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答应和张常在的到来,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碎玉轩激起了层层涟漪。越来越多住在附近的低位嫔妃,听说了除湿包的事,纷纷前来求助。
苏清颜来者不拒,让容烟和春桃赶制了更多的除湿包,分发给需要的人。一时间,碎玉轩变得热闹起来,往日里因流言而冷清的庭院,渐渐有了生气。
这日,住在最东边的赵常在,提着一小篮新鲜的蔬菜来到碎玉轩。她是今年新晋的常在,家世普通,在宫中一直小心翼翼,很少与人来往。
“苏贵人,”赵常在有些腼腆地说,“这是我托小厨房给的一些新鲜蔬菜,不成敬意。多谢您的除湿包,我那屋子终于不那么潮了。”
苏清颜接过蔬菜,笑道:“妹妹太客气了。一点小事,不必送礼。”
“不不不,”赵常在连忙道,“对您来说是小事,对我们来说却是天大的好事。以前每到这个季节,我就犯头疼,屋子里潮得厉害,现在好了,多亏了您。”
两人闲聊了几句,苏清颜发现赵常在虽然腼腆,却很细心,对宫中的琐事知道得不少。
“妹妹在宫里多久了?”苏清颜问道。
“快半年了。”赵常在回答,“一直在东边的小院住着,很少出来走动。”
“那里是不是很潮湿?”
“是啊,”赵常在叹了口气,“院子挨着水边,一到阴雨天就潮得厉害。不少姐妹都因此生了病。”
苏清颜心中一动:“那你们怎么不向内务府反映?”
“反映过,可没用。”赵常在摇了摇头,“内务府的人说,宫里的屋子都这样,让我们自己想办法。我们这些低位嫔妃,人微言轻,谁会在乎我们的死活。”
苏清颜沉默片刻,说道:“妹妹若是不嫌弃,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能帮的,我一定帮。”
赵常在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多谢贵人。”
送走赵常在,苏清颜对容烟道:“看来这潮湿的问题,困扰了不少低位嫔妃。我们做的除湿包还是太少了。”
“那我们再多做一些?”容烟问道。
“嗯。”苏清颜点头,“不仅要做,还要教她们自己做。这样就算我们这里没有了,她们也能自己解决。”
于是,苏清颜让人将筛好的炭灰分发给附近的嫔妃,教她们如何用旧布做除湿包。女人们聚在一起,一边做着活计,一边闲聊,气氛十分融洽。
“苏贵人,您真是太聪明了,连这炭灰都能派上用场。”一个常在笑道。
“是啊,以前只知道炭灰能肥田,没想到还能除湿。”
苏清颜笑着说:“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谁让我们分到的炭不好呢。不过换个角度想,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说的是。”众人纷纷附和。
在闲聊中,苏清颜有意无意地引导大家说起内务府的事。提到王三和那些克扣份例的管事,大家都有一肚子的怨言。
“那个王三,每次送份例都缺斤少两,还态度恶劣。”
“还有采买处的刘管事,买的布料越来越差,价钱却越来越高。”
苏清颜静静听着,让容烟悄悄记下大家提到的人名和事。这些信息,都将成为将来反击的证据。
不知不觉间,夕阳西下。大家拿着做好的除湿包,高高兴兴地回去了。碎玉轩的庭院里,只剩下苏清颜和容烟。
“贵人,您看这样是不是就差不多了?”容烟问道,“现在大家都对您很感激,也愿意跟您说实话了。”
“还不够。”苏清颜摇头,“我们不仅要让她们感激,还要让她们敢于站出来,说出真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扳倒那些欺压我们的人。”
她知道,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多的信任。但她有耐心,也有信心。
夜色渐浓,碎玉轩的灯亮了起来。苏清颜坐在灯下,看着容烟整理的名单,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她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那些和她一样,在深宫中艰难求生的低位嫔妃。
只要大家团结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扳不倒的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