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三天,把紫禁城的琉璃瓦洗得油亮。景阳宫的窗棂上爬满了雨痕,像一幅水墨画。苏清颜坐在窗前,手里捧着一本《资治通鉴》,眼神却有些飘忽。
“主子,皇后娘娘已经下令严查张保和李管事的案子了,听说天牢里已经审出不少东西。”晚翠端着刚沏好的热茶进来,语气里带着兴奋,“不少和他们勾结的小喽啰都被抓了,内务府现在是人心惶惶。”
苏清颜接过茶盏,温热的瓷壁熨着掌心:“皇后娘娘动作倒是快。”她放下茶盏,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只是不知道,她会不会把矛头指向德妃。”
“应该会吧?”晚翠道,“张保是德妃母族的人,他们勾结了这么久,德妃不可能不知道。”
苏清颜摇了摇头:“没那么简单。德妃在宫里混了这么多年,根基深厚,又有皇上的宠爱,皇后娘娘想扳倒她,没那么容易。”她想了想,又道,“而且,张保和李管事的案子牵扯太广,皇上恐怕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免得影响朝局。”
晚翠恍然大悟:“主子英明!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按兵不动。”苏清颜道,“我们已经把证据交给了皇后娘娘,接下来就看她的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养好精神,静观其变。”
晚翠点了点头,没再说话。她知道,苏清颜这是在暂隐锋芒,等待最佳的出击时机。
接下来的几天,宫里果然风平浪静。张保和李管事的案子虽然还在审理,但并没有牵连到德妃,只是抓了几个小喽啰,罚了一些人的俸禄。内务府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清洗,换上了一些皇后娘娘的人。
“主子,看来皇后娘娘是想息事宁人了。”晚翠有些失望地说,“她只是抓了几个替罪羊,根本没敢动德妃。”
苏清颜却并不意外:“我早就说过,没那么容易。皇后娘娘虽然想打压德妃,但也不敢做得太过分,免得引火烧身。”她看着窗外渐渐放晴的天空,“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张保和李管事知道的事情太多,只要我们再加把劲,总能从他们嘴里掏出些有用的东西。”
晚翠眼睛一亮:“主子有办法了?”
苏清颜点了点头:“我让人去天牢里打点了一下,让他们‘关照’一下张保和李管事。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受不了,说出我们想知道的东西。”
晚翠恍然大悟:“主子英明!”
接下来的几天,苏清颜依旧保持着低调,每天只是看看书、写写字、和宫人们聊聊天,仿佛对张保和李管事的案子一点都不关心。但暗地里,她却一直关注着天牢里的动静。
第七天傍晚,去天牢打点的小太监回来了,脸上带着兴奋:“主子,有消息了!张保招了!他说他和德妃娘娘的赵嬷嬷勾结,不仅克扣份例、倒卖贡品,还……还在去年冬天,用劣质的炭火冒充好炭,导致翊坤宫的几个小太监冻病了!”
苏清颜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还有吗?”
“还有!”小太监道,“他还说,德妃娘娘知道这件事,但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就把责任推给了当时的内务府总管!”
苏清颜的嘴角露出一抹冷笑。德妃果然够狠,为了自己的名声,连自己人都能牺牲。
“李管事呢?他招了吗?”
“李管事也招了!”小太监道,“他说他用劣质的米粮冒充贡米,给低位份的妃嫔和宫女太监食用,也是德妃娘娘默许的!德妃娘娘说,那些低位份的人不配吃好东西!”
苏清颜的脸色沉了下来。德妃真是太可恶了,竟然如此对待低位份的妃嫔和宫女太监!
“很好。”她点了点头,“你做得很好,下去领赏吧。”
小太监谢恩而去。苏清颜看着窗外的晚霞,眼神越来越坚定。现在,她终于有了扳倒德妃的证据。但她并没有立刻行动,而是决定再等一等。她要等到一个最佳的时机,给德妃致命一击。
她知道,这个时机不会太远了。皇上虽然宠爱德妃,但也最看重宫规和名声。如果让皇上知道德妃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做出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一定会龙颜大怒,严惩德妃。
接下来的几天,苏清颜依旧保持着低调,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但暗地里,她却在悄悄准备着。她让人把张保和李管事的供词整理成册,又收集了一些德妃其他的罪证,准备在最合适的时机呈给皇上。
她知道,这场宫闱争斗,她必须赢。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那些被德妃迫害的人。她相信,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