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澎早等着李术跳出来,接报后当晚急召江东文武,决议出兵平叛。
******
张昭、张纮作为心腹重臣,孙澎早与他们商议妥当。
二人既有心理准备,便未劝阻出征。
临行前,张昭张纮反复叮嘱:务必谨记孙策前车之鉴,切莫亲临险境,坐镇后方即可。
孙澎满口应下:子纲子布放心,我孙澎行事向来稳健。
翌日黎明,孙澎亲率一万三千大军开拔。
其中六千乃孙策旧部精锐,皆为步兵;两千是祖郎新募丹阳兵;两千来自吕范交还的部曲;剩余三千乃新兵及吴县守城县兵。
这些县兵虽称,却未经战阵,与真正百战精锐相差甚远。
古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战胜负,首重后勤。
为保障大军供给,江东征调近两万民夫押运粮草。所幸水道纵横,大半辎重可走水路转运。
这个时代的后勤运输效率还算可以。
对比北方袁绍动用二十万民夫支援十万大军,江东的情况已经好上许多。
真正交锋时,最精锐的依然是孙策留下的六千老兵。
其次是吕范和祖郎带来的四千人。
至于其他新兵和县兵,只能看个人本事了。
此次进军庐江,孙澎依旧安排程普、黄盖两位老将镇守吴郡。
两位老将在军中威望极高,有他们坐镇后方,孙澎才能安心出征。
随孙澎一同前行的,有孙坚旧部韩当,有即将成为孙澎姻亲的徐琨,还有此前留在吴县的吕范,以及曾两度击败孙策、与太史慈齐名的丹阳统帅祖郎。
祖郎主动向孙澎示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孙澎善待了孙策的护卫祖安。
祖郎与祖茂同属丹阳祖氏,虽非同一支系,但仍有亲缘关系。
孙策去世后,孙澎继续重用祖安,祖郎自然看在眼里。
或许是出于对孙澎的认可,又或许是为了感谢他对祖安的栽培。
孙澎继位不久,祖郎便亲率两千丹阳兵前来吴县投效。
建安五年,**。
孙澎的平叛部队自吴县出发,经丹阳郡进入庐江。
庐江郡治所舒县距离两郡交界仅百余里。
大军入境后,侦察骑兵迅速铺开,江东有限的战马几乎全数配给了斥候。
随着部队推进,各方情报接连传来。
就在进入庐江的当日下午,孙澎接到消息——庐江别部司马陈武率三千士兵前来归附。
李术叛乱时,陈武正领兵在巢湖平定贼寇。
得知消息后,他当即放弃巢湖任务,率部抢占松滋县,并以此为据点抵御李术,同时等待江东援军。
# 孙澎独闯陈营
主公,陈武所言未必可信,您切莫轻信。
主公,若陈武与李术暗中勾结,恐有不测之危。
孙澎环视众将,笑问:诸位以为,当如何处置陈武?
韩当出列进言:主公可令陈武所部先缴械献粮,接受我军整编。
徐琨附和道:韩将军此计稳妥,特殊时期行特殊之策,想来陈将军也能体谅。
吕将军意下如何?
吕范上前一步:末将以为不必如此。庐江之地,东有丹阳太守吴景镇守,李术难以东进;西有周瑜在洞庭练兵,更有太史慈驻守蕲春。李术叛军自然被压制在庐江中部,仅能困守城池。
故对陈武所部,可与主力分兵行动。
派其收复我军暂未进军之地。若陈武诈降,必想方设法留在主公身边;若真心归顺,这正是予其立功之机,没有理由拒绝。
祖将军以为呢?
祖郎思忖片刻:末将赞同吕将军之策。
见韩当、徐琨怒目而视,祖郎毫不畏惧:主公当务之急是速破舒县擒拿李术,既陈武难断忠奸,何不调其远离?
孙澎听罢众将之言,放声大笑。
诸位筹划皆有道理,不过我另有一策,望诸位勿要激动。
四位将领见孙澎神色神秘,不禁好奇。
主公有妙计?
孙澎起身,从容步出军帐。在众人翘首以待之际,他面带微笑跃上战马!
扬鞭策马间,众人尚未反应过来,孙澎已单人独骑奔向陈武军营!
韩当等人面面相觑,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主公,您这是做什么!
出征前您分明向张昭等人承诺过绝不鲁莽行事!
如今要去陈武军营,纵使不多带随从,至少也该佩件兵器防身。
我的坐骑呢?快牵马来!
徐琨最先抢到战马,立即扬鞭追赶孙澎。其余将领被主公这出人意料的举动搅得手忙脚乱。
当徐琨追至陈武军营时,惊得肝胆俱裂——孙澎竟卸下甲胄,从容不迫地走向陈武。
陈武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势震得目瞪口呆。
孙澎悠然上前,轻拍陈武肩头:陈将军辛苦了。
陈武这才猛然醒神,慌忙后退行礼:末将拜见主公!
孙澎含笑扶起陈武,与他并肩而立。望着气喘吁吁追来的徐琨等人,孙澎在心中默念:预演结束。
原来孙澎早计划用最直接的方式试探陈武——单刀赴会,解除武装。
先前征询众将意见,不过是想观察常人对突发状况的反应。
在听取四位将领的见解后,孙澎当即启动了预演能力。
随着时光倒流,孙澎又回到了军帐之中。四位将领刚陈述完建议,正齐齐注视着他。
这次预演让孙澎确信:陈武绝无二心。
当前困境在于,孙澎虽确信陈武清白,却无法说服四位将领。预演经过仅有他一人知晓,其余众人对此毫无印象。
四位将领齐齐望向孙澎。他略作思索,对韩当道:差人唤陈武前来。
韩当先是一怔,继而击掌赞叹:主公英明!
徐琨立时领会:若陈武存有异心,必不敢孤身赴约。吕范与祖郎亦觉此计妥当,奇怪先前竟未想到。
孙澎暗自摇头。若携诸葛瑾或鲁肃随行,也不至于让这几位在此充作谋士。奈何江东人才紧缺:鲁肃正在朱治处习为官之道,诸葛瑾临行前被安排辅佐程普驻守后方。
东吴四都督中,周瑜洞庭练兵,鲁肃吴县进修,吕蒙初出茅庐,陆逊更因陆康之事与孙家尚有嫌隙。思及此,孙澎不由叹息:若能招揽诸葛亮该多好。现今孔明年十九,虽未达隆中对策时的境界,若能及早收归麾下,其成长令人期待。
陈武奉召而至,入帐即行大礼。孙澎本欲相扶,想起自身持重形象,改以温和口吻道:将军辛苦。
陈武愤然禀报:李术 ** 失民心,近日更效董卓旧事,在庐江强征暴敛扩军,形势堪忧。
庐江一带的反叛势力纷纷投奔李术,短短二十多天,李术在舒县的军队就迅速膨胀至近五万人!
将军,若再不采取对策,李术将更难对付。
听完陈武的汇报,孙澎命人给陈武加了个小马扎,与其他四位将领一同入座。
孙澎踱了几步,对陈武带来的情报已有了判断。
这个李术简直丧尽天良!
从陈武的描述中,孙澎已能想象李术在庐江的所作所为。
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军阀统治!
当年董卓退守长安后,其麾下李傕、郭汜等人在司隶地区便是如此行事。
这些人不分平民世家,有钱便抢钱,有粮便夺粮,有人就掳人。
披着官兵的外衣,干着黄巾贼的勾当。
只知疯狂扩张势力,今朝有酒今朝醉。
如今的李术,无异于将这套军阀割据的把戏在庐江重演。
不顾后果的急速扩军,全无长治久安之念。
由此观之,李术极可能已投靠曹操。
对曹操而言,庐江乱不乱,死多少人,都无关紧要。
李术在庐江制造的混乱越严重,对江东的打击就越大,对曹操就越有利。
与当年的李傕、郭汜、张济等人相比,李术实则是更有预谋地在制造 ** 。
因为他的退路,早在作乱前就已铺好。
军帐内,众将领义愤填膺。他们征战多年,却很少遇到像李术这般不守规矩的对手。
即使是当年吕布和袁术濒临败亡时,也各有底线。
袁术只对百姓横征暴敛,对世家却秋毫无犯。
吕布只征召青壮年,不会将老弱妇孺也强征入伍。
李术此獠荼毒庐江残暴无道,合该千刀万剐!
初时孙澎只当这是场游戏,视那李术如草芥。而今杀意渐起,恨不能立取项上首级。
子良。
徐琨甲胄铿锵跨步出列:末将在。
出征前命你督造之物,现下如何?
匠人们正做最后调试,三日之内定可投入战阵。
孙澎指节叩着案几:加紧些。舒县百姓,等不起。
徐琨却面露难色:末将愚钝,此物恐怕......
年轻统帅忽然绽出冷笑:尔等手中自是废铁,在本将这里——便是天罚!
半月前孙澎暗召工匠,特意绕过旁人寻来这位连襟。投石机经他亲手改制:石质配重尽数换成等重铁片,横杆添了带刻度的望山。可即便调准角度,十发仍有 ** 偏移——绳索磨损、风向变幻、甚至刀劈绞索的力道,都会叫那飞石偏出丈余。
徐琨看着侍从捧来的铁片暗叹。此物精巧是精巧,可战场之上......
徐琨觉得这东西颇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孙澎并未多言,只让徐琨抓紧操办,务必严守机密。
陈武主动呈上兵符,孙澎却未收回,反而令他继续统率三千兵马驻守松滋,等候新任县官前来交接。
此等安排倒也周全,陈武禀报完庐江其余军情,便率部返回松滋。
孙澎大军向前推进,沿途斥候四出,却始终未见李术叛军踪迹。
翌日黄昏,军队终于兵临舒县,在距城十里处的平野扎下连营,旌旗猎猎,杀气冲天!
城头之上,李术眺望着远处森严军阵,面色阴沉。
能坐镇庐江太守之位,自然不是庸碌之辈。观其营盘规模,孙澎此番起码调集了上万雄师。
当年小霸王孙策横扫江东时,单场战役也不过数千兵马。如今孙澎倾巢而出,怕是把江东老底都搬来了。
说实在的,李术本无心 ** 。
奈何汝南李氏乃曹操治下豪族,曹公手令既至,家族不得不从。
他终究斩不断血脉羁绊,只得硬着头皮接下这桩差事。若能拖住孙氏为曹操赢得时间,日后返回汝南定能加官进爵。
可眼前孙澎也忒嚣张,安营扎寨如此迫近,当真以为我不敢出城迎战?
思及此处,李术侧首望向副将赵阳:听说将军昔年与孙澎同场习武?
确有此事。
若论武艺高低...
赵阳略作沉吟:伯仲之间罢,往日比试他常败于我手。
(孙澎大营刚立,营外忽起喧哗骚动。
《新编》
大人,城外有人策马叫阵,直呼您的名讳!
何人口出狂言?
孙澎正疑惑间,远处传来炸雷般的吼声:
孙家小儿,桂阳赵子烈在此,可敢应战?
声随风散,孙澎侧首问徐琨:
他自称赵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