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靖侯府,笼罩在一层庄重而略显压抑的气氛中。今日是新妇次日拜见长辈的重要日子,府中上下早已准备妥当,仆役们屏息静气,行走间不敢发出半点多余声响。
霁月轩内,白昭月早已梳洗完毕。她身着一身符合四公子夫人身份的藕荷色绣缠枝纹襦裙,妆容清淡,发髻间只簪一支素雅的珍珠步摇,既不失礼数,也不显张扬。
萧昱站在她身侧,看着镜中沉静如水的她,低声道:“不必紧张,一切有我。”
白昭月抬眸,透过铜镜与他视线交汇,微微颔首:“妾身明白。”
当二人抵达正厅时,厅内已是济济一堂。
靖侯萧宏端坐主位,面容威严,目光沉凝,不怒自威。
正妃赵氏坐于其侧,衣着华贵,神色端庄,眼角眉梢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萧老夫人坐在另一侧稍高的位置上,面容慈祥中透着疏离。
下首,依次是侧夫人柳氏、苏氏,以及几位公子小姐。
世子萧宸与世子妃白瑶光已然在场。白瑶光今日可谓盛装,一身正红色蹙金双层广绫长尾鸾袍,头戴赤金嵌宝凤冠,珠翠环绕,光彩照人,将她“天命凤女”与世子妃的身份彰显无遗。
她微微扬着下巴,唇角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得体微笑,享受着众人或明或暗的注目。
萧昱与白昭月依序上前,行跪拜大礼。
“儿子\/儿媳拜见父侯、母亲妃、祖母。”两人声音清晰,动作规整。
萧宏“嗯”了一声,目光在萧昱身上停留一瞬,便移开,并未多言。赵氏则脸上带着端庄的笑容,说了几句“往后需和睦相处,恪守妇德”的场面话。
轮到献礼环节。白瑶光率先上前,她的礼物可谓琳琅满目:给萧宏的是一柄镶满宝石的西域宝刀,给赵氏的是一套东海珍珠头面,给萧老夫人的则是一尊价值连城的羊脂白玉观音,每一件都极尽奢华,引得众人低声赞叹。
“儿媳听闻父亲常需巡视军营,此刀锋利无匹,愿助父亲武运昌隆。”白瑶光声音清脆,带着自信,“母亲雍容华贵,珍珠最衬气质。祖母心善礼佛,白玉观音愿佑您福寿安康。”她言辞得体,却句句不忘点明自己的用心与尊贵。
赵氏显然对这份重礼十分满意,脸上笑容真切了几分,拉过白瑶光的手,轻轻拍了拍:“瑶光有心了。你与宸儿乃是天作之合,望你早日为世子开枝散叶,稳固我北靖根基。”话语中的期许与暗示不言而喻。
白瑶光脸颊微红,却难掩得意:“儿媳谨记母亲教诲。”
这时,坐在下首的柳氏轻笑一声,声音不高不低,恰好能让满厅的人听见:“世子妃这份孝心,真是感天动地。
‘凤女’祥瑞,果然不同凡响。只是这侯府过日子,天长日久,终究还需些实打实的能耐来印证这‘祥瑞’之效才是。”
她语气似赞叹,实则机锋暗藏,直指白瑶光除“凤女”名头外,尚无实际建树。
白瑶光笑容微僵,随即恢复自然,朗声道:“柳夫人说的是,瑶光既入萧家,自当尽心竭力,不负天命。”她自信满满,似乎并未完全听出柳氏话中的深意与挑衅。
一旁的萧衍闻言,嘴角撇了撇,毫不掩饰地露出一丝不屑。他素来看不惯萧宸倚仗嫡子身份和“凤女”联姻,觉得若非自己母家势大,世子之位未必落不到自己头上。此刻见白瑶光如此招摇,心中更是鄙夷。
他身侧的萧焕,则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偷偷打了个哈欠,显然对这种场面感到无趣。他的生母苏氏,则小心地看了柳氏一眼,又赶紧低下头,不敢掺和。
轮到白昭月献礼。她姿态从容地上前,奉上礼物。给萧宏的是一方上好的徽墨与紫毫笔:“听闻父亲勤于政务,笔墨不可缺,望此物能略减父亲辛劳。”
给赵氏的是一套难得的古籍善本:“儿媳听闻母亲雅好诗书,此乃前朝孤本,望母亲笑纳。”
给萧老夫人的,则是一个触手生温的玉制药枕:“此枕内填安神静心之药材,愿祖母夜夜安眠。”
她的礼物不算惊天动地,却件件合宜贴心,恰好送到收礼人的潜在需求上,既不逾越身份,又显出了十分的用心。
萧宏看了眼那笔墨,神色不变,只淡淡道:“有心了。”赵氏接过古籍,翻看了两页,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与满意,微微点头。
萧老夫人摸了摸那药枕,触感温润,药香隐隐,面色也柔和了些许。
献礼完毕,众人又叙话片刻。白昭月趁着间隙,上前一步,恭敬地对萧宏和赵氏道:“父亲,母亲,儿媳可否与夫君一同,前往竹心苑拜见孟夫人?虽礼制如此,但为人子媳,孝道不敢忘。”
此言一出,厅内静了一瞬。孟氏地位低微,通常在这种场合是被忽略的存在。白昭月主动提出单独拜见,既合情理,又显孝心。
萧宏看了她一眼,摆了摆手:“去吧。”
赵氏也点头:“理当如此。”
萧昱看向白昭月,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
竹心苑果然偏僻清冷,与正院的富丽堂皇形成鲜明对比。孟氏早已得信,穿着素净的衣裙在院中等候。
她容貌清秀,眉宇间带着常年隐忍形成的淡然,见到二人,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
“孩儿\/儿媳拜见母亲。”萧昱与白昭月恭敬行礼。
孟氏连忙扶起他们,目光落在白昭月身上,细细打量,眼中满是欣慰:“快起来,好孩子。”她拉着白昭月的手,触手微凉,却带着一种安定的力量。
白昭月送上自己亲手缝制的衣物和一些温补的药材,语气亲昵:“母亲,这是儿媳的一点心意。天气渐凉,您要保重身体。”
孟氏接过,眼眶微热。她在这深宅中寂寞太久,儿子的婚事也曾让她担忧,如今见儿媳如此懂事体贴,心中大石落地。
她握着白昭月的手,低声道:“好孩子,难为你有心。这蓟城看似繁华,实则风云诡谲,暗流涌动。霁月轩虽偏,远离是非中心,未必非福。你与昱儿,要相互扶持,谨慎行事。”
白昭月认真点头:“儿媳谨记母亲教诲。”
萧昱看着母亲与妻子相处融洽,母亲眉宇间的郁气似乎都散了些,心中涌起一股难得的暖意与慰藉。这一刻的温馨,暂时驱散了侯府的冰冷与算计。
拜别孟氏,二人沿着花园小径往回走。刚绕过一处假山,便见白瑶光带着丫鬟站在前方,似是等候已久。
“妹妹真是好孝心,刚拜见过长辈,就急着去探望孟夫人了。”白瑶光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也是,孟夫人性子温和,最是好处。”
白昭月停下脚步,微微屈膝:“世子妃安好。孝道本分,不敢或忘。”
白瑶光走近两步,目光扫过白昭月素雅的装扮,唇角微勾:“妹妹如今已是四公子夫人,身份不同往日。这侯府规矩大,不比在白家时随意。
姐姐作为世子妃,少不得要提醒你一句,往后需谨言慎行,安守本分,莫要行差踏错,给你夫君……惹麻烦才好。”她将“本分”和“惹麻烦”咬得略重,警告意味明显。
白昭月垂眸,姿态恭顺,语气却平稳无波:“多谢世子妃提点,昭月记下了。定当恪守规矩,不敢给夫君与侯府添乱。”
她这副油盐不进、恭敬却疏离的模样,反倒更衬得白瑶光有些咄咄逼人。
就在这时,萧昱沉稳的声音自身后响起:“不劳世子妃费心。”
他缓步走到白昭月身侧,与她并肩而立,目光平静地看向白瑶光,语气虽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昭月的言行,自有我来教导约束。她若有何处不当,也自有我这个夫君担待。世子妃事务繁忙,就不必为霁月轩这点小事操心了。”
这是他首次在外人面前,如此明确地维护白昭月,直接挡回了白瑶光的“好意”与威慑。
白瑶光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她看着并肩而立的萧昱与白昭月,一股难以言喻的愠怒涌上心头。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情绪,扯出一个僵硬的笑:
“四弟既然如此说,那便最好。姐姐也是好心。”说罢,不再多言,带着丫鬟拂袖而去,背影带着明显的气恼。
望着她离去的方向,萧昱收回目光,看向身侧的白昭月,轻声道:“走吧,我们回去。”
白昭月抬头,迎上他带着安抚与坚定的视线,心中那点因白瑶光挑衅而产生的微澜渐渐平息。她轻轻点头:“好。”
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在两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新婚后的第一场风波,在这看似平静的晨晖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而他们彼此心中都明白,这仅仅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