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友泉生日宴会的风波,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苏晚那近乎自杀式的公开挑衅,以及魏友泉随后雷霆万钧的反击,彻底撕碎了两人之间那层虚伪的、维系着脆弱平衡的面纱。裂痕已然公开,冰冷的湖水开始倒灌。
“图谱艺术”的境遇急转直下。先是原本进展顺利的几个重要政府文化扶持项目被以各种模糊的理由无限期搁置。紧接着,几家长期合作的、与“元域资本”关系密切的供应商和渠道商,开始以“内部流程调整”或“产能不足”为由,延迟甚至取消订单。最致命的一击来自银行,一笔原本已经谈妥、用于启动“亚洲当代艺术峰会”前期筹备的关键贷款,被突然告知需要“重新进行更严格的风险评估”,放款日期变得遥遥无期。
资金链骤然紧绷。公司内部人心惶惶,流言四起。一些原本就对苏晚快速崛起和强势风格心存不满的元老,开始暗中活动。林薇顶着巨大压力,四处奔走斡旋,试图稳住局面,但收效甚微。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是来自魏友泉的警告,一场精准而冷酷的围剿。
苏晚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桌上一份份显示着项目停滞和资金缺口的报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愤怒和恐惧都已被她强行压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她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只是没想到会如此迅速和猛烈。魏友泉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她:你拥有的一切,我随时可以收回。你的反抗,不值一提。
她没有试图去联系魏友泉求饶或解释。那只会自取其辱。她也没有在公司内部表现出任何慌乱,反而比平时更加冷静和果断。她迅速召开核心团队会议,宣布暂停“亚洲当代艺术峰会”的宏大计划,将全部资源集中于确保与LVmh合作项目的顺利执行和几个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Ip授权业务上。
“收缩战线,活下去是第一位的。”她对团队成员说,声音清晰而坚定,没有丝毫动摇,“外部的风雨不可避免,但‘图谱艺术’的核心价值在于我们的创作和品牌。只要这两点不垮,我们就还有机会。”
她的镇定感染了一部分人,但怀疑和不安的情绪仍在蔓延。苏晚知道,时间不站在她这边。如果无法尽快找到破局之法,“图谱艺术”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深夜,她独自留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窗外是巴黎不眠的灯火,却照不亮她心中的阴霾。她打开那个隐秘的保险柜,取出了那部属于卢卡·科斯塔的预付费手机。冰冷的金属外壳握在手中,像握住了一条毒蛇。
这是饮鸩止渴吗?很可能是。但与坐以待毙相比,她宁愿选择与魔鬼共舞。她深吸一口气,开机,登录那个加密的通讯软件。对方的Id依旧是一串乱码,但显示在线。
她快速输入信息,没有寒暄,直截了当:“科斯塔先生,我需要谈谈合作的可能性。”
信息发出后,等待的每一秒都无比漫长。几分钟后,回复来了,同样简洁:“时间,地点。”
苏晚的心脏狂跳。她给出了一个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远离巴黎和意大利的匿名安全屋地址,以及三天后的一个具体时间。这是她通过林薇的隐秘渠道安排的,确保最大程度的保密。
“可以。”对方回复,随即下线。
放下手机,苏晚感到一阵虚脱,后背已被冷汗浸湿。她知道,自己正在推开一扇可能通往地狱的门。但与魏友泉给予的、令人窒息的绝望相比,地狱的火焰或许还能带来一丝挣脱的光亮。
三天后,布鲁塞尔。一间不起眼的公寓里,苏晚见到了卢卡·科斯塔。他没有带任何随从,独自一人,穿着简单的黑色便装,却依然掩盖不住那股与生俱来的、混合着优雅与暴戾的危险气息。他的眼神比记忆中更加锐利和深沉,像鹰隼般锁定在苏晚身上。
“苏小姐,看来魏先生并不懂得珍惜珍宝。”卢卡开口,声音低沉,带着意大利口音,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这给了我们对话的机会。”
苏晚强迫自己保持镇定,迎上他的目光:“科斯塔先生,开门见山吧。你能提供什么?又需要我做什么?”
卢卡欣赏地看着她眼中的决绝,似乎很满意她不再伪装。“资源。魏友泉能卡住你的明面渠道,但我有他触及不到的暗流。资金、物流、甚至……某些领域的人脉,我都可以提供。让你和你的公司,活下去,甚至……发展得更快。”
“代价呢?”苏晚问,她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代价很简单。”卢卡向前倾身,目光灼灼,“第一,我需要你成为我在魏友泉核心圈里的‘眼睛’和‘耳朵’。他的一些动向,尤其是涉及东欧和能源领域的布局,我需要知道。”
苏晚的心沉了下去。这无疑是让她成为商业间谍,风险极高。
“第二,”卢卡的目光在她脸上逡巡,带着毫不掩饰的占有欲,“你本人。我需要一个……稳定的,能让我感到愉悦的伙伴。当然,是在你‘自愿’的基础上。”他强调着“自愿”两个字,语气却充满了不容置疑。
苏晚感到一阵恶心。从一个牢笼,跳入另一个更黑暗的牢笼?但此刻,她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魏友泉的压迫近在眼前,而卢卡,至少提供了一条看似可行的生路,尽管布满荆棘。
“如果我同意,你如何保证我的安全?尤其是……我儿子的安全。”苏晚问出了最核心的问题。
卢卡笑了笑,那笑容冰冷而自信:“苏小姐,在我们这个世界,承诺是脆弱的,利益才是永恒的纽带。你对我有价值,你的儿子自然安全。反之……”他没有说下去,但威胁意味不言而喻。“而且,你以为魏友泉现在就会放过你的儿子吗?他捏着你的软肋,而我,可以帮你把这块软肋,变得硬一点。”他意有所指。
苏晚沉默了。这是一场魔鬼的交易。她需要权衡,需要计算生存的概率。
“我需要时间考虑。”她最终说道。
“可以。”卢卡站起身,没有强求,“但你时间不多。魏友泉的耐心是有限的。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想通了,联系我。”他留下一张只有电话号码的卡片,转身离开了公寓。
苏晚独自坐在空荡的房间里,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前有魏友泉的绝杀,后有卢卡·科斯塔的虎视眈眈。她的每一次选择,都可能将自己和念安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回到巴黎后,苏晚变得更加沉默和专注。她一边竭力维持着“图谱艺术”的日常运营,像一头受伤的母兽般守护着自己的领地;一边在暗中疯狂地搜集所有关于卢卡·科斯塔及其家族生意的信息,试图评估与他合作的真实风险和可能的一线生机。
她与林薇进行了一次深谈,没有透露卢卡的具体事宜,但婉转地询问了在极端情况下,将念安暂时送往一个安全之地的可能性。林薇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没有多问,只是凝重地表示会尽力想办法。
就在苏晚在绝望中艰难权衡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之前那位在摩纳哥论坛上有过一面之缘、对苏晚颇为欣赏的冯·海因里希先生,通过中间人递来了话。这位低调的德国老牌银行家,似乎对魏友泉如此公然打压一个具有潜力的艺术商业实体感到不满(或许也掺杂着对苏晚个人的一丝同情和欣赏),他表示,可以通过一些隐蔽的离岸基金和信托结构,为“图谱艺术”提供一笔紧急的过桥贷款,帮助其渡过眼前的难关,但条件非常苛刻,利率高昂,且需要苏晚个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这是一根救命的稻草,但也可能是另一重沉重的枷锁。然而,与卢卡·科斯塔的选项相比,冯·海因里希的提议至少还在相对“正常”的商业规则范畴内。
苏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一个方向都迷雾重重,危机四伏。魏友泉的冷酷,卢卡·科斯塔的黑暗,冯·海因里希看似仁慈却同样苛刻的条件……她必须做出选择。
她看着办公桌上念安笑容灿烂的照片,眼神逐渐变得坚定。无论前路如何,她都必须走下去。为了儿子,她不能倒下。即使要与魔鬼交易,她也要做那个最终能活下来、并找机会反咬一口的魔鬼。
她拿起电话,拨通了冯·海因里希中间人的号码。同时,她将卢卡·科斯塔留下的那张卡片,锁进了保险柜的最深处。
战斗,才刚刚开始。而她已经做好了在刀尖上舔血、在黑暗中前行的准备。裂痕已生,暗流涌动,她这只被困的蝴蝶,能否挣脱蛛网,尚未可知。但她的翅膀,已淬上了不甘毁灭的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