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半山,魏家老宅的藏书室仿佛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昏黄的台灯光晕下,空气凝滞,只有陈年纸张和皮革的沉郁气息无声流淌。魏友泉指间夹着的雪茄并未点燃,任由那醇厚的烟草香若有似无地弥漫。他的目光落在桌面摊开的绘本上,却并未真正聚焦。林薇那通电话里温柔得体、带着试探和期待的声音,似乎还在耳边残留着一丝余韵,却已被这满室沉寂彻底吞没。
他拒绝了。用最公式化、最无懈可击的“日程已满”和“下次再约”,将那份来自家族、来自“合适人选”的期待,再次轻描淡写地挡了回去。电话挂断的瞬间,他甚至能想象到父母在楼下餐厅里那压抑的失望和怒火。
烦躁感并未因此平息,反而像暗流般在心底涌动。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绘本光滑的封面,停留在那只圆滚滚的、由蒲公英绒毛组成的“小蒲”身上。这幼稚的画笔,这温暖到近乎刺眼的色彩,这充满童真幻想的故事…与他所处的冰冷现实格格不入,却又像一根最细微的刺,扎在他坚冰般的心防上,带来一种陌生而尖锐的不适。
为什么是这本书?
为什么是那个女人?
这个问题如同鬼魅,再次萦绕心头。他猛地合上绘本,发出不大却清晰的声响,仿佛要将这扰人的东西彻底隔绝。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是维多利亚港璀璨却冰冷的夜景,繁华如同虚假的幕布。他高大的身影倒映在玻璃上,与窗外的流光溢彩重叠,显得愈发孤峭疏离。
他需要处理点“正事”。需要用冰冷的数字和宏大的布局,来覆盖这莫名袭来的、针对一本幼稚绘本的烦躁。
他走回书桌,打开加密笔记本电脑。屏幕冷光映亮他毫无表情的脸。邮件提示音不断响起,每一封都关乎着巨额的资金流动和战略决策。他点开一份关于非洲某国矿业投资的风险评估报告,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条款。
然而,那些冰冷的文字和图表,此刻却难以像往常一样完全占据他的思维。那只坐在梧桐叶上、眼神清澈勇敢的小蒲,总在不经意间,从数据的缝隙里跳出来。
他皱紧眉头,强行将注意力拉回屏幕。指尖在触控板上滑动,点开下一份文件——一份关于收购欧洲某老牌奢侈品牌的可行性方案。品牌历史、设计理念、市场估值…逻辑清晰,利益诱人。
就在他试图用商业逻辑彻底驱散那点不该存在的杂念时,目光无意间扫过了方案附件里的一份品牌历年设计元素分析报告。报告中的一页,罗列了该品牌曾使用过的自然灵感元素:花卉、藤蔓、蝴蝶…
他的指尖停顿了一下。
鬼使神差地,他最小化了收购方案窗口。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悬停片刻,然后,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近乎自虐般的探究欲,在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了一个他从未接触过的、与商业毫无关联的网址——法国最大的线上图书零售商FNAc的官网。
搜索引擎。输入法文:《Les Aventures de petit pissenlit》(小蒲的森林奇遇)。
回车。
页面跳转。那本熟悉的、色彩温暖的绘本封面瞬间弹出,占据了屏幕中央。旁边显示着售价、库存、以及…读者评分。
4.8颗星(满分5星)。
魏友泉的眉梢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深不见底的黑眸落在那个极高的评分上,停留了数秒。然后,他的手指像是有自己的意志般,点开了下方的读者评论区域。
一条条法语评论滚动出现,言辞天真而热烈,充满了惊叹号和大写的赞美词:
「mon fils adore petit pissenlit! Il veut toujours que je lise lhistoire avant de dormir!(我儿子超爱小蒲!他每天睡前都要我读这个故事!)」
「Les illustrations sont tellement douces et pleines de magie!(插画太温柔了,充满了魔力!)」
「Une belle histoire damitié et de courage pour les petits et les grands!(一个关于友谊和勇气的美丽故事,适合所有大小孩!)」
「ma fille a dessiné son propre pissenlit après avoir lu le livre!(我女儿读完书后画了她自己的小蒲!)」
没有专业的文学批评,没有冰冷的市场分析。只有最直白、最纯粹的情感反馈。那些陌生的、带着孩子气热情的文字,像一股微弱却执拗的暖风,透过冰冷的屏幕,吹拂着他眼底深沉的寒潭。
他的目光一行行扫过那些评论,速度很慢。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但紧绷的下颌线,似乎微不可查地松弛了一丝。捏着触控板的指尖,也无意识地停止了敲击。
他甚至在一条评论上停留了格外长的时间。那条评论附了一张照片,是一个看起来四五岁的小女孩,举着一张自己画的、线条歪歪扭扭却色彩鲜艳的小蒲,对着镜头笑得灿烂。评论写着:「merci, madame Su, pour cette belle histoire qui fait briller les yeux de ma petite!(谢谢苏女士,这个让我的小宝贝眼睛发亮的美丽故事!)」
madame Su…
苏…
这个姓氏像一颗细微的石子,投入他沉寂的心湖,漾开一圈几乎看不见的涟漪。
就在这时,浏览器旁边的一个小弹窗广告,突然吸引了他的注意。那是一个关于巴黎蒙马特高地独立艺术市集的推广广告,时间显示就是下周。广告配图里,隐约能看到一些摆满画作和手工艺品的小摊位的轮廓。
魏友泉的目光在那个弹窗上停留了一瞬。
随即,他像是骤然惊醒般,眸底那丝极细微的波动瞬间消失,重新被冰冷的沉寂覆盖。他猛地移动光标,干脆利落地关闭了整个浏览器窗口!仿佛要将刚才那短暂脱离轨道的、不该有的窥探彻底抹去。
屏幕上,只剩下那份关于奢侈品牌收购的冰冷方案。
藏书室里重新陷入死寂,只有台灯昏黄的光晕和他冷硬的侧脸轮廓。
他向后深深靠进宽大的皮质转椅里,闭上眼,用力按压着突突跳动的太阳穴。指间那支未点燃的雪茄,被无意识地捻动着。
烦躁感并未因那短暂的窥探而消失,反而变得更加复杂难言。那本幼稚的绘本,那些天真的好评,那个在市集上像护崽母兽般与他对峙的女人…所有这些碎片,交织成一张模糊的网,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脱离掌控的…困惑。
他睁开眼,深潭般的眸子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维多利亚港的霓虹依旧璀璨,却无法照亮他心底那片巨大的、冰冷的荒芜。
他拿起手机,不再有任何犹豫,拨通了助理的号码。
电话几乎瞬间被接通。
“魏总。”
“纽约的行程,”魏友泉的声音低沉冷硬,不带一丝情绪,仿佛刚才那片刻的动摇从未发生,“提前。明天下午就走。通知那边,所有会议压缩,我要在一周内看到北美框架协议的初稿。”
“是,魏总!”助理的声音没有任何迟疑,立刻应下。
电话挂断。
魏友泉将手机扔在桌面上,发出沉闷一响。他再次将目光投向那份奢侈品牌收购方案,强迫自己将所有精力投入进去。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发出冷硬的嗒嗒声,起草着给项目组的指示邮件。
仿佛这样,就能将巴黎那本绘本带来的无声涟漪,彻底隔绝在他冰冷有序的世界之外。
只有他自己知道,心底某块冰封的角落,被那4.8星的评分和那句“谢谢苏女士”,留下了一道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的、却无法彻底磨灭的划痕。
而那则关于蒙马特艺术市集的弹窗广告,如同一个无声的、被忽略的坐标,短暂地闪烁了一下,便彻底沉入了信息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