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子偷报消息的第三日,内务府送炭火的小太监果然只来了半车。
那小太监耷拉着脑袋,指着车上的碎炭,支支吾吾道:“苏贵人,今年炭火紧张,各宫都缩减了份额,您这边……就先将就着用吧。”
春桃扶着门框,气得浑身发抖:“胡说!前几日刚说好了每月两车好炭,怎么突然就变了?定是你们故意刁难!”
小太监吓得缩了缩脖子,不敢接话。
苏清颜却拦住了春桃,语气平静:“无妨,就先这样吧。”她示意容烟点数签字,又额外赏了小太监一串铜钱,“天冷,买杯热茶暖暖身子。”
小太监接过铜钱,脸上露出一丝惊讶,连忙道谢离去。
春桃不解地问:“贵人,您怎么就这么算了?这明摆着是德妃娘娘的意思,想冻着咱们!”
“冻着?”苏清颜微微一笑,转身对容烟道,“去把小李子弄来的干柴搬出来吧。”
容烟应下,很快就带着晚秋和晚夏,从柴房里搬出了几捆干燥的木柴。那些木柴被码得整整齐齐,上面还盖着油纸,显然是精心准备过的。
春桃这才明白过来:“贵人,您早就料到他们会这么做?”
“嗯。”苏清颜点头,“小李子说德妃让掌事嬷嬷盯着咱们的炭火,我就知道她会在这上面做文章。这些干柴是前几日让小李子从御膳房的柴房弄来的,烧起来不比炭火差。”
春桃看着那些干柴,眼中闪过一丝敬佩:“贵人真是神机妙算!”
“不过是提前做了些准备。”苏清颜拿起一块干柴,放在鼻尖闻了闻,“这柴是上好的松木,烧起来火旺,还带着松香味,比那些掺了煤渣的炭火好多了。”
说话间,容烟已经生起了火。松木燃烧的噼啪声响起,温暖的火苗舔舐着柴薪,很快就将屋子烘得暖暖的。松香味弥漫在空气中,驱散了之前的阴冷。
晚秋和晚夏看着跳动的火苗,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笑容。她们知道,有苏贵人在,就算德妃再怎么刁难,她们也能安然度过这个冬天。
傍晚时分,刘太监偷偷摸摸地来了。他裹着一件厚厚的棉袄,缩着脖子,像只受惊的鹌鹑。
“贵人,奴才打探到,德妃娘娘见克扣炭火没用,又让掌事嬷嬷在份例上做文章,说……说要把碎玉轩的份例再减三成。”刘太监的声音压得极低,眼神里带着一丝讨好,“奴才想着贵人或许用得上,就赶紧来报了。”
苏清颜看着他,心中了然。这刘太监是想借着报信,来确认自己的安全。她微微一笑:“多谢刘公公特意跑一趟。这点心意,还请公公收下。”
容烟递上一个小荷包,里面装着几两银子。刘太监接过荷包,掂量了一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多谢贵人!奴才一定尽心尽力,为贵人打探消息!”
送走刘太监,容烟有些担心:“贵人,份例要是再减三成,咱们的日子怕是会更难过了。”
“难过?”苏清颜挑眉,“她越是想让我们难过,我们就越要过得好好的。”她转身对春桃道,“去把咱们库房里的东西清点一下,看看有哪些是可以变卖的。”
春桃愣了一下:“贵人,您要变卖东西?”
“嗯。”苏清颜点头,“与其等着内务府的份例,不如自己想办法。我们把那些用不上的首饰、布料变卖了,换些银子,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何必看别人的脸色。”
春桃恍然大悟,连忙应声去了。
容烟看着苏清颜,眼中闪过一丝敬佩:“贵人真是好办法。这样一来,就算份例被减,我们也能过得很好。”
“这只是权宜之计。”苏清颜的目光变得深邃,“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让德妃知道,她的刁难是没用的。我们不仅不会被打垮,还会过得越来越好。”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你去告诉小李子,让他留意内务府的动静,看看德妃还会耍什么花样。我们也好提前做准备。”
容烟应下,转身离去。苏清颜看着跳动的火苗,心中思绪万千。她知道,德妃的刁难只是开始,往后的日子,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着她。但她并不害怕,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身边,已经有了一群可以信任的人。
这些人或许身份低微,或许力量微薄,但只要团结在一起,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将会是她在这深宫中最坚实的后盾,帮助她抵御一切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