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汤碗,目光越过群臣,落在角落里正低头摆弄筷子的朱槿身上,语气带着几分随意却不容回避:“槿儿,你对咱所说的四菜一汤有什么想法?方才众人皆有表态,为何独独你不发一言?”

朱槿闻言一僵,他心里暗自嘀咕:“小爷方才已经啃了半只肘子,早吃饱了,这四菜一汤素得没滋味,跟咱有啥关系?你要倡导节俭、遏制官员奢靡,那是你的事,关小爷什么事?”

可面上不敢显露半分,连忙放下筷子,起身躬身,挤出一副乖巧模样:“父王英明!这四菜一汤既实惠又体恤民生,既让群臣明白节俭的道理,又不给百姓增加负担,简直是两全其美,儿臣觉得再好不过了!”他捡着好听的话说,只求赶紧应付过去。

朱元璋闻言,不置可否地 “嗯” 了一声,目光重新落回宴席中央,似乎对这个回答算不上满意,却也没再深究。

朱槿悄悄松了口气,垂在身侧的手却微微收紧。他心里哪不清楚 “四菜一汤” 的底细 —— 这政策本质就是父王个人主导的行政倡导,连律法都没写入,根本没有刚性约束。如今父王在位,群臣还能收敛几分,可等父王统治后期,或是后世君主对节俭要求松了,官员们定会想出各种法子规避:表面上摆着四菜一汤,暗地里却用山珍海味做食材,或是宴席后再私下补给,照样维持奢靡。到时候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官场腐败和铺张之风根本杜绝不了。

更何况,明代官员奢靡的根子在哪?俸禄低得可怜,连正常办公和生活都难维持,权力又缺乏有效监督,官员自然会想着 “以权谋私补家用”。“四菜一汤” 只盯着宴席形式,却不解决俸禄、权力制约这些核心问题,不过是隔靴搔痒。真要想扭转官场风气,靠这单一的饮食规范,根本不顶用。

可这些话,朱槿半个字都不会说出口。一来今日是娘亲的寿宴,当众拆父王的台,不仅扫了寿宴的兴,还会惹父王动怒;二来他心里打着小算盘 —— 日后他若想做点 “方便事”,这些政策漏洞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现在点破,岂不是断自己的后路?

他低着头,装作恭顺的模样,眼角却悄悄瞥了眼厅内群臣,见没人注意自己,才缓缓直起身,退回座位,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掩饰住眼底的那丝鄙夷。

就在此时,一道身影从群臣中站了出来,正是现任御史中丞章溢。他身着青色官袍,神色肃穆,先是对着朱元璋躬身行礼,声音沉稳:“吴王设立四菜一汤,以寿宴为表率倡导节俭,实乃万民之福!此举不仅能遏制官场奢靡之风,更能让百姓知晓吴王心系民生,堪称良策!”

这番夸赞让朱元璋脸上露出几分笑意,抬手示意他继续说。

章溢的声音依旧沉稳,却比先前多了几分不容置疑的坚持:“但臣有一事斗胆进言 —— 王妃今日所穿戴的凤冠霞帔,虽华美庄重,冠上明珠夺目,帔上金线流光,尽显尊贵,却与当下民生凋敝的境况不符。”

话音刚落,马秀英下意识地抬手拢了拢霞帔的边角,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诧异,却并未打断他。

章溢继续说道:“更要紧的是,此事稍有不合礼制之处。如今吴王尚未登基,仍以吴王之尊统辖江南,王妃的服饰却已近皇后制式 —— 凤冠上的珠玉数量、霞帔的纹样等级,皆超出了王妃应有的规制。”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厅内群臣,见无人插话,又补充道:“如今江南初定,城外还有百姓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裳,田地里的农夫要顶着烈日劳作数月,才能换得几匹粗布。王妃乃天下女子表率,若能稍减奢华 —— 比如将凤冠上的明珠换作寻常玉石,霞帔的金线改用棉线刺绣,既能不失王妃威仪,更能让百姓看到吴王与王妃体恤民生的诚意,如此一来,比任何言语都更能收拢民心。”

这番话条理清晰,字字句句都落在 “民生” 与 “礼制” 上,没有半分私人恩怨,却像一把轻剑,轻轻刺破了寿宴上的喜庆氛围。

群臣皆屏住呼吸,有人悄悄看向朱元璋的脸色,有人则低头盯着桌面 —— 章溢这番话,虽出于公心,却在寿宴上直指王妃服饰 “逾制”,实在是胆大包天。

此言一出,厅内瞬间鸦雀无声。朱槿在一旁瞪大了眼睛,心里暗道:“果然有人跳出来找事!可怎么偏偏是章溢?”

他虽平日里散漫,却也知道章溢是难得的好官——体恤民情,主张宽民力,还创办义塾造福一方,如今却在寿宴上直指王妃服饰问题,实在大胆。

朱槿知道御史台这机构是“朝廷纪纲之司”,而章溢如今官居御史中丞,却是御史台的副手,权力着实不小。

御史台这衙门管的就是纠察百官,上到朝中大臣是否贪腐、是否守礼制,下到地方官是否欺压百姓,都在他们监察范围内;若是发现官员有过错,哪怕是皇亲国戚,也能直接上奏弹劾,甚至在朝堂上当面指出——就像章溢现在这样,连王妃的服饰不合时宜都敢直言。

而且御史台还管着律法执行,若是有官员犯了法,他们能参与查案,确保判案公正,不叫人徇私舞弊。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手指悄悄攥紧了手中的银酒杯,指节微微泛白,却依旧带着笑意对着群臣问到:“章大人所言众爱卿也这么想的么,?”

坐在不远处的李善长看到朱元璋这副模样,心里咯噔一下 —— 他跟随朱元璋多年,再清楚不过,每当朱元璋看似面带笑容,实则攥紧器物时,便是动了杀心的征兆。

章溢这番话虽出于公心,却在寿宴上扫了王妃和吴王的颜面,恐怕要糟!

可转念一想,李善长眼底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

他暗自盘算:章溢那老东西,与刘基、宋濂并称 “浙东四先生”,向来是浙东派系的核心人物。

如今吴王愈发重用刘基,连带着浙东一派的势力日渐壮大,自己身为百官之首,权力却隐隐被削减,早已心中不满。

若今日章溢真惹了圣怒被责罚,既能挫一挫浙东派系的锐气,也能让吴王看清,谁才是真正能为他维护颜面、稳定朝局的人,岂不是两全其美?

想到这里,李善长当即放下手中的筷子,整了整官袍的衣襟,从座位上缓缓站起。

作为百官之首,他的动作瞬间吸引了厅内所有人的目光 —— 连紧绷着脸的朱元璋,也将目光投向了他,眼底的寒意稍缓,似在等着他开口。

李善长先是对着朱元璋躬身行礼,声音洪亮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启禀吴王,臣有话要说!”

待朱元璋微微颔首,他才转过身,目光落在仍躬身立着的章溢身上,语气带着几分严肃:“章大人方才所言,臣不敢苟同!”

“其一,” 李善长条理清晰地说道,“如今吴王已暗中确定登基时日,不日便会昭告天下。按前朝礼制,君主登基前,王妃服饰可依皇后规制预备,一则显皇家威仪,二则让天下人知晓新朝将立,民心可安。王妃今日穿戴,合情合理,何来‘不合礼制’之说?”

他顿了顿继续反驳:“其二,章大人说王妃服饰与民生凋敝不符,臣倒觉得不然。吴王与王妃向来体恤百姓,此前减赋税、劝农桑,已让江南百姓渐得安稳。王妃这凤冠霞帔,并非日日穿戴,今日乃王妃寿宴,又是吴王即将登基的特殊时期,偶尔穿戴彰显体面,并非铺张浪费。”

说到这里,李善长特意看向朱元璋,语气恭敬了几分:“况且吴王设立四菜一汤,是为倡导日常节俭,而非要在重要场合失了威仪。章大人今日在寿宴上直指王妃服饰,未免太过苛责,也曲解了吴王倡导节俭的本意啊!”

这番话既维护了马秀英的颜面,又暗合了朱元璋即将登基的心思,同时还巧妙地指出章溢 “苛责”“曲解本意”,句句都站在 “维护吴王与朝局” 的立场上,让在场的不少官员暗自点头 —— 毕竟李善长所言,确实符合礼制与当下的局势。

朱槿在一旁听得清楚,心里暗道:李丞相这话说得够圆滑,既没直接骂章溢,却句句都在反驳他,还顺带拍了父王的马屁。

看来浙东派系和淮西派系的争斗,今日是要摆到明面上了。

李善长话音刚落,厅下便有几道身影接连站起,为首的正是李善长的心腹胡惟庸。

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对着朱元璋躬身道:“启禀吴王,李丞相所言极是!”

胡惟庸目光扫过众人,语气笃定:“如今吴王登基在即,王妃穿戴合乎预备规制的服饰,既是彰显新朝气象,也是让百姓知晓我江南基业稳固,何来‘逾制’之说?章大人未免太过拘泥于细枝末节,反倒忽略了大局!”

紧随胡惟庸之后,几名平日里与李善长交好的官员也纷纷起身附和。

有的说:“李丞相深谙礼制,所言句句在理,章大人今日确实苛责了些!”

有的则补充道:“王妃素来节俭,这凤冠霞帔想必也是为了吴王登基预备,并非日常铺张,章大人不必紧抓不放!”

一时间,厅内附和李善长的声音此起彼伏,明显形成了抱团之势,将章溢孤零零地晾在原地,浙东派系与淮西派系的对立愈发鲜明。

可章溢却似未察觉周遭的压力,他深吸一口气,依旧挺直脊背,对着朱元璋再次躬身,语气比先前更恳切:“吴王,臣并非拘泥细枝末节,更非不顾大局!”

他转头看向胡惟庸等人,声音清亮:“诸位大人可知,王妃这顶凤冠、这件霞帔,价值多少?”

不等众人回答,章溢便继续说道:“臣此前偶然听闻,凤冠上的明珠皆从海外采买,一颗便需百两银子,冠上的金饰更是耗费黄金数十两;霞帔上的金线,是用十斤纯金抽成,光刺绣便动用了数十名绣工,耗时三月才成 —— 这一整套服饰,折算下来,至少需五千两白银!”

这个数字一出,厅内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声。

朱槿在一旁听得,心里忍不住冷笑一声:章大人还是太清廉,见识短了!这凤冠霞帔哪是五千两白银能拿下的? 前前后后加起来,足足十万白银!章大人只估算了个零头,倒也从侧面看出他平日里从不关注这些奢华之物,一门心思都在民生上,真是难得的清官。

章溢见状,语气更沉:“如今江南初定,浙西水灾刚过,数十万百姓等着朝廷拨款赈灾;北边抵御元军,将士们的粮饷还需筹措;各地州县修缮粮仓、兴修水利,哪一处不要银子?五千两白银,若用来赈灾,能让上千百姓免于饿死;若用来充作军饷,能让百名士兵安心戍边!”

他越说越激动,目光灼灼地看向朱元璋:“吴王倡导四菜一汤,是为节俭,是为体恤民生。可这凤冠霞帔,却是实实在在的奢靡耗费!百姓若知晓朝廷在民生艰难之时,仍花费巨资打造服饰,即便吴王与王妃本意并非如此,也难免会寒了民心!臣斗胆进言,并非要扫王妃寿宴的颜面,而是不愿见‘节俭’二字,只停留在宴席之上啊!”

这番话字字恳切,句句都落在 “民生” 与 “银子” 的实处,让方才附和李善长的官员们都有些语塞。

胡惟庸脸色微变,还想开口反驳,却被李善长用眼神制止 —— 李善长知道,章溢这番话戳中了朱元璋最在意的 “民心”,此刻再强行反驳,只会显得他们不顾百姓,反倒弄巧成拙。

朱元璋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目光从章溢身上移开,缓缓转向一旁正气定神闲抿着酒的朱槿。

他没有说话,只是眼神沉沉地落在朱槿身上,酒杯沿轻轻磕了一下桌面,发出一声清脆的响。

那眼神里没有怒意,却带着不容错辨的示意 —— 分明是在说:这凤冠霞帔本就是你一手操办的,先前说好了烂摊子自己处理,如今闹到寿宴之上,再不出面收拾,等咱没了耐心,可就不止是辩论,要开始砍人了!

朱槿被父王这眼神一扫,心里顿时一凛,手里的酒杯差点没拿稳。他哪还敢继续装淡定,心里暗自叫苦:得,还是躲不过!

他放下酒杯,清了清嗓子,缓缓起身。不同于方才的散漫,此刻他脊背挺直,眼神扫过厅内众人,语气带着几分沉稳:“户部尚书杨思义杨大人何在?”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