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署,“深挖扩线”专项工作组。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办公室地面上切割出明暗交替的条纹。空气里漂浮着细微的尘埃,混合着中央空调送出的、略带凉意的空气,以及一种属于国家机关特有的、纸张与电子设备混合的沉静气息。
梁芳坐在办公桌前,面前的屏幕上是经过一夜奋战初步梳理出的、关于“圣殿骑士基金会”与拉祖莫夫斯基关联的加密分析报告雏形。她的脸色略显苍白,眼睑下带着淡淡的青影,但眼神却异常明亮锐利,如同经过淬火的刀锋。
昨夜那个诡异的合成音威胁电话,像一根冰冷的毒刺,深深扎入她的神经末梢。非但没有让她退缩,反而彻底激怒了她,将她骨子里那份不屈的执拗和 investigative instinct (调查本能)完全点燃。
对方越是气急败坏地警告,越是证明她逼近了核心,触碰到了他们最致命的痛处!
拉祖莫夫斯基…这个名字如同一个散发着浓烈硫磺气息的深渊入口,让她既感到巨大的危险,又充满了必须一探究竟的决绝。
她正在小心翼翼地尝试通过几个极其隐秘的、非官方的国际商业信息数据库和开源情报(oSINt)渠道,交叉验证拉祖莫夫斯基旗下核心企业与“圣殿骑士基金会”之间可能存在的、被刻意隐藏的资金往来或人事重叠。
这项工作如同在雷区排雷,每一步都必须精准而谨慎,既要避开对方可能布下的反侦察陷阱,又要防止再次触发内部系统的敏感警报。
室内很安静,只有她敲击键盘的轻微嗒嗒声和服务器机柜低沉的嗡鸣。
突然——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梁芳头也没抬,目光依旧锁定在屏幕上。
门开了,工作组的一位年轻助手小陈探进头来,手里拿着一个看起来十分考究的硬壳信封,脸上带着一丝好奇和郑重。
“梁高审,机要室刚送过来一份给您的外事函件,标注了‘急件’,来源是…瑞士驻华使馆文化处转来的。”小陈的语气带着些许不确定,似乎也对这份函件的来源感到意外。
瑞士驻华使馆?梁芳的心微微一动,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抬起头:“给我的?”
“是的,收件人明确写着您的名字和职务。”小陈走进来,将那个信封放在梁芳的桌面上。
信封是那种质地厚重、带有细微纹理的象牙白色特种纸,触手生凉,边缘烫着雅致的金线。正面用优雅的英文花体字打印着收件人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署,梁芳 高级审计师 亲启”,落款是“瑞士联邦驻华大使馆文化新闻处”。封口处贴着一枚制作精良的火漆印,图案是一枚十字盾徽,彰显着其官方和正式的属性。
一切看起来都无可挑剔,符合外交邮件的标准制式。
但梁芳的直觉却瞬间拉响了最高级别的警报!
瑞士?使馆文化处?给她发函?这太不寻常了!她的工作范畴与国际文化交流毫无交集。
她拿起信封,手感比预想的更沉一些。用裁纸刀小心地划开火漆封缄,里面是一份同样材质精良、对折的邀请函,以及一份附带的、打印在带有水印的纸张上的英文行程安排草案。
邀请函展开,内容是用中英法三语打印的:
“尊敬的梁芳女士:
谨代表‘拉祖莫夫斯基艺术与科学发展基金会’(Razumovsky Foundation for Arts & Sciences),诚挚地邀请您出席于瑞士日内瓦举办的‘全球金融治理新挑战与跨境资本流动监管’高级别闭门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旨在汇聚全球顶尖的政策制定者、金融监管专家、学者及业界领袖,就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应对跨境洗钱、非法资金流动、以及利用新兴技术手段进行的金融犯罪等共同挑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鉴于您在相关领域的卓越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我们深信您的参与将为会议带来极具价值的见解。
会议时间:xxxx年xx月xx日-xx日
会议地点:瑞士,日内瓦,威尔逊总统酒店
本次会议所有费用将由基金会承担。
随函附上初步议程草案。敬请于x月x日前确认是否拨冗出席。
此致
敬礼!
康斯坦丁·拉祖莫夫斯基伯爵
拉祖莫夫斯基艺术与科学发展基金会 主席”
落款处,是一个龙飞凤舞的、极具压迫感的亲笔签名——“constantine Razumovsky”。
梁芳的目光死死地钉在那份邀请函上,每一个字母都像是一根冰冷的针,刺入她的瞳孔!
拉祖莫夫斯基基金会!
果然是他!
邀请她?去瑞士日内瓦?参加关于“跨境资本流动监管”和“打击金融犯罪”的研讨会?!
荒谬!讽刺!赤裸裸的挑衅!
一个被多国调查机构怀疑与大规模洗钱、军火贸易、甚至情报活动有染的国际寡头,他控制的基金会,竟然如此冠冕堂皇地发出邀请,讨论如何“打击金融犯罪”?!还要邀请她这个正在暗中调查他可能涉及的洗钱网络的中国审计官?!
这简直是对她职业和智商的极大侮辱!更是一种毫不掩饰的、居高临下的嘲弄!
她的指尖瞬间变得冰凉,一股难以遏制的怒火混合着巨大的寒意,从心底猛地窜起!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飞速地扫过那份随附的议程草案。议程安排得极其“专业”和“高端”,拟邀请的发言嘉宾名单里,赫然包括了几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甚至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的现任或前任高级官员,以及一些知名大学的法学、经济学教授。
排场十足,看起来无懈可击。
但梁芳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邀请函正文中,一段看似例行公事、实则极其突兀的“备注”条款上。这段文字字体稍小,措辞严谨,却像淬毒的匕首般闪烁着寒光:
“…鉴于研讨会主题的敏感性及部分参会嘉宾的特殊身份,为确保会议在绝对安全和保密的环境下进行,本次会议将采取严格的准入审核和安保措施。所有参会嘉宾的往返行程,将由基金会统一安排 ‘定制化’的航空旅行服务 (含全程安保),并入住指定酒店楼层。会议期间,组织方亦将提供必要的 ‘通讯技术支持’ 和 ‘信息隔离保障’ ,以确保讨论内容不被外界干扰或泄露。…”
“定制化航空旅行服务”?“全程安保”?
“通讯技术支持”?“信息隔离保障”?
每一个词,都像是一把冰冷的锁!这哪里是邀请参会?这分明是计划进行一场高度控制的软禁!一旦踏上他们安排的飞机,进入他们控制的酒店,她的行动、通讯、甚至人身自由,都可能完全落入对方的掌控之中!
这根本就是一个精心伪装的陷阱!一个请君入瓮的阳谋!
目的是什么?恐吓?收买?还是…更直接的物理消灭?!
梁芳感到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要撞破肋骨!
对方不仅知道她在调查,不仅知道她查到了“圣殿骑士基金会”,甚至精准地知道了她已经开始触碰“拉祖莫夫斯基”这个禁忌的名字!
这个邀请,就是对方对她调查行动的最直接、最猖狂的回应!不再是通过系统警报、技术入侵或匿名电话进行警告,而是直接以基金会主席的名义,通过半官方外交渠道,将一份裹着糖衣的毒药,摆在了她的办公桌上!
这是一种何等的嚣张和自信?!仿佛在说:我知道你是谁,我知道你在干什么,我甚至可以用你最熟悉的官方渠道,对你发出死亡邀请。你,敢接吗?
巨大的恐惧和愤怒,如同两股炽热的岩浆,在她体内疯狂对冲,几乎要将她撕裂!
小陈还站在一旁,看着梁芳瞬间变得苍白的脸色和眼中难以掩饰的震惊与怒火,有些不知所措,小心翼翼地问:“梁高审…您…没事吧?这个会…要去吗?看起来级别很高啊,还是使馆转来的…”
梁猛地回过神,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情绪,用尽可能平静的语气对小陈说:“没事,小陈,你先去忙吧。这份东西…我需要仔细研究一下,还要向领导请示。”
“好的。”小陈点点头,带着满腹疑惑离开了办公室,轻轻带上了门。
门关上的瞬间,梁芳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猛地向后靠在椅背上,手指死死攥着那份冰冷的邀请函,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白。
她闭上眼睛,脑海中飞速闪过无数念头。
拒绝?当然要拒绝!这是唯一的选择。
但如何拒绝?以什么理由?个人原因?公务繁忙?这样的国际会议邀请,通常需要通过外事部门层层审批,她个人的拒绝理由是否充分?拉祖莫夫斯基基金会通过瑞士使馆转交邀请,是否本身就带有某种试探和施压的性质?如果她断然拒绝,会不会引发对方更激烈、更不可预测的反应?
更重要的是,这个邀请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它证明对方的触手,可能远比她想象的更长,甚至能影响到对华交往的某些外围渠道!这意味着她所处的环境,可能比她感知到的还要危险!
她猛地坐直身体,打开内部保密通讯系统,准备立刻向她的直接上级——专项工作组组长和最高检的特派员汇报这一极端情况。
就在她的手指即将按下汇报键的瞬间——
她办公桌上的那部红色保密内部电话,突然毫无征兆地响了起来!铃声尖锐而急促,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刺耳!
梁芳的心猛地一缩!这部电话的号码,只有极少数高层领导和核心联络人知道!
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一个她极其熟悉的、代表最高级别的加密内部号码!
是特派员!
她立刻拿起听筒:“首长!”
电话那头,传来了特派员一如既往冷静、但此刻似乎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凝重的声音,开门见山,没有任何寒暄:
“梁芳,瑞士使馆转交的那份邀请函,收到了吧?”
梁芳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上级的消息竟然如此灵通?!“刚刚收到!首长,这明显是一个…”
“我知道。”特派员打断了她,语气沉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事情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对方这一步,棋走得狠辣,也极其狡猾。”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声音压得更低:“这份邀请,通过外交渠道转递,形式上无懈可击。直接断然拒绝,在外交礼仪和后续可能的国际舆论上,可能会陷入被动,给对方制造口实。他们很可能正希望我们这样做。”
梁芳的心沉了下去:“那您的意思是…”
“我和几位领导初步商议了一下,”特派员的声音透着一丝深沉的考量,“完全拒绝不合适。但直接让你去,更不可能,风险无法估量。”
“那…”
“我们的初步意见是,”特派员的语气变得极其严肃,“以‘需在国内参与一项紧急且重要的专项审计工作,时间冲突’为由,婉拒本次邀请。但同时,为了表示对国际合作的重视和对主办方的尊重,我们可以提出——委派一位级别适当的其他专家代表参会。”
委派他人?!
梁芳愣住了。这…这岂不是将风险转嫁给了其他人?
“当然,这只是对外交涉的策略说辞。”特派员似乎看穿了她的想法,补充道,“人选我们会极其慎重,并且会配备周全的安全预案。其主要任务也并非真正参与技术讨论,而是观察、聆听,感受会场的气氛,尽可能收集信息,摸清对方的真实意图和与会人员的构成。这本身,也是一次难得的、近距离了解对手的机会。”
近距离了解对手… 梁芳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战略意图。这是一招以退为进,金蝉脱壳的同时,尝试反手打入对方内部进行观察。
“我明白了,首长。”梁芳深吸一口气,“那我…”
“你,”特派员的语气陡然变得更加凝重,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严厉,“从现在开始,立刻进入‘静默期’。停止一切对‘圣殿骑士基金会’及所有相关敏感目标的主动调查动作。你的工作重点,全部转移到其他几个公开的、毫无争议的审计项目上来。没有我的直接命令,不得擅自行动。清楚吗?”
静默期!停止调查!
梁芳的心猛地一紧,一种巨大的不甘和失落感涌上心头,但她知道,这是目前最理智、最安全的选择。对方已经亮出了獠牙,再贸然行动,无异于自杀。
“清楚。首长。”她艰难地吐出两个字。
“很好。”特派员似乎松了口气,但语气依旧沉重,“梁芳,记住,你现在是对方明确标记的目标。你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好未来的调查火种。忍耐,是为了更好的出击。”
“是。”梁芳低声应道,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电话挂断。
听筒里传来忙音。
梁芳缓缓放下电话,目光再次落到桌上那份制作精良、却散发着致命气息的邀请函上。
“拉祖莫夫斯基艺术与科学发展基金会”…“康斯坦丁·拉祖莫夫斯基伯爵”…
那个名字,那个签名,如同一个巨大的、深不见底的漩涡,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吸力。
婉拒?静默?观察?
她真的能甘心就此停下吗?
对方如此大张旗鼓地发出邀请,真的只是为了恐吓她一个人?还是有着更深层、更庞大的目的?
那个即将代她前往日内瓦的“其他专家”,又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遭遇什么?
无数的疑问和巨大的危机感,如同浓重的迷雾,瞬间将她紧紧包裹。
她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的、看不见的棋盘上,而对手,已经落下了下一颗棋子。
棋局,已然升级。
而她,被迫转入守势。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更加炽烈的斗志,在她心中激烈地交锋。
她拿起那份邀请函,目光死死盯住拉祖莫夫斯基那个嚣张的签名,眼神冰冷如刀。
静默,不代表放弃。
她只是需要等待。
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
或者,等待一个能打破僵局的…
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