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地的消息像一阵风,吹遍了余火基地的每个角落。第二天清晨,林野刚走出帐篷,就看到阿凯和机械老师傅蹲在空地上,围着一张画满零件的图纸讨论——他们在改装一辆旧世界的货运车,准备用来运输可能找到的种子和土壤。
“林队!”阿凯看到他,立刻举起手里的扳手,“这辆车的发动机还能用,我们换个电瓶,再加固一下车厢,明天就能出发!”
林野走过去,蹲在图纸旁,手指点了点车厢的位置:“多留几个通风口,种子怕潮,得保持干燥。”他抬头看向远处,苏晓正带着张叔检查医疗箱,小雅则在整理卫星数据标注的农业基地地图,“这次我们带十个人去,老陈留在基地坐镇,以防万一。”
当天下午,货运车就改装好了。深蓝色的车厢上,被小雅用荧光漆画了一个小小的火焰图案——那是余火的标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傍晚,林野和队员们打包好物资,准备第二天一早出发。苏晓把一包用防水布包裹的东西塞进林野的背包:“这里面是我晒的野菜干,还有两瓶抗菌剂,农业基地可能有霉菌,注意保护自己。”
林野捏了捏背包里的野菜干,指尖传来熟悉的触感——上次去净水站,苏晓也给过他同样的包裹。他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小雅突然跑过来,把一个小巧的金属盒子递给阿凯:“这是种子检测仪,能测种子的活性,遇到不确定的种子,就用它扫一扫。”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货运车就驶出了基地。车轮碾过布满碎石的道路,发出“嘎吱”的声响,车窗外的钢铁森林不断后退,偶尔能看到几只机械鸟从头顶掠过。
“还有半小时就到农业基地了。”阿凯盯着探测器屏幕,突然皱起眉头,“前面有一段路被倒塌的钢筋挡住了,我们得下车清理。”
林野点点头,让队员们下车,拿起撬棍和切割器,朝着钢筋堆走去。钢筋锈迹斑斑,有些还缠着破旧的电线,清理起来格外费力。苏晓和张叔则在一旁警戒,防止有噬铁虫或拾荒者突然出现。
就在他们快要清理完钢筋时,张叔突然喊了一声:“小心!”他指向不远处的废墟,几只灰黑色的噬铁虫正朝着他们的方向爬来,外壳上的纹路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快上车!”林野立刻让队员们撤回货运车,自己则和阿凯留下来,掏出驱虫剂朝着噬铁虫扔去。淡蓝色的烟雾弥漫开来,噬铁虫的骚动声瞬间变尖,转身爬回了废墟。
清理完钢筋,货运车继续前进,很快就到达了农业基地。基地的大门早已坍塌,门口的石碑上刻着“绿源农业基地”的字样,虽然布满灰尘,却依旧能看清。林野带着队员们走进基地,里面的景象让他们惊喜——大部分温室大棚虽然破损,但骨架还在,地面上甚至还长着几株绿油油的野菜。
“这里的土壤没被污染!”小雅蹲在地上,抓起一把泥土,用检测仪扫了扫,屏幕上跳出“安全”的绿色字样,“我们可以收集这里的土壤,带回基地种植!”
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去温室大棚里寻找种子,有的用带来的布袋装土壤。林野和苏晓走进一间废弃的仓库,里面堆满了旧世界的种子袋,大部分已经破损,但还有几袋保存完好。
“这些是小麦种子!”苏晓拿起一袋种子,兴奋地说,“我小时候在旧世界的课本上见过,能磨成面粉做面包!”
林野接过种子袋,用检测仪扫了扫,屏幕上显示“活性80%”。“太好了!”他笑着说,“有了这些种子,我们以后就能不用只吃压缩饼干了。”
就在这时,仓库外突然传来阿凯的喊声:“林队!苏姐!你们快来看!”
林野和苏晓立刻跑出去,只见阿凯站在一个巨大的冷藏柜前,柜门敞开着,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密封的种子盒。“这些种子都在冷藏保存,活性肯定更高!”阿凯激动地说,“我们这次真是来对了!”
队员们小心翼翼地把种子盒搬出来,装进货运车的车厢。小雅一边用检测仪检测种子活性,一边记录:“小麦、玉米、番茄、黄瓜……好多品种!足够我们在基地种一片菜园了!”
夕阳西下时,货运车已经装满了种子和土壤。林野看着车厢里满满的收获,心里充满了希望。他想起基地里的篝火,想起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想起余火队员们坚定的脸庞——这片曾经被灰烬覆盖的土地,终将在他们的手里,重新长出绿色的希望。
“我们回家。”林野发动货运车,车轮碾过农业基地的土地,朝着余火基地的方向驶去。车窗外的夕阳将天空染成橙红色,钢铁森林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模糊,只有货运车上的荧光火焰标志,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却坚定的光芒,像是在告诉这片土地:余火未熄,新生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