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你直言便是。
关于仙人之事早已告知于你,我已禀明陛下,此地既无神仙,亦无仙药。
延年益寿尚有可能,长生不老绝无可能。
当时陛下竟未将您处决?
话一出口徐福便觉失言,毕竟这位中丞大人至今安然无恙,此事确实大有可能。
你既精通航海,我便绘制地图予你。
需将各处要地尽数探明,详细记录航线、洋流等水文信息。
徐福心知自己实为先锋,抵达后便需展开勘察。
待大秦战舰抵达之时,若不归顺,唯有灭族一途。
下官领命,此职正合心意。
不知大人可需下官带回特殊之物?
苏澈取出一幅地图交予徐福。
图上标注之处皆是要地,重要节点均清晰标明。
这些岛屿务必登岸详查,何处可取淡水,何处可获补给,均需明确记载。
眼下不必急于启程,待龙船建成,你率两艘前往。
柴髙展颜而笑,此乃他最期盼之事。
扶桑与琉球实为最佳试金石。
大秦水师终可更名为海军。
得此详图实乃大幸,下官定当不负所托。
见徐福初见纸张时那副贪婪模样,柴髙险些失笑。
今日柴髙仍在忙碌,实则主要交由木匠制作大型球体,置于框架之上。
完工后厚赏木匠,余下工序需亲力亲为。
他欲凭记忆复原地球仪。
唯此方能向众人阐明地圆之说。
然此等认知暂且仅限少数人知晓,以免被百姓视作疯癫。
安置好徐福,接下来需审阅教材。
首部教材颇为简略,除记载基本史实外,更多讲述大秦往事。
这段内容绝对值得载入史册,其中不少史料都取自史官记载,不过部分资料已开始散佚,史官们的记录也偶有疏漏。
其实未必需要完全还原历史 ** ,只要文笔流畅地呈现出来便算大功告成。
近日李斯、张苍等人已疲惫不堪。
所幸科技相关的知识由柴髙整理编纂,但其中提及的常识性内容,当时几乎无人能真正理解。
张苍倒是个尽职的师长,各郡县选派的教学者陆续抵达。
此事本不难办,只因识字之人多出自儒家。
当这些人听闻大秦排斥儒生时,终于按捺不住,再度跳出来大肆抨击。
但这次情况却出乎他们意料——
各郡县百姓对他们的言论兴趣寥寥,毕竟秋收在即,若为此耽误农事,今年的口粮恐怕就要成问题了。
儒家阵营虽陷入混乱,其他学派却暗自欣喜。
譬如法家,已占据不少郡县学堂,这些人大都学识渊博。
他们研读新编教材后,立刻洞悉了大秦未来的治国方向。
咸阳城的富户们纷纷辞退儒家门客,另聘新师。
柴髙此时提出疑问:咸阳文人众多,为何无人愿去基层教书?
不过是尚未看清朝廷用意罢了。
不急,待郡县逐步推行后,成效自会显现。
李斯倒是豁达,言语间难掩得意——法家门生如今遍布朝野,儒生独大的时代已然终结。
嬴政早翻阅过新编教材,对其中倡导爱国团结的理念极为赞许。
唯独数学部分令他头疼,那些心算技巧远非他所能及。
不过扶苏似乎颇有天赋,嬴政曾抄录一串数字考校其算术能力。
众人贡献皆不小,尤以李斯与柴髙功绩最为卓着。
最后的《科学与技术》教材彻底颠覆了世人认知——原来过往竟有如此多谬误!
豪门望族纷纷改变旧习,特别是教材中那套强身健体的太极拳法,更引发风潮。
手工课程则极大激发了孩童兴趣,这一切都在为大秦的启蒙教育奠定根基。
编译工作即将完成,但如何誊抄这些典籍却成了众人最大的困扰。
每当见到这些书籍,几位官员总是忍不住叹气。
然而这些丝毫不能动摇柴髙的热情。
在他的精心绘制下,一个完整的地球仪渐渐成形。
虽然做工略显粗糙,但上面的内容已然清晰可辨。
这日早朝时分,柴髙捧着这个球体踏入大殿。
霎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个色彩斑斓的圆球所吸引。
始皇帝驾到时显得格外激动。
这些日子他早就听闻中丞研制出了一个巨大的球体,据说能载人飞上天空。
特别是当李戡首次试乘后,始皇帝立即召见询问详情。
可惜李戡不善言辞,只能用手比划着这么大之类的描述,让皇帝听得云里雾里。
此刻亲眼见到这个球体,始皇帝明白中丞的实验已接近成功。
既然连李戡都能上去,自己自然也可以一探究竟。
其余大臣们虽有所耳闻,但都是初次得见实物,个个兴奋不已。
当然也有人闷闷不乐,此人正是冯去疾。
他负责的医馆筹备进展缓慢,倒非他能力不足,而是事务繁杂又缺乏专业指导。
有时不得不专程前往柴髙的云阳取经。
见到云阳医馆门庭若市,冯去疾心中不免酸涩。
深入了解后才明白其中奥妙:这里的诊费并非落入医者腰包,而是用于资助孤儿院和养老院。
官府税收也会补贴医馆开支,因此聚集了许多年轻医师。
虽然医术尚浅,但诊治常见病症绰绰有余。
遇到疑难杂症时,他们也会引荐给经验丰富的老医师,由此形成了良性的交流机制。
这种运作模式完全颠覆了冯去疾的设想。
他不得不承认,除了嫉妒之外,对柴髙更多了几分钦佩——这正是后世医疗体系中大小医院协作的雏形。
此刻看着柴髙又带着新奇物件上朝,老臣心里又开始打鼓:这家伙莫非又有什么新花样?
然而他每次的新点子都会削弱自身权力,长此以往,恐怕最后只能守着宗庙观星望月了。
事实上他的预感没错,朝中对他提案的处置正是如此,这倒也合乎常理。
最先开口的照例是嬴政。
对于这位中丞层出不穷的惊人之举,皇帝早已习以为常——此人每献一物,必有大变。
陛下,此乃臣绘制的《大秦疆域全览图》,用以昭示我朝将面对的诸国与挑战。
中丞此言令人费解。
李斯抢在冯去疾前发难,连日的文书之苦让他语气格外尖锐,既称大秦疆域图,为何绘于圆球之上?莫非此物暗藏玄机?
柴髙不慌不忙反问:东海之外有何物?若依天圆地方之说,大地边界何在?江河奔流终归何处?
满朝文武顿时语塞。
这些诘问并非柴髙独创,实乃前人辩论时的机锋。
嬴政直指要害:若依卿言,这内外各为何物?我等当真立于圆球之上?图中大秦又在何处?
柴髙转动地球仪,将朱砂标记处转向御座。
那颗红点在 ** 球体上显得尤为渺小。
此即大秦。
他手指划过辽阔的漠北,相较之下,我朝疆域不过一隅,更多沃土尚在胡骑铁蹄之下。
冯去疾终于拍案而起:荒谬!若大地为球,为何无人坠入虚空?
因这地球本身便是磁石。
柴髙取出指南针悬于磁石上方,任凭器物倒悬亦不坠落,如同磁针永指南北,我等亦被地磁牢牢吸附。
众人一时无言,这番解释看似有理,实则空洞无物,令人心生烦躁。
“中丞大人,您正在试验的那个能飞起来的巨大恶球,莫非就是为了带我们离开这里?”
有人立刻联想到了柴髙的设计。
“此物尚不足以让我们脱离大地,”柴髙摇头道,“我试过了,它的浮力有限,无法挣脱地心引力,升到一定高度便会停滞。
”
关于地球的讲解,他只能点到为止,其余的知识还需慢慢普及。
“爱卿,这些也是你师父传授的?”嬴政忽然发问,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柴髙并未在意,继续向众人阐述自己的构想:“陛下,待飞艇完工后,臣想请您作为首位正式乘客,并请画师重新装饰飞艇,不知陛下可否应允?”
嬴政缓缓点头,眼中的疑虑渐渐消散。
或许,这只是他的一时猜测罢了。
“言归正传,诸位可见,我大秦东西两侧皆为 ** 。
虽未寻得仙山,却发现了扶桑国——”柴髙将红色标记贴在了倭寇岛屿的位置上。
“徐福此人,诸位应当记得。
昨 ** 回到中丞府,向我禀报了所见所闻。
起初我以为他欺瞒,便斩了他两根手指,严加盘问。
”柴髙指向殿外,随即向始皇帝跪下,“微臣恳请陛下饶恕徐福死罪。
他虽未寻得仙药,却带回了一个好消息。
”
众人皆惊,徐福失踪已久,都以为他已客死异乡,不料竟重返大秦。
“罢了,”嬴政叹道,“爱卿既已言明世间并无仙药,此事亦非徐福之过。
你既已惩戒,朕便不再追究。
”
柴髙命侍者将徐福引入殿中。
徐福战战兢兢上前,双手高举托盘,一言不发。
“此为何物?”嬴政饶有兴致地指向盘中那些形状奇特的果实。
对于这些陌生种子,他自然充满好奇。
陛下,这些是徐福新发现之地出产的独特作物,此物名为玉米,此为辣椒,这是西红柿……
柴髙逐一介绍着,然而始皇帝的目光却显得游移不定,其中缘由始终未曾言明。
徐福,柴中丞昨日已向朕禀报了你的事。
朕思虑良久,这些作物终究是你带回的。
至于如何处置,柴中丞已有建议,暂且交由他处理吧。
始皇帝稍作停顿,轻叹一声,终于示意徐福起身。
他注意到徐福左臂包扎的伤口仍在渗血,脸上还残留着鞭痕,显然遭受过严酷的惩罚。
中丞向朕举荐了你,朕认为你确实能胜任他所提议的职位。
你先站到一旁,待中丞讲解完毕,自会宣布对你的封赏。
谢陛下隆恩!
徐福再次跪拜。
这位年近六十的老者此刻感受到的不仅是赦免,更像是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归家。
他激动得痛哭流涕,始皇帝见状微微摇头,终于明白柴髙为何确信徐福不会再逃走了。
柴髙示意侍从扶徐福到一旁休息,随后继续转动地球仪详细讲解:陛下,这天下共有七块大陆。
除这块终年冰封、人迹罕至之地外,其余六块都有人类居住。
讲解时,柴髙暗自揣测始皇帝对新知的反应。
若皇帝知晓还有如此广阔的未征服疆域,是否会立即发兵征讨匈奴?
先秦时期,天下划分为九州,大秦统治的九州已是最大疆域。
而那些蛮夷之民又居于何处?阴阳五行学说创始人邹衍提出的大九州理论在秦朝广为流传,其实大秦所在的中州不过世界一隅。
今日柴髙所说的七大陆,正因如此,始皇帝与群臣并不惊讶。
对这些饱学之士而言,这个说法完全可以接受。
邹衍以为极数论述世界之广阔,故当柴髙提出七大陆之说时,众人皆未质疑。
虽然这些知识对大秦臣民颇具冲击,但始皇帝完全能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