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观望竟错过时机,待到孙澎坐拥三州,已成南北鼎立之势,袁家再不敢迟疑。
孙澎沉吟再三终究应允。一则看过画像确合眼缘,二则若让袁氏女嫁与朱、陆等世家联姻,反成隐患。
唯有一事如鲠在喉:那位袁术之女,芳名竟唤作......袁华。
孙澎初次见到这个名字时,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手握钢叉的潮汐战士站在风雪中叼着香烟的场景,每次想起都让他心情复杂。
不过这个年代女子名中带字并不罕见,比如司马懿之妻张春华便是如此。
获得孙澎同意后,吴氏立即着手与袁家商议婚事细节。即便是纳妾,孙家对袁家该有的礼数一样都不能少。
袁胤办事雷厉风行,选了最近的吉日。还未到上元节,袁华——现在该称袁夫人——便风风光光入了孙府。
洞房之夜,孙澎看着眼前的新娘,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
这位袁夫人,可比秋雅出色多了!
至此,孙府的女主人阵容已从十二星座扩大到了十三番队。再添两人,就能组建完整的NbA球队了...
年轻的孙澎已经开始用枸杞泡茶,若再配上保温杯,活脱脱就是个养生老干部。
每天清晨醒来,他都会提醒自己要节制。可到了夜晚,这些劝诫就像晨露般消散无踪。
说来也怪,这个时代既无手机又无电脑,娱乐活动着实有限。要是有台pS4,怎会被夫人们折腾成这样?
游戏不比妻妾有趣得多?
...
转眼冬尽春至,又到春耕时节。
今年孙澎本打算休养生息,专心治理新得的交州和荆州两地。
但世事难料,去年他也是这般打算的。
结果刘表猝然离世,曹操神来之笔扶植黄祖接任荆州牧,引发江东一系列反制行动。
原想安稳种田的孙澎,拿下了两州之地,与年初计划完全背道而驰。
真不是我主动的,都是他们逼我的!
这位凡尔赛大师现场演绎了什么叫做低调的炫耀。
——————
今年孙澎虽计划全年务农,但未来变数难以预料。他尚无余力预支来年事务,只能逐步积累筹备时间。近期他专注还原东南亚海图,借助光幕投影技术将记忆中的地图轮廓拓印在纸面上,取代此前粗糙的手绘版本,整个过程仅需十余分钟。这般精密的地图在此时代堪称战略瑰宝,纵使秦皇汉武亦未得见。
为应对南方肆虐的蚊患,孙澎整理出蚊香、花露水及杀虫剂的制作工艺,其中苦菊花(西伯利亚菊)为关键原料。他计划通过匈奴首领呼厨泉在北方搜寻此物,并已绘制详细图样以利辨识。
时值建安七年春耕时节,三州百姓忙碌田间。驻守交州的海军将领黄忠奉召回吴县述职,其妻在南方诞下次女,取名黄舞蝶。
【
自交州返回吴县后,孙澎可没让黄老将军闲着。今年北方海域需大将镇守,在甘宁与黄忠之间,孙澎最终选择了这位神箭手——毕竟 ** 时代的海战中,能超远程狙敌的箭术对战舰加成极大!
论箭术造诣,除已故吕布尚可较量外,当世无人能及黄忠。更难得的是其刀法同样精绝,七十高龄犹能阵斩夏侯渊,堪称海陆双绝的顶级武将。
稍事休整十日,黄忠便奉命北上。他将先至琅琊与糜竺会合,再率水师巡查青幽二州。此时青州以北的沙门群岛,仍盘踞着以管承为首的海寇。这些亡命之徒竟敢驾驶汉代平板帆船为祸,当真悍不畏死。
这股势力自黄巾之乱时便盘踞于此,及至建安十一年,曹操遣乐进、李典征讨,管承败逃海上。曹军穷追不舍,最终逼得其献岛投降。此战足见其战力低微——连曹军水师都招架不住。
糜竺坐镇琅琊期间,已将北方情报悉数掌握。此刻管承势力的详细档案,包括家眷数目,皆陈列于其案头。
黄忠展开孙澎所赠的北方舆图,目光却掠过青州与渤海湾,直抵辽东郡以北。图上标注着三处平原: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以及由三江交汇形成的三江平原。这些沃土被群山环抱,构成一片广袤的天然粮仓。
(
这里便是后世中国三大平原之一的东北平原。
在汉代小冰河期的影响下,东北平原,尤其是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气候极其寒冷,并不适合农耕文明在此发展。
当时的农耕文明想要开发东北平原,最关键的问题只有一个——棉花!
到了清代小冰河时期,中原百姓不堪内卷压力,纷纷选择“闯关东”。数百万汉人涌入东北平原,甚至占据了 ** 的“龙兴之地”。虽然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棉花的普及。
穿上厚实的棉衣、棉裤和棉靴,人类才能与严寒抗衡。回到家中,炉火熊熊,火炕暖身,即便寒冬也能安然度过。
当然,前提是不能遭遇战乱和 ** 污吏,否则莫说东北,百姓在哪都难以生存。
黄忠从未想过,在幽州以北竟有一片堪比冀州平原的辽阔土地。若能将此地开发,对天下百姓而言,意义非凡。
主公曾言,幽州以北因气候原因,作物生长周期比河北更长。但正因如此,这里的粮食颗粒更加饱满,口感也更佳。
此时,黄忠心中使命感油然而生。此番南下东南亚,他眼界大开,深知世界之广袤,不再局限于大汉疆域。
眼下,就从剿灭沙门海寇管承开始吧。
转眼间,时间已至三月。
今年的袁绍与曹操似乎默契地选择了休战。
袁绍去年收获颇丰,需要时间消化战果。
袁军攻占了大半个兖州,直逼许昌城下。沿途的县镇尽遭劫掠,大量百姓被强制迁往河北,粮食物资也被洗劫一空。待袁军退去,曹操接管城池时,面对空空如也的县城,不禁泪流满面,头痛病屡屡发作。
据荀彧等人统计,去年一年,被袁绍掳走、逃亡或失踪的百姓,总计近八十万人不知所踪!
兖州总人口仅四百余万,一场变故损失八十万,相当于全州五分之一人口,曹操遭受重创!
淳于琼火烧军粮之计对曹操打击尤为深重。十万大军的粮草付之一炬,曹操只能举债维持军需。如今偿还期限已至,是维护信誉还是彻底失信,全在曹操一念之间。
这一切都要归咎于淳于琼!
袁绍方面,短暂的喜悦过后,袁谭与袁尚的暗中较量再度上演。作为袁绍钦点的青州牧,袁谭对仅掌控半个青州的现状不满,意图从曹操手中夺回另外半个青州,以实至名归。
但袁绍今年计划休整。连续两年的决战令将士疲惫。去年虽通过南征获利颇丰,却也损失了吕旷、吕翔、蒋奇、蒋义渠四员大将,武将阵容再度削弱。加之张南、焦触返回幽州,袁绍需要时间重整军事班底。
此外,与孙澎刚达成的开港协议也面临变数。孙澎承诺的海船需经琅琊海域,若袁谭与曹操在青州开战,双方约定的两个港口恐将化为泡影。
蔡琰乘坐马车自南匈奴聚居区南下,在黄河北岸登船。楼船顺黄河字形河道航行七日,终抵渤海湾。
驶出渤海湾时,蔡琰方才意识到先前所乘名不副实。眼前这艘巨舰体型远超己方船只,船舷高出近两丈。两船并靠时,对方放下跳板连接甲板。船上水手无不以艳羡目光注视那艘巨舰。
沿途与船家交谈,蔡琰对天下大势有了新的认知。
江东孙澎,那个自赎己身的男子,蔡琰曾特意向船主打听过他的过往。
孙策横扫江东六郡,却在短短两年内遇刺身亡,继位的孙澎迅速掌控了三州之地。
离开中原数载,天下风云骤变。
昔日的天子逃出长安,最终竟落脚许昌。
曾经雄霸幽州的公孙瓒,未曾想败亡于袁绍之手。
吕布南下徐州,亦难逃覆灭于曹操的命运。
而当年名震天下的袁术,如今早已化作黄土一抔,荒冢蔓草萋萋。
拾级而上,蔡琰缓步登船,心潮渐起波澜。
甲板上,一位威仪赫赫的老将正静候她的到来,见她登船,当即抱拳行礼:见过蔡夫人。
对于这个称呼,蔡琰并不感到意外。此前刘豹便向她透露,孙澎赎她回去正是要纳其为妾,刘豹还指望她会因不甘为妾而拒绝返程。
然而刘豹并不知晓,匈奴的习俗更令蔡琰难以忍受——女子如同货物,兄长亡故便由弟弟继承,父亲去世则由儿子接手。若刘豹身故,她终将沦为胜者的战利品。相较之下,返回中原为妾反倒更易接受。
蔡琰向黄忠颔首致意:有劳将军了。
黄忠身侧侍立着几名早已备好的婢女,见蔡琰登船后,望向下方的楼船问道:夫人为何没有携带行装?
蔡琰淡淡道:匈奴之物,我不愿带走。
黄忠点头赞同:不带也罢,船上应有尽有。夫人若有需要,尽管吩咐。
在婢女的引领下,蔡琰来到专为她准备的舱室。
这间位于上层的舱房设有明窗,凭窗远眺,无垠碧波与翱翔海鸥尽收眼底,多年的郁结之情不觉消散几分。
对了,那位黄将军究竟是何人?她忽然问道。
两名婢女对视一眼,其中一人答道:黄老将军是主公新任命的北洋将军。
北洋将军?
正是,自徐州至幽州的沿海疆域,皆归黄将军统辖。
北方称雄的“北洋将军”,实为海域之名。
蔡琰眸光一闪,不禁问道:“既有北洋,可有南洋?”
侍女轻摇其首:“奴婢原是黄夫人身边侍奉的,黄将军去年确在交州驻守,但有无南洋将军之名,奴婢不知。”
蔡琰心中生疑,这侍女不过是黄忠夫人的随从,因顺路接送才随行,怎会知晓徐州、幽州、交州这些地名?她想起自己昔日的侍女,连这些州郡之名都未曾听闻。
“不如与我说说这位孙州牧?”
提及孙澎,两名侍女顿时神采飞扬,言语间满是倾慕。
蔡琰含笑倾听,在她们眼中,孙澎俨然是世间无双的男子——年少有为,姿容俊朗,文武双全。更难得的是,他并不贪恋美色。
坐拥三州之地,却只纳了十几位妾室。多少世家贵女求之不得,皆被他婉拒。
此言倒非虚妄。以孙澎如今的权势,十几个妾室确实算少。蔡琰想起早亡的夫君卫仲道,未娶她前便纳了十余房小妾,或许正因如此才英年早逝。就连她父亲蔡邕,当年的妾室数量亦远超孙澎。
细细探问之下,蔡琰唯一留意的是孙澎偏好他人之妻的传闻。
貂蝉、樊氏、甘氏、糜氏、夏侯氏、杜氏……甚至包括她自己?
转念一想,若夫君偏爱此类,未尝不是好事?
问罢孙澎,蔡琰又问起这艘船。侍女答道:“交州时海船尚不及此,老爷说,这是柴桑造船厂新造的船型,比往年更大更稳。”
“柴桑造船厂?”蔡琰心中又记下一处关键。
经过几次盘问,侍女依然摇头:“我们只晓得江东战船从柴桑出发,其他情况确实不清楚了。”
蔡琰轻声道:“明白了,我先歇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