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报业大厦,苏晴的工位。
午后阳光斜射进宽敞的开放式办公区,空气中浮动着细小的尘埃,混合着油墨、咖啡和无数电子设备散发的微弱热量。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同事间低语讨论声…构成新闻编辑部熟悉而忙碌的背景音。一切看似如常,秩序井然。
但苏晴却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透明的玻璃罩中,周围的喧嚣被隔绝在外,只剩下自己沉重的心跳和冰冷的思绪。
主编那张欲言又止、充满无奈甚至一丝惧意的脸,以及那句“其他方面的朋友”的委婉警告,如同冰冷的潮水,反复冲刷着她的内心。那不是空穴来风,那是真实存在的、无形的、却又沉重无比的压力。这压力并非来自她所熟悉的宣传纪律,而是来自更隐秘、能量也更巨大的方向。
她放在鼠标上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屏幕上是那份刚刚被打回来的、关于h省案后续司法进程追踪的选题申请表,“暂缓,需进一步研究”的批复刺眼而冰冷。
放下?就此停步?
像主编暗示的那样,转向那些更“安全”、更“阳光”、更能体现“和谐发展”的题材?比如…桌上那份刚刚送来的、关于某大型企业集团“乡村振兴对口帮扶优秀案例”的采访邀请函?
她的目光落在那份制作精美、措辞冠冕堂皇的邀请函上。发起方赫然是——“鼎坤集团”。那个刚刚给李凡颁过奖、其投资总监徐明还对她表现出异常兴趣的庞然大物。
一种强烈的、近乎本能的警惕和厌恶感油然而生。
她轻轻将那份邀请函推到一边,仿佛那是什么烫手的东西。
不能放下。
绝对不能。
主编的警告,恰恰证明了她的调查触碰到了某些人最敏感的神经,证明了h省黑洞之下,确实隐藏着更庞大、更恐怖的阴影。如果此刻退缩,那么李凡一家遭受的不公、王伯君的离奇死亡、那些被篡改的人生和被吞噬的希望…所有这些,就可能真的被彻底掩埋,永无重见天日之时。
而那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将更加肆无忌惮。
但她深知,硬抗是愚蠢的。主编的压力是真实的,报社的困境也是现实的。继续以省报记者的身份、打着h省案后续追踪的旗号进行调查,不仅寸步难行,还会给报社带来真正的麻烦。
必须改变策略。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她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她移动鼠标,关掉了那份被驳回的选题表。然后,她新建了一个文档,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起来。
标题是——《关于赴J省、F省调研沿海地区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及“农产品出海”实践的报告(选题策划与行程方案)》。
内容冠冕堂皇:探讨民营企业如何通过产业投资、电商赋能、品牌打造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并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列举了几个J省和F省的典型案例,行程安排合理,调研对象多元。
完美地契合了当前的政策热点,也巧妙地避开了所有敏感的雷区。
但只有苏晴自己知道,J省,尤其是其沿海港口城市鹿城,正是那封匿名信中间接提到的、疑似存在“果园”地下钱庄网络的地方!而“农产品出海”、“跨境贸易”,正是洗钱活动最惯用的伪装之一!
她要借这光明正大的“阳谋”,行暗度陈仓之实!
她迅速完善方案,附上了详细的行程计划和预算申请,然后通过内部系统,直接提交给了主编。她没有打电话,没有当面汇报,只用系统留言附上了一段公式化的说明:“主任,按您之前建议,尝试拓展更阳光的调研领域,初步构思此方案,请您审阅。”
这是一种无声的回应,也是一种谨慎的试探。
做完这一切,她深吸一口气,从抽屉最深处,拿出了那个加密的U盘和那个装着匿名信和警告纸条的密封袋。她连接上一台从不联网的旧笔记本电脑,启用了最高级别的加密程序,开始将这段时间所有的调查笔记、线索梳理、可疑点分析、以及那封匿名信的内容,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归档、加密备份。
她做得极其仔细,仿佛在为自己准备一份一旦遭遇不测就能留给后人的“黑匣子”。每一个文件都设置了复杂的密码和自毁程序,存储路径进行了多层伪装和隐藏。
然后,她清空了办公电脑和报社内部服务器上所有与h省案深度调查相关的敏感文件痕迹,只保留了一些公开报道和程序性的文档。她甚至格式化了一个常用的移动硬盘。
决绝地抹去所有明显的痕迹,如同准备潜行的猎人,消除自身的气味。
接着,她拿起私人手机,没有使用报社的座机,也没有连接公司的wi-Fi,而是启用了自己的移动数据网络。她登录了一个国外的加密邮件服务提供商,用提前注册的匿名账号,向一个同样匿名的邮箱发送了一封邮件。
邮件正文只有极其简短的一句话,使用了预设的暗语:“‘果园’旅行计划已启动,关注水果贸易。”
收件人,是她绝对信任的、早已离开媒体行业、如今身份隐秘的一位前辈,也是她最后的、单线的紧急联络人。这条线,她从未启用过。
邮件显示发送成功。她立刻退出账号,清空了手机的所有相关缓存和记录。
做完这一切,她才重新打开内部系统。主编已经批复了她的新选题方案,只有一个字:“可。”效率高得异乎寻常,仿佛生怕她反悔再去碰h省的案子。
苏晴面无表情地关掉批复页面,开始按照流程预订机票和酒店。她选择了J省鹿城作为第一站,抵达时间是两天后。预订信息显示,此行目的是“乡村振兴与农产品出海专题调研”。
所有动作,公开透明,合乎规矩。
当预订成功的确认短信发到她手机上时,她靠在椅背上,长长地、无声地吁了一口气。第一步,已经迈出。
然而,就在她准备关闭电脑下班,让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一下的瞬间——
她放在桌面的私人手机,屏幕突然毫无征兆地亮了起来!
没有来电,没有短信通知。
而是手机自带的安全中心软件,弹出了一个极其细微、通常根本不会提醒的、关于“系统隐私安全”的例行扫描小结通知栏。
苏晴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那条不起眼的小通知。
她的心脏猛地一缩!瞳孔骤然放大!
通知栏上有一行小字,通常根本不会有人仔细去看:
【检测到您的身份证信息近期(1小时内)被非官方授权App(检测为:商业数据查询平台‘企信通’v3.2.1)于后台调用检索1次。建议关注个人信息安全。】
身份证信息被调用检索?!
“企信通”?!那是一个着名的、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的、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合企业和个人信息的商业查询平台!它绝非正规的政府或银行征信系统!
就在她预订完机票之后的一小时内?!!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让她全身的血液几乎冻结!
她预订机票使用的是私人手机和移动网络,但身份证信息是必填项!对方…竟然能如此之快、如此精准地捕捉到她的身份信息变动,并通过这种非法的商业数据平台进行后台检索确认?!
这绝不是简单的巧合或商业推销!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技术性的监视和警告!
对方不仅在看着她,甚至可能…实时监控着她的个人身份信息使用情况!她的行程安排,从预订成功的那一刻起,就可能已经暴露在了对方的眼皮底下!
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冰冷的眼睛,正透过网络和数据,死死地盯住了她。
办公室的空调温度适宜,但她却感到如坠冰窟,手脚冰凉。
她死死地盯着那条很快自动消失的通知栏,仿佛能从中看到幕后那双阴冷的眼睛。
良久,她缓缓地伸出手,指尖冰冷而稳定地操作手机。
她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立刻取消行程。
而是首先,彻底关闭了手机的所有后台程序联网权限和位置服务。
然后,她站起身,面色平静地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班,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她的眼神深处,一种更加决绝、更加冰冷的火焰,正在悄然燃起。
她知道,前方的鹿城,等待她的绝非香甜的瓜果,而是一个早已张网以待的、充满未知危险的龙潭虎穴。
而那双刚刚向她发出警告的眼睛,此刻,或许正隐藏在某个黑暗的角落,冰冷地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狩猎,已经开始了。
而她,既是猎人,也是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