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泪落如雨:备...何德何能!
关羽急道:大哥宏图岂可中辍?成全大哥便是成全关某!
张飞附和:俺老张这笔买卖划算!
赵云默然——孙澎从未索要过他。
但当他抬眼时,正迎上刘备灼灼目光。
电光石火间,赵云忽然洞悉了一切。
什么?欲以赵将军易粮?
玄德公思虑良久,竟得此策?
将军莫怪,各为其主罢了。
关将军与张将军不仅武艺超群,更是玄德公的结拜手足。
他们前往我主帐下,足见玄德公的诚意。
若未曾记错,赵将军原是公孙瓒麾下将领?
公孙瓒兵败才过几时?赵将军归附玄德公又有多久?
玄德公竟想用新投之将换取我主三十万粮草,未免太过欺人!
刘备本欲解释并非交换,只如云长般暂借一年。
可望着张承夸张的神情,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张承继续着他的表演。
玄德公的难处,我主心知肚明,此番正是带着诚意前来商议。
可如今呢?关将军不肯割爱,张将军亦不愿相让。
这岂不是欺我主太过忠厚?
张承声调愈高,语带哽咽。刘备有求于人,只得赔笑静立,不敢打断这场戏码。
见时机成熟,张承平复气息正色道:最后确认,玄德公确要以赵将军换三十万粮草?
刘备迟疑片刻,避开赵云灼灼目光,微微颔首。
既如此,有劳赵将军再随我走一遭。
总得让我主亲眼见识赵将军英姿,玄德公以为如何?
刘备应道:理当如此,使者所言极是。
张承轻叹:以我对主公的了解,即便玄德公所荐是赵将军,他多半也会应允。此事关键还在玄德公的态度。
若有话要对赵将军交代,还请把握这最后时机。
刘备抚着赵云肩头,语带哽咽:恨不能与子龙 ** 大业,备...
话未说完,已无言以对。
赵云凝视刘备,心寒如冰。
成年人的世道,不听言语,只看作为。
云长翼德是你兄弟,我赵云不是,这便是你舍弃我的缘由。
花言巧语终归是空谈。
玄德公,子龙先行告辞,静候佳音。
赵云拱手作别刘备,随张承渐行渐远,身影慢慢消失在尘土中。
刘备明白,赵云骨子里透着铮铮傲气。
此番分别,怕是再难重逢了。
刚出城数里,张承便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递来。
此乃临行时吴侯亲笔,将军请过目。
信笺上力透纸背地写着:
不计代价,只要赵云!
这?!
赵云瞳孔骤缩,指尖微微发颤。
不是说用三十万军粮换关将军效力一年吗?
原来孙仲谋真正的目标......
竟是我?
张承朗声笑道:主公说过,十个关张二将,不及其一子龙。命我定要将你请回江东。
阁下现在坦言,不怕我反悔?
子龙将军岂是迂腐之人?
倒也不错。
且放心,待你见过我家主公,必庆今日之选。
赵云打量着这位曾出使许昌、襄阳的年轻使者——能让如此俊杰衷心追随,那位江东新主,究竟是何等人物?
胯下夜照玉狮似通心意,步履愈发轻捷。
江东......
孙仲谋......
想起那张尚存少年意气的面容,赵云胸中热血翻涌。
大丈夫得遇明主,自当以死相报!
三十万石军粮?
赵子龙在此,定让你见识——何谓物超所值!
龙胆亮银枪锋芒逼人。
江东,待我踏至。
孙澎,且候片刻。
……
……
张承在汝阳游说刘备之际,孙澎已着手筹备大婚。
徐家两度因孙澎出征推迟婚事,此番生怕再出变故。
孙澎甫一归返,徐真便登门与吴氏敲定婚期。
公务喜事两头忙,孙澎昼夜不得闲。
数日后,张承携赵云归来。
江湖有言:一诺重千斤。
既允刘备三十万石粮,孙澎绝不食言。
纵使赵云对刘备心灰意冷,孙澎仍执意输送粮草。
荆州之战刚毕,长沙桂阳两郡之资,令江东仓廪骤丰。
然江东痼疾未消——
人丁稀薄。
以粮草资刘备掣肘曹操,远比亲征划算。
若刘备真能牵制曹军兵力,于孙澎便是天大利好。
孙澎深知:
以江东根基,难敌北方诸侯发展之势。
当下,已是最后战机。
亦是孙澎末路豪赌。
为攥住这机会,孙澎倾尽所有。
赵云既至,骑兵建制刻不容缓。
先前庐江平叛、荆州征伐,江东缺马,孙澎唯以步兵出征。
…………
与其组建一支规模有限的骑兵部队,不如将战马配备给侦察兵使用。
几百匹战马,若全部投入骑兵建制,远不如用于增强侦察能力。
若因贪图这几百骑兵而忽视侦察,迫使步兵承担斥候任务,那才是愚蠢至极。
孙澎初至江东时,确实面临缺钱少马的困境。
但经历荆州一役后,情况已然不同——
如今孙澎唯独缺马,资金却已充足!
若要从零开始打造一支精锐骑兵,赵云无疑是最佳人选。
对于骑兵训练,赵云胸有成竹。
天下无人能比他更精通骑战之道。
然而,在踏入孙澎秘密筹建的骑兵大营前,赵云确实如此笃定。
可当他目睹孙澎为骑兵营特制的全套马具时,心中只剩一个念头——
投奔江东,实乃明智之举!
官渡,曹军大营内。
曹操凝视着许昌传来的战报,面色铁青。
尤其是二字,仿佛已成某种凶兆——
每当此名出现,必无好事。
果然,荀彧紧急禀报:汝南的刘备近日接收大批粮草。
经查证,这批物资正是江东孙澎所赠。
双方似已达成秘密协定。
更有细作发现,刘备麾下大将赵云曾现身吴县附近的军营。
获得补给后,刘备迅速扩军备战,汝南太守蔡阳更被关羽斩于马下。
换言之,刘备在汝南的势力已不容小觑。
孙澎!又是这孙澎!
此人为何如影随形!
公达,奉孝,速速筹谋除掉此獠!
本相必要其性命!此次定要叫他死无葬身之地!
郭嘉与荀攸相视苦笑。
纵有经天纬地之才,此刻官渡前线袁绍大军压境,曹操倾尽全力尚且左支右绌,又哪有余力对付江东?
许昌城内,不知有多少人与袁绍暗中有往来。
对于江东的孙澎,郭嘉与荀攸等人也只能暂且观望。
当前最棘手的唯有袁绍。
若能击败袁绍,孙澎、刘备之流对曹操而言不足为虑。
但若迟迟不能解决袁绍这个心腹大患。
那么孙澎、刘备这些小麻烦,日积月累恐成燎原之势。
这个孙澎,扩张的速度快得令人心惊。
当初孙澎与刘表交战之时,曹操还暗自窃喜。
谁知转眼间孙澎就横扫荆州,获益颇丰。
曹操的喜悦未持续多久,就不得不面对严畯提出的难题。
能否战胜袁绍尚且存疑。
而南方的孙澎已势如破竹,渐成气候。
孙澎踞守江东,与之接壤的仅有曹操与刘表。
如今曹操分身乏术,只能指望刘表牵制孙澎。
可刘表早已被孙澎击溃。
局面顿时变得棘手起来。
这意味着孙澎在江东已无掣肘之力。
欲驱虎吞狼,却寻不得猛虎何在。
或许,可尝试联姻?
军帐中突然响起一个声音,曹操回头望去,竟是素来寡言的贾诩。
文和有何妙计?
曹操对贾诩的谋略向来信服。
只是这位谋士平日极少主动献策,可谓字字千金。
能让贾诩开口,可见局势之危。
贾诩心中暗叹:老夫只想安然度日,怎就这般不易?
随着贾诩点破玄机,郭嘉、荀攸、程昱等谋士皆已会意。
这些年来,众军师随曹操屡战屡胜,不免渐生骄矜之心。
内心盘算的,全是如何置对手于死地,从不考虑退让半步......
然而贾诩截然不同。
他早已学会在妥协中生存。
何处不能安身立命?
为了活下去,贾诩早已精通取舍之道。
人生岂能永无风浪?
你们这些人,过得太顺遂,顺到连低头弯腰都不会了。
真正的强者懂得屈伸之道,暂时的退让并非认输。
唯有活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不愧是贾文和!
我自愧不如。
贾诩仅用一言,便令曹操麾下众人茅塞顿开。
这番话,他憋在心底已久。
只是以往曹操锋芒太盛,众人求战心切,他始终没有开口的时机。
人在得意时,往往听不进劝诫。
唯有陷入困境,才能看清自己,冷静思考问题。
曹操这等雄主被点醒后,顿觉豁然开朗。
既然强攻不行,那就改用怀柔之策。
这种事根本无需他亲自操劳,修书给荀彧便可安排妥当。
至于让哪个女儿嫁给孙澎,对曹操而言并无差别——
横竖养女儿就是用来联姻的。
许昌司空府内。
荀彧反复研读曹操来信数十遍。
这真是我认识的曹孟德?
你的雷霆手段呢?
为何突然示弱?
原来曹孟德也会低头?
这位始终以汉室忠臣自居的谋士,心头不禁泛起别样思绪。
但眼下最棘手的问题是:
曹公府上还有待字闺中的女儿吗?
您对自家骨肉未免太不上心了——
长女曹宁(清河长公主)已许配给夏侯惇之子,总不能毁约吧?
(
几个女儿中,二女儿曹宪八岁,三女儿曹节四岁,四女儿曹华三岁。
孙澎会接受吗?
转念间,荀彧明白了曹操的用意。当年王允将貂蝉许配给董卓,不也是先认作义女?曹操需要的只是联姻关系,并非一定要嫁亲生女儿。
若是义女,选择余地就大多了。关键在于,孙澎是否愿意接受。在荀彧看来,但凡顾及颜面之人,联姻后短期内都不会兵戎相见。这场联姻表面是两家结亲,实则关乎双方能否保持短暂和平。
荀彧心绪烦乱。处理政务他游刃有余,但联姻之事却让他犯难。总不能让自家侄女认作义女出嫁吧。既然没有良策,不如请教他人。毕竟事关曹操嫁女,他决定先与卞夫人商议。
荀彧自然不会直接面见主公夫人,特别是主公不在府中时更需避嫌。卞夫人收到信后,沉思良久。曹府女儿的婚配,她最有决断权。她完全理解荀彧的用意:寻个合适女子,以曹操义女名义联姻。即便日后反目,也不会牵连亲生骨肉。
卞夫人忽然想到一个合适人选。去年曹操攻破下邳,在白门楼生擒吕布。吕布之女不是一直养在曹府吗?这般身份,想必孙澎不会拒绝。
孙澎与刘备商议的作战计划很简单:刘备攻汝南,孙澎取广陵。广陵太守陈登此人,孙澎早欲除之而后快。
刘备在汝南举兵对抗曹操,双方交战激烈,局势已无法逆转。
孙澎将粮草运至刘备处,但刘备与曹操的战争不会因此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