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余威终于彻底褪去,秋意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牢牢占据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天空变得愈发高远湛蓝,云朵疏淡,阳光虽然明亮,却失去了灼人的热度,只余下一种爽朗的、带着清晰影子的光照。空气清冽干燥,风吹过时,已带着明显的凉意,卷起路边零星的金黄色落叶,打着旋儿,发出窸窣的脆响,无声地宣告着季节的更迭,也预示着一段闲散时光的结束,和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艾雅琳坐在书房靠窗的位置,身上穿着一件柔软的燕麦色羊绒衫,下身是一条同色系的针织长裤,赤足踩在温暖的地毯上。她面前摊开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显示的正是学校发布在教务系统上的、最终确定的大二上学期课程表。
这并非她第一次查看这张课表,但每一次细看,都忍不住再次感叹命运的眷顾——或者说,是前期精心规划选课得到的丰厚回报。课表的排布,简直像是为她量身定制一般理想。
几乎所有重要的专业核心课——艺术史论、高级色彩研究、西方绘画技法分析——都被安排在了上午九点到十二点这个黄金时段。这意味着她可以保持着清晨最清醒、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吸收那些需要高度专注的理论知识和进行高强度的技巧训练。而下午,课程表则呈现出大片令人心旷神怡的空白!只有周二和周四分别有一节非强制性的艺术鉴赏选修和一节轻松的公共选修课,其余时间,完全由她自由支配。
“真是太完美了……” 她忍不住再次低声赞叹,嘴角弯起由衷的弧度。没有令人头疼的、割裂完整时间的晚间课程,下午的时光完整而充裕,这无疑是为她打开了通往“自主学习天堂”的大门。她仿佛已经看到无数个阳光正好的午后,自己背着帆布包,穿行在校园林荫道上,走向那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或是某个安静明亮、适合埋头创作的自习室。
这份恰到好处的课表,像一把制作精良的钥匙,精准地开启了她对新学期的期待和规划欲。她不再拖延,立刻开始了“开学预热”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最硬核的部分——学习资料的整合与升级。她打开几个常用的线上书店和艺术材料专卖网站,根据下学期课程大纲提前透露的阅读清单,开始搜索并下单购买所需的专业书籍和画册。《巴洛克艺术的精神分析》、《东方美学与现代设计》、《高级油画材料与技法》……她仔细对比着版本、译者和平装精装,将选好的书籍一一加入购物车。接着,又补充了一批消耗性的画材:特定品牌的油画颜料、不同基底的处理剂、一整套全新的、她觊觎已久的专业级画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她一边点击支付,一边满意地想。
然后,她拿出了那个心爱的、皮质已经有些温润的使用痕迹的日程本。翻开新的一页,她开始用不同颜色的笔,精心规划每周的时间块。上午的课程时间用蓝色清晰标出,雷打不动。而那些空白的下午,则被她用绿色细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块:“周二\/四下午:图书馆深度阅读 & 文献整理”、“周三下午:校内画室或自习室(进行课程相关创作练习)”、“周一下午:机动\/兴趣探索(参观美术馆、听讲座或处理杂事)”、“周五下午:提前开始周末放松或进行上一周的复习总结”。她甚至细心地预留出了从家到学校路上的通勤时间,以及每个区块之间的缓冲休息时间。看着被规划得井井有条、色彩分明的一周日程,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踏实感和秩序感油然而生。
接下来是出行方式的确认。她再次检查了她的自行车——轮胎气压充足,链条上了油,车铃响亮。又查好了地铁线路和时刻表,将学生交通卡放进日常背包最外侧的夹层里。“天气好就骑车,享受一下秋高气爽;下雨或累了就坐地铁,还能在路上看会儿书。” 两种方案,从容不迫。
她也没有忘记为自己的学习空间增添一点“仪式感”。她清理了书房书桌上一个闲置的角落,摆上了一个新买的、设计简约的白色收纳架,用来分类放置马上要用到的课本和笔记本。又添置了一个小巧的、可调节亮度的阅读灯,专门为长时间阅读和绘图时保护眼睛做准备。甚至,她还买了一盆小巧可爱的、极其耐阴的网纹草盆栽,打算到时候放在自习室或图书馆的固定座位上,成为一点专属的、充满生机的绿色印记。
当然,还有形象管理。她整理了一下衣橱,将那些过于家居和度假风的衣物归置好,拿出了更多适合校园环境的、既舒适又得体的服装:宽松但有型的牛仔裤、各种材质的针织衫、轻便的风衣、舒适又好看的平底短靴……“既要方便活动,跑去抢座位或者搬画材都不能受影响,也要保持一份好心情嘛。” 她想着,顺手将一条柔软的羊绒披肩也放入待带清单,以备图书馆或自习室里空调过冷之需。
所有的准备工作,她都做得有条不紊,甚至带着一种享受的心情。因为她知道,这一切的规划和准备,并非出于被迫或焦虑,而是为了能更高效、更从容、更充分地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宝贵资源和那段完全属于自己的、可自由支配的下午时光。是为了主动去拥抱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应付学业。
窗外,秋阳正好,透过玻璃窗,在她书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也照亮了她那份精心规划的日程表。她仿佛已经能闻到图书馆里旧书与新墨混合的香气,感受到自习室里那种众人埋首努力的宁静能量场,看到自己在画室里对着石膏像或静物凝神挥笔的场景。
一种对新学期的跃跃欲试和清晰明朗的期待,取代了假期结束常有的淡淡惆怅。课表是钥匙,而她已经准备好了去开启那扇门,并在门后那片名为“自主与深耕”的广阔天地里,自信地航行。学习的征程即将启航,而她已经备好了帆,校准了罗盘,只待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