下后,康熙将密报递给他们,道:“你们看看这个,就知道朕找你们来是为了什么事了。”
三人接过密报,轮流看了起来。越看,他们的脸色越沉。张廷玉放下密报,躬身道:“皇上,德妃和八阿哥竟然做出这样的事,实在是胆大包天!后宫干政,勾结皇子,构陷妃嫔和大臣,这要是不严惩,恐怕会扰乱朝纲,动摇国本啊!”
马齐也道:“皇上,张廷玉大人说得对。八阿哥在朝中的党羽不少,要是不尽快处理,恐怕他们会联合起来,做出更出格的事。臣建议,立刻下令彻查八阿哥的党羽,将他们一网打尽,以儆效尤。”
佟国维则比较谨慎,道:“皇上,处理八阿哥和德妃,确实是势在必行,但也需要谨慎。八阿哥在朝中的支持率不低,要是处理不当,恐怕会引起大臣们的不满,甚至会引发朝堂动荡。臣建议,先收集更多关于八阿哥党羽的证据,然后再一步步处理,先从外围入手,最后再处置核心成员,这样既能达到目的,又能避免引起太大的动荡。”
康熙点了点头,觉得佟国维说得有道理:“佟国维爱卿说得对,处理这件事,确实需要谨慎。这样,张廷玉,你负责收集八阿哥党羽在朝中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的证据;马齐,你负责盯着八阿哥府的人,防止他们销毁证据或逃跑;佟国维,你负责安抚朝中的大臣,稳定朝堂的局势。朕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后,咱们再商议具体的处置方案。”
“臣等遵旨!”三人齐声躬身道。
三人离开后,康熙又召来李德全,道:“李德全,你去储秀宫一趟,给苏清颜送些赏赐,就说朕知道她受委屈了,这些赏赐是朕给她的补偿。另外,告诉她,朕已经开始处理德妃和八阿哥了,让她放心。”
“奴才遵旨。”
很快,李德全就带着赏赐来到了储秀宫。苏清颜看着那些赏赐——名贵的绸缎、珍稀的珠宝、还有她最喜欢的江南点心,心里明白,康熙这是在向她示好,也是在告诉她,她的冤屈很快就要洗清了。
“李总管,替臣妾谢皇上。”苏清颜躬身道,“臣妾相信皇上一定会明察秋毫,还后宫一个清净,还大清一个太平。”
李德全笑着道:“苏主子放心,皇上已经安排三位大人彻查此事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给主子一个满意的答复。”
李德全离开后,锦书和容嬷嬷都很高兴:“主子,太好了!皇上终于要处理德妃和八阿哥了,您的冤屈终于要洗清了!”
苏清颜笑了笑,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阳光。她知道,这场由谣言引发的较量,很快就要结束了。而她,终于等到了破局的这一天。她相信,在康熙的英明决断下,德妃和八阿哥一定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后宫和朝堂,也会重新恢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