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病毒如同一个不请自来的、固执的客人,依旧盘踞在艾雅琳的身体里。第二天清晨,她依旧是在喉咙的干痒和鼻腔的堵塞感中醒来。但与昨日那种突如其来的、令人措手不及的沉重相比,今天的不适似乎变得“熟悉”了一些,像是进入了一种僵持的、缓慢消退的阶段。她试探性地清了清嗓子,咳嗽声不再那么深沉剧烈,但依然频繁;鼻涕依旧流个不停,但脑袋那种灌铅般的沉重感减轻了。
(内心暗语:看来,身体的免疫系统正在和病毒进行拉锯战。虽然还在难受,但至少看到了战线推进的希望。)
她拥着被子坐起来,感觉四肢的酸软感也缓解了不少。窗外,持续了多日的阴霾竟然奇迹般地散去了大半,天空呈现出一种被水洗过的、浅淡的蓝色,阳光虽然算不上炽烈,却带着一种久违的、真实的暖意,穿透玻璃,在她床尾的地毯上投下一片明亮的光斑。这缕阳光,像一剂无形的良药,瞬间让她阴郁的心情明亮了许多。
团团似乎也感知到了主人状态的好转,不再是昨天那样忧心忡忡地趴着,而是凑过来,用毛茸茸的脑袋蹭了蹭她的手,喉咙里发出比平时更响亮的咕噜声,像是在为她加油打气。
她依旧穿着那身柔软的紫色珊瑚绒家居服,但今天起床的动作明显比昨天利索了些。她走进厨房,继续她的“病号餐”流程。依旧是维c泡腾片,依旧是炖冰糖雪梨——不过今天她在里面加了几粒川贝母,希望能对镇咳更有帮助。等待炖盅工作的间隙,她甚至有力气给自己烤了一片原味的吐司。
她端着早餐回到客厅,没有像昨天那样直接瘫倒在沙发上,而是选择了靠近落地窗的扶手椅坐下,让自己能最大限度地沐浴在阳光里。温暖的阳光照在背上,暖洋洋的,仿佛能穿透衣物和肌肤,将骨头缝里残留的那点寒意都驱散出去。她小口喝着温润的雪梨汤,感觉那清甜不仅滋润了喉咙,似乎也照亮了身体内部灰暗的角落。
(内心暗语:果然,阳光才是最好的抗抑郁剂和康复催化剂。感觉多晒一会儿,连病毒都要被晒得没脾气了。)
手机响起,是林嘉柔发来的视频通话邀请。艾雅琳犹豫了一下,还是接通了,不过提前声明:“我感冒了,形象不佳,还咳嗽,你别嫌弃。”
屏幕那头的林嘉柔似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海边,背景是碧海蓝天,她戴着遮阳帽,笑容灿烂:“哇!你终于接电话了!昨天听说你病了,担心死我了!怎么样,好点没?”
“好多了,至少能坐起来接你电话了。”艾雅琳带着浓重的鼻音回答,忍不住又偏过头咳嗽了两声。
“听着声音还是有点严重啊,”林嘉柔关切地说,“药吃了没?多喝水啊!我跟你说,我这边阳光太好了,真想分你一点!”
看着好友身后那片耀眼的蔚蓝,艾雅琳也忍不住笑了:“那你隔着屏幕给我传送点过来吧。我这儿今天也出太阳了,正晒着呢。”
两人聊了几句,林嘉柔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她旅途中的趣事,试图转移艾雅琳的注意力。虽然身体依旧不适,但听着好朋友活力满满的声音,看着屏幕上异域的风光,艾雅琳感觉心情也像被带到了那片阳光海滩,轻松了不少。
(内心暗语:有朋友关心真好。即使隔着重洋,那份温暖也能精准投递。)
结束通话后,她没有再强迫自己休息。阳光和朋友的问候似乎给她注入了一些微弱的能量。她走到玻璃花房前,推开玻璃门,走了进去。花房里的空气温暖而湿润,充满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后释放出的、清新的氧气气息。她惊喜地发现,那盆之前一直没什么动静的仙客来,在无人特别照看的这几天里,竟然悄悄绽开了两朵娇嫩的粉色花朵,像两只翩然起舞的蝴蝶。还有那盆薄荷,也冒出了不少翠绿的新芽,生机勃勃。
她拿起小喷壶,细心地给每一株植物喷了水,看着水珠在叶片和花瓣上滚动,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这种与生命静静相处的过程,本身就带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内心暗语:连植物都在努力生长,我这点小感冒,又算得了什么呢?总会好的。)
午后,她感觉精神又好了些。鼻塞似乎也通畅了一点。她决定做一些极其轻微的活动。她没有去健身房,而是在客厅宽敞的地毯上,铺开瑜伽垫,做了几个最基础、最温和的拉伸动作,主要是活动一下躺得有些僵硬的肩颈和背部。每一个动作都放得很慢,配合着深长的呼吸,感受着肌肉在温和地舒展,而不是挑战极限。
之后,她抱着笔记本,回到了窗边的扶手椅上。她没有研究复杂的珠宝设计,也没有阅读深奥的书籍,只是随意地浏览一些轻松的家居、园艺或者旅行博客,看着那些美好的图片,让眼睛和心灵进行一次愉悦的“散步”。偶尔,她会在笔记本上记下一两个突然冒出的、关于未来某个小项目的模糊灵感,或者只是画几笔窗外那棵树的简笔画。
傍晚时分,她为自己准备了一份比昨天稍微“隆重”一点的晚餐——一碗鸡丝香菇粥。将鸡胸肉撕成细丝,与泡发的香菇丝一起放入熬得糜烂的白粥里,最后撒上一点葱花和胡椒粉。粥品软糯咸香,暖胃又易消化,她竟然吃完了一整碗,这是几天来的第一次。
(内心暗语:能吃下东西,感觉就离康复不远了。身体的修复,终究还是需要能量支持的。)
夜幕降临,她没有再早早地上床。而是窝在沙发里,看了一部节奏舒缓、画面唯美的文艺片。咳嗽的频率明显减少了,鼻塞也好了大半,她终于可以比较顺畅地用鼻子呼吸,也能更专注地沉浸在剧情里。
当电影结束,她站在窗前,望着窗外宁静的、点缀着疏星的夜空。身体虽然还未完全恢复,还有些许疲惫和偶尔的咳嗽,但那种被病毒完全掌控的无力感已经消失了。她重新感受到了对自己身体和生活节奏的掌控力。
这个在病隙中缓慢度过的日子,虽然没有往日的活力和效率,却让她体验到了另一种节奏的生活——缓慢的、接纳的、注重细微感受的。她与阳光、植物、简单的食物和远方朋友的问候为伴,静静地等待着身体内部那场战争的彻底平息。
她知道,明天,或许后天,她就能彻底告别这位“不速之客”,重新焕发活力。而这段被迫慢下来的“病隙时光”,或许也会像那些被精心照料后绽放的花朵一样,在她的记忆里,留下一抹独特而温柔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