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号”并未获得太多喘息之机。观测者之墟的“视线”从未真正离开。基于“星火号”在“筑梦者回响”的活跃表现以及其展现出的、持续成长的“悖论”特性,评估威胁等级再次上调。
冰冷的逻辑内核下达了新的指令。数个体积更小、线条更流畅、传感器阵列更复杂的银灰色梭形造物——“潜猎者”单元——被悄然释放,它们如同宇宙中的幽灵鲨,沿着“星火号”可能逃逸的轨迹无声潜行。它们不再追求正面压制,而是擅长追踪、渗透、分析弱点,并伺机发动精准打击或植入逻辑病毒。
第一次遭遇发生在一次常规跃迁后的冷却期。“星火号”的引擎尚在低声嗡鸣,舰体还未完全稳定。一道几乎不可见的能量扫描波束悄然拂过舰体。
“警报!被动扫描!来源未知!”素空立刻警觉。
几乎是同时,那个一直乖巧(或者说呆滞)地吸附在“星火号”外壳上的变异小清洁工突然躁动起来,它的传感器发出微弱的、断断续续的警报红光,通过永美共享的简易连接,传递来一阵强烈的、熟悉的秩序感恐惧。
“是它们!观测者的新猎犬!”永美解读着那小东西传来的混乱情绪。
“立刻变更航向,进入最近的小行星带!”素空当机立断。
“星火号”猛地扎入一片密集的碎石带中。潜猎者紧随而至,它们灵活地避开撞击,不断发射低功率的干扰光束,试图扰乱飞船的导航和护盾系统。
一场危险的捉迷藏开始了。素空全力计算着最优躲避路径;林辰时刻准备修复被碎石或擦边光束击中的损伤;诗凤则尝试用舞蹈韵律干扰对方的预测算法;永美一边维持护盾平衡,一边通过小清洁工那微弱的、对同源信号的感应,提前零点几秒预判潜猎者的包抄方向。
他们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次规避都惊险万分。潜猎者的攻击精准而冷酷,毫不留情。
在一次短暂的贴身交错中,林辰冒险用高精度传感器扫描了一个潜猎者的外壳。传回的图像让人心惊——在那光滑的银灰色外壳上,除了观测者的几何徽记,还蚀刻着一个极其细微、却让人望之生寒的符号:一个被简化了的、代表着绝对静默的标记——与缄默神域相关的禁忌符号!
“它们…在研究缄默?”诗凤感到一股寒意。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一次激烈的机动中,吸附在外部的小清洁工似乎因为冲击而内部系统短暂紊乱,它突然播放出一段极其短暂的、加密的指令碎片,其中夹杂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指令源标识符,似乎在进行某种权限争论。
“观测者内部…有分歧?”素空捕捉到了这一闪而过的异常。
他们意识到,宇宙的棋局远比想象复杂。观测者之墟并非铁板一块,它们一边追杀自己,一边似乎还在秘密进行着针对更可怕存在(缄默神域)的危险研究。而墟龙作为更高层面的守望者,其态度暧昧不明。宇宙中还有像“筑梦者”那样的幸存文明,可能成为敌人,也可能成为潜在的盟友。
他们不能再仅仅依靠蛮力或运气逃亡了。必须学会利用这错综复杂的矛盾,在夹缝中寻求生机,甚至…借力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