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号悬浮在冰冷的虚空中,周围漂浮着刚刚被摧毁的“静滞之锚”的残骸。巨大的装置碎片如同被撕裂的金属内脏,缓慢地翻滚、冷却,偶尔迸发出最后一丝危险的能量电弧。战斗的余波仍在扰动空间,无声地诉说着方才的惨烈。
船舱内弥漫着硝烟与能量过载的焦糊味。警报灯大多已熄灭,只剩下零星几个还在顽强闪烁,映照着船员们疲惫而苍白的脸。林辰双手微微颤抖,方才引导星种能量进行终极一击几乎抽空了他的力量,此刻那枚奇迹之源在他怀中黯淡得如同普通的暖石。永美靠在舱壁,闭目调息,手腕上那沉寂许久的标记似乎在刚才高烈度的能量对冲中又被隐隐触动,带来一阵阵冰刺般的悸痛。素空,气息微喘,却依旧挺立如松,警惕地扫视着外部寂静的战场。
“第一个‘锚点’…摧毁确认。”素空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凝重,“但它的结构…比我们预想的更复杂,能量签名非常…混杂。”
墨提斯将扫描到的“静滞之锚”深层结构图谱投射到主屏幕上。那并非单一技术的造物,而是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近乎粗暴地融合在一起的产物:一种是终焉之海那特有的、带着腐朽与贪婪气息的生物神经网络状结构;另一种,则是无比精密、冰冷、绝对符合数学规律的几何晶格结构——后者与数据库中关于观测者之墟的记录,匹配度高达91.4%。
“观测者…”诗凤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它们…真的参与了?”
这发现比终焉之海的单独行动更令人恐惧。这两个在宇宙中代表了不同极端(无序贪婪与绝对秩序)的恐怖存在,竟然在“摇篮协议”上出现了技术层面的交汇?这是暂时的利益合作,还是某种更深层次的、不为人知的勾结?
“不是为了合作,”素空冰冷地分析着数据感应中残存的指令碎片,“观测者的技术模块…更像是一个‘后门’、一个‘覆盖协议’。它们似乎打算在终焉之海启动‘静滞之锚’后,强行接管或扭曲其功能,将银河系的‘静滞’转化为彻底的…‘格式化’。”
一重陷阱之下,还有另一重更彻底的毁灭!
星火号摧毁的,不仅仅是一个终焉之海用来延缓缄默的工具,更可能无意中阻止了观测者借此机会彻底净化银河系的图谋。他们同时惹怒了两个宇宙级的可怕存在。
“家园…警告…”林辰艰难地抬起头,声音虽弱却坚定,“必须…立刻发出…”
然而,当他们尝试向太阳系、向已知的所有地球频率发送包含“摇篮协议”细节及观测者后门的最高预警时,却发现所有的超空间通讯频道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静默。并非被干扰,而是像被某种巨大的力量吞噬了,信息如同石沉大海,连涟漪都无法泛起。
“是‘静滞’波动…”永美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银芒,她感知到了,“‘锚点’虽然被毁,但它启动时散发的波动…短暂地扭曲了这片星域的通讯基础。”
他们暂时被困在了一个信息的孤岛。
就在这时,一道极其微弱、加密方式与“遗民”相似的信号,巧妙地避开了静默区域,如同溪流渗入干涸的土地,接入了星火号的备用接收器。
“星火号…收到请回答…”信号断断续续,充满了杂音,仿佛发送者也处于极大的危险或干扰中,“你们的行动…已被‘终焉之海’与‘观测者之墟’同时标记…‘摇篮’未止…下一个‘锚点’…将在…‘星门回廊’…部署…”
“小心…‘缄默’…似乎也对…‘协议’的波动…产生了…‘兴趣’…”
信号戛然而止,仿佛被一把无形的刀切断。
压力如山般袭来。他们取得了短暂的战术胜利,却暴露在更大的战略危险之下。归途已成荆棘之路,家园的危机并未解除,反而因观测者的介入和终焉之海的潜在动向而变得更加复杂和急迫。
星火号调整航向,引擎发出过载后的呻吟,拖着伤残之躯,义无反顾地驶向那通往家乡的、如今已布满无形陷阱的“星门回廊”。
他们的战斗,不再只是为了自身的存亡,更是为了揭开一个笼罩在故乡之上的、由两个疯狂巨物共同编织的毁灭之网。而那沉默的缄默,是否会成为这场绝望博弈中,最后一个、也是最不可预测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