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一发之际,李戡终于出手相救。
暴喝声炸响的刹那,他已本能地掣剑出鞘,硬生生抢在项羽之前横亘在柴髙面前。
中丞速退!
李戡的剑锋堪堪抵住那道银芒,腕间传来的巨力震得虎口发麻。
他强撑着露出从容神色,余光却瞥见柴髙仍怔在原地。
方才电光火石的交锋已让他脊背生寒——这莽汉未尽全力的一击,竟需自己拼死相抗才能招架。
宫门近在咫尺,只要......
十道玄甲身影骤然切入战局。
这些禁军虽非江湖好手,但胜在配合默契,转瞬便结成铁壁将柴髙护在核心。
咸阳皇城重地,岂容宵小放肆?
寒芒乍现。
项羽的剑突然化作银蛇狂舞,三名禁军喉间飙出血线。
剩余八人怒吼着合围,却见那青年如猛虎入羊群,剑锋过处竟逼得众人连连败退。
柴髙瞳孔骤缩。
这哪是搏杀?分明是摧枯拉朽!二十一世纪的格斗冠军在此人面前恐怕......一个震颤的念头猛然击中他:西楚霸王!
破空声再起。
两道黑影自人丛中暴起,直取柴髙咽喉。
李戡目眦欲裂,竟迎着项羽的剑锋转身扑救——纵使血溅当场,也绝不容御前失职!
(五名禁军死士不要命地扑向项羽,招招都是同归于尽的打法,逼得霸王一时难以招架。
他本有机会从背后结果李戡三人性命,却只是轻蔑地抖了抖剑锋,终究没下 ** 。
柴中丞快走!
李戡架住两名刺客的兵刃,眼见五名同袍已折损过半。
那持戟的魁梧身影才是真正杀神,此刻却已无暇变阵。
我若逃了,你们必死无疑。
柴髙早认出那杆霸王戟。
纵有千军万马,也拦不住项羽取他首级。
临阵脱逃非但徒劳,更会令他颜面扫地——堂堂男儿岂能抛下袍泽?
中丞快走!咱们禁军儿郎宁可站着死!
李戡的剑刃在项伯与范增攻势下火星四溅。
另一侧又传来三声闷响,三名甲士已倒在血泊中。
** 鼠辈报上名来!柴髙突然厉喝,项羽!你枉负英雄之名,行此龌龊勾当,项氏列祖列宗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话出口他自己都耳根发烫。
分明是贪生怕死,却要扮作正气凛然。
这激将法也就对项羽管用,若遇上刘邦那泼皮......
果然那杆霸王戟骤然一滞。
项羽古铜色的面皮涨得紫红,狂劈三剑后竟抽身暴退。
项伯见状也虚晃一招跳出战圈,唯有范增鹰目如电直刺柴髙。
阁下何人?范增白须颤动,年纪轻轻竟有这等眼力。
大秦中丞柴髙!见霸王退却,柴髙胆气陡增,老匹夫可敢通名?
围观百姓顿时哗然,有人拽着李戡衣袖追问:可是修订《大秦令》的那位柴大人?
在确认消息属实后,众人顿时沸腾不已。
民间关于《大秦令》修订的传闻早已流传甚广,最令人信服的说法是皇帝下旨,由中丞亲自操刀修改。
从中丞微服出巡的举动就能看出,他对这次修法可谓呕心沥血。
方才与中丞交谈的几位百姓还提到,这位大人正在虚心听取民间意见。
羽儿,此人不除不行。
他比赢氏子孙重要千百倍,正是推动变法的关键人物。
范增闻言脸色骤变。
近日传闻朝 ** 现一位仙家 ** ,他本就格外关注,却始终未能打探到详情——这个名叫柴髙的人出现得实在太过突然。
原以为不过是方士之流祸乱朝纲,谁知刚进城就听闻新版《大秦令》颁布的消息,顿时让他如鲠在喉。
若让这等贤才整顿朝纲,他们这些旧贵族岂有活路?如此看来,柴髙必是他此生最大的劲敌。
先生气度不凡,想必就是范增范先生吧?如此痛恨柴某,莫非是因私怨?若为国事,大可运筹帷幄决胜疆场,何必行此宵小之举,玷污一世清名?
柴髙心知这番话对范增不过是徒劳,他真正的听众是旁边的项羽。
只要这位霸王不出手,他们就有生机。
果然,原本听范增之言欲要动手的项羽与项伯顿时迟疑了。
毕竟都是沙场猛将,对这种攻心之计实在欠缺防备。
柴髙本不擅此道,但生死关头也只能急中生智。
范增听罢暗自叹息,他太了解项羽——此刻就算强行命令,这位少主也不会出手了。
更令他心惊的是,这位秦朝中丞竟对项羽如此了解。
要知道此时的项羽虽勇猛却未扬名,柴髙的未卜先知让范增不寒而栗。
能料敌机先至此,实乃平生仅见的可怕对手。
先生可愿与我共襄大秦盛举?何必效小儿女姿态?这江山社稷乃天下人之江山。
若先生愿助大秦强盛,自当名垂青史。
柴髙明白今日性命无忧,便壮着胆子在三人心中埋下种子。
若能将项羽这般豪杰收归麾下,必为穿越者争光。
“羽儿,走吧。
此人智谋不在我之下,日后战场相遇,务必当心他的计策,此人绝不简单。
”
“范先生,咱们不杀这小子了?您竟如此看重他?他不就是奉皇命颁布《大秦令》吗?有何了不起?难道还能胜过先生的谋略?”
“他们要杀中丞大人!这群人要杀我们的恩人!别让他们靠近,快保护中丞!”
不知是谁喊了这一声,百姓瞬间红了眼。
上天赐下的救星,岂能让人杀害?
“哗啦——”
项羽与项伯愣在原地,连范增也未料到,四周百姓竟蜂拥而至。
哭声、喊声交织,一位白发老者更是抡起拐杖砸向项羽头顶。
“哪来的混账小子,想杀中丞?先杀了老夫!”
### 项羽虽年少善战,此刻却被这怒气冲天、步履蹒跚的老者震慑,任由拐杖接连敲在头上。
他既要护着老者不被拥挤的人群撞倒,又得提防暗处袭来的刀刃,一时狼狈不堪。
甚至有个少女跳起来抓他的脸。
“住手!”柴髙高声喝止,“几位义士对大秦或有不满,但知错能改便好。
从今往后,大秦是天下人的大秦,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
将来,我们还要携手开拓更广阔的疆土!”
寥寥数语,直击人心。
百姓何曾见过如此亲民爱民的中丞?
柴髙护住两个孩子,避免他们被人群踩伤。
“大家退后些,当心老人和孩子。
容我与这三位说几句。
”
人群应声退开。
柴髙抱起脚边幼童,走向项羽。
此刻的项羽衣衫破烂,所幸未受重伤。
“项将军,听闻你勇冠三军,乃当世豪杰。
我柴髙在此立言:若你愿为苍生效力,为华夏开疆拓土,我必倒履相迎!”
柴髙此时已然确信,就算借项羽十个胆,他也不敢对自己下手。
就连范增想必也看透了其中利害——若真动了柴髙,他们必将成为天下共敌。
柴先生高明,范某佩服。
他日有缘再叙。
范增心知今日棋差一着,当即果断收手。
临行前,他分明从柴髙眼中捕捉到一丝对项羽的觊觎。
三人转身离去的身影干脆利落,却不知身后的柴髙正望着项羽的背影暗自筹谋。
李戡拄着长刀喘息不止,方才交手彻底击碎了他的傲气——十余精锐竟拦不住对方三人。
若非中丞大人威仪震慑,恐怕众人早已命丧当场。
围观人群渐渐聚拢,柴髙含笑将怀中婴孩交还妇人,这番亲民做派自是刻意为之,只是不知能收几分成效。
正言语间,禁军队列已至宫门——毕竟皇城重地,调兵不过转瞬之事。
何人在此 ** ?统统散开!
程将军速来!有刺客欲害中丞大人!李戡虽负伤仍不失干练。
想到折损的五名弟兄,他心头更添焦灼——若再有刺客来袭,以众人伤残之躯如何护得周全?
三人?程东闻言脸色骤变。
他素知李戡武艺更胜自己,十名禁军竟敌不过三人,来者身手可想而知。
中丞大人可安好?这话问得急切——若柴髙有失,莫说李戡项上人头,就连自己怕也要受牵连。
“我没事,先看看受伤的兄弟们情况如何,快请大夫来救治他们。
”
柴髙心中稍安,迅速安排善后事宜。
程东和李戡见状,心中感动不已。
这位中丞大人果然值得追随,危急时刻仍不忘照顾为他拼命的部下。
“速传军医!程东,你带人封锁城门,再召集画师通缉项羽、项伯、范增三人!”
李戡恨得牙痒,幸好知道这三人的姓名样貌,若不全国通缉,如何对得起死去的兄弟?
所幸援兵及时赶到,倒下的五人虽伤势严重,却无性命之忧。
项羽出手虽狠,却留有余地,只令他们暂时失去战力,未下死手。
“且慢,李戡。
”柴髙抬手制止,“他们虽欲取我性命,却未伤及无辜,出手亦有分寸。
兄弟们的医药费由我承担,若有伤残,便安置在我府上,我养他们一辈子!”
他略作停顿,心知即便紧闭城门也抓不到项羽等人。
若全国通缉,非但徒劳,更会激化矛盾,让之前的苦心经营付诸东流。
“不必封城,放他们走。
大秦疆土辽阔,捉拿他们易如反掌。
这几人算得上英雄豪杰,若有机会,不妨收为己用。
”
李戡闻言一怔,对柴髙的胸襟佩服得五体投地。
中丞大人果然非同凡响,竟对刺杀自己的人如此宽容,自己投奔他真是明智之举。
“方才那位老丈可安好?是否被踩伤?”
柴髙深知戏要演足,既已开场,便需完美收尾。
“大人,老朽在此。
您百忙之中还惦记着老朽,实在感激不尽!”
白发老者颤巍巍上前,见中丞大人仍记得自己,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一介贫民,何曾被人如此重视?
“老丈救命之恩,柴髙无以为报,请受我一拜!”
柴髙整衣跪地,郑重行礼。
老者慌忙丢下拐杖搀扶,连称不敢当。
“听闻老丈为国献出七子三孙,柴髙羞愧难当,岂能再让您受苦?李戡,派人随老丈回家,务必将其家人接至我府中。
从今往后,我为您养老送终!”
此言一出,四周百姓顿时议论纷纷。
这位中丞大人平易近人已属罕见,方才跪谢老者救护之恩,更许诺为其养老送终,实乃高义之举。
时人最重言行操守,柴髙短短数语、几桩举动,立时令人肃然起敬。
危难时不弃同袍,安稳时不忘伤者,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般人物怎不教人心悦诚服?
柴某在此拜谢诸位方才护卫之情。
日后若遇难处,可至中丞府寻我,但凡力所能及,定当相助。
另有一言相告:大秦在始皇帝统领下必将崛起,诸位且拭目以待。
大秦 ** ,陛下 ** ,中丞 ** !
人群霎时沸腾——有此等官员,大秦何愁不兴?
柴髙言罢挥手作别,负手昂首阔步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