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 1364年)九月。

浩浩荡荡的马车队伍碾过黄土官道,五百名全副武装的甲士如铁流般紧随其后,森严阵仗足见马车内人的尊贵身份。

居中一辆朱漆马车尤为醒目,车身以坚实的檀木为骨,车厢四角雕着栩栩如生的蟠龙,龙须飞扬,龙目圆睁,尽显威严。朱红色的车身表面涂着多层大漆,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流淌的赤金。

车厢内,代替朱元璋回乡祭祖的朱标端坐其中,身旁陪同的是朱槿与刘基。

虽行在官道,马车仍颠簸不止。朱槿紧闭双目倚着软垫,强压着胃中翻涌,心中不由确认了:“等日后去了封地,头一件事便是修路!整日这般颠沛,实在遭罪。”

马车碾过青石板路,朱标掀起车帘望向天际残阳,忽然转头问道:“刘先生,如今到了何处?”

刘基抚须一礼,苍髯在晚风里轻扬:“世子,前方便是滁城。今夜在此歇脚,明日便可抵达凤阳。”

“滁城么?” 朱标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车辕,“那是不是要拜会一下小明王?”

刘基眸光微闪,拱手道:“礼数上确该如此。只是殿下鞍马劳顿,若想稍作休整......” 话音未落便被打断。

车厢角落的朱槿突然坐直身子,:“大哥,去见见这个小明王吧!” 少年眼中跳动着兴奋的光,仿佛要看穿历史迷雾。

现在这个小明王韩林儿被自己父亲朱元璋挟持,成为其号令军中的傀儡。真的是乱世中 “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经典操作。既需要借韩林儿的旗号凝聚反元力量、吸纳红巾军旧部,又必须防止其成为威胁自身权力的符号。这种 “表面尊崇、实际控制” 的策略,既体现了朱元璋的政治手腕,也暴露了其对权力垄断的强烈欲望。

最重要的是这个小明王韩林儿龙凤十二年(1366 年),朱元璋命廖永忠迎韩林儿回应天(今江苏南京),途中船翻,韩林儿沉入江中。

朱标看着弟弟眼中灼灼的好奇,终于展颜一笑:“既如此,到了滁城便去拜会。只是寻常礼数,莫要失了分寸。”

随后朱标继续垂眸继续翻看手中的《资治通鉴》,书页在指尖沙沙作响。朱槿盯着那本墨色书册,心底暗忖:“老朱果然把大哥当作储君来雕琢,竟连这等被皇室列为禁书的典籍都敢给大哥研读。”

《资治通鉴》这本书可谓是帝王之书,书中总结了大量的政治经验和管理智慧。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与评价,提炼出了许多关于用人、纳谏、决策、治国方略等方面的准则和方法。

察觉到胞弟的目光,朱标将书册递向朱槿,温声道:“二弟可愿一读?你我兄弟间无需顾忌。”

朱槿忙不迭摇头,心中腹诽道:“我可没这胆子!这世道的皇帝哪是常人能做的?过得比前世 996的打工人还苦不堪言。”

他脑海中忽而浮现后世对朱元璋的评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每日仅睡四五个小时,却要处置万千政务,这般强度下竟能活到七十一岁,当真是天赋异禀。再看大哥朱标,将来怕是也要承袭老朱的勤勉,难免劳心伤身。

“大哥晓得我的性子,最不喜舞文弄墨,看书还是罢了。”朱槿推辞道。朱标闻言轻叹,语带期许:“你我二人乃双生兄弟,来日我若承继大统,还需二弟在旁辅佐。”说罢,目光中隐隐流露出几分忧虑。

马车角落的刘基听罢此言,目光幽幽落在朱槿身上,若有所思地抚了抚长髯。

朱槿则是说道:“大哥,你也知道你弟弟我,从小到大没什么志向,只想过个富家翁,以后多找几个媳妇,生一堆孩子。真不知道咱爹怎么想的,祭祖还要我跟着。” 他故意拉长语调,眼尾微微上挑,一副慵懒随性的模样。

朱标闻言猛地抬起头,墨色的眼眸里满是恨铁不成钢的神色:“二弟!” 话到嘴边又化作一声叹息,他上伸手拍了拍朱槿的肩膀,掌心带着兄长特有的温热,“罢了,你想怎样就怎样吧。天塌下来以后还有父亲和大哥顶着。”

很快车队来到了滁城城外,此时的滁城城外,耿炳文早已率部等候多时。他本驻守长兴(浙江省湖州市),因朱元璋忧心世子安危,特命其前来护卫。

望见城外列队的耿炳文,朱标等人掀开帷幔下车。“耿叔叔,父亲竟派您亲自前来,长兴那边可稳妥?”

“世子殿下放心,长兴固若金汤。相比之下,世子的安危才是重中之重,吴王特命末将前来护卫世子安全。今夜可在宗阳宫安歇,明日一早,末将便护送诸位前往凤阳祭祖。”

入城途中,街道虽显冷清,却不见流民拦路乞食。

朱槿暗自思忖,不知是此地民生安稳,还是耿炳文提前驱散了饥民。从应天至此,沿路所见尸骸枕藉,饿殍横陈于野,无人收敛。朱槿与朱标虽不时施粥救济,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宗阳宫的朱漆大门在暮色中吱呀开启,耿炳文率先踏入,玄色披风扫过阶前青苔。朱标与朱槿紧随其后,鎏金宫灯在廊下明明灭灭,将韩林儿的身影投在雕花屏风上 —— 那是个身形单薄的青年,明黄锦袍穿在身上空落落的,腰间玉带松松垮垮地系着,倒像是偷穿了大人衣裳的孩童。

“臣朱标,携舍弟朱槿,拜见陛下。” 朱标俯身行大礼,袖口金线在烛火下泛着冷光。朱槿跟着弯腰,却在叩首时悄悄抬眼 —— 韩林儿正端坐在紫檀宝座上,指节捏着盏茶盏,指缝间泛着青白。那茶盏是前朝官窑的月白釉,此刻却盛着粗劣的碧螺春,茶叶在水中沉沉浮浮,像极了他此刻的境遇。

“免礼。” 韩林儿的声音沙哑如破锣。他抬眼望向朱标,目光在对方腰间的玉佩上凝固 —— 那是一枚羊脂玉,雕着五爪金龙。

“世子一路辛苦了。” 韩林儿勉强扯动嘴角,却比哭还难看,“令尊... 近来可好?”

“父亲一切安好,托陛下福。”

“父亲常说,陛下乃天命所归,当学唐太宗虚怀纳谏。”

韩林儿盯着杯中茶汤,忽然笑出声来。那笑声先是低哑,继而越来越响,震得梁上积尘簌簌而落。“唐太宗?” 他猛地推开茶盏,滚烫的茶水泼在朱标袖口,“孤倒是想学汉献帝,可叹... 无曹操之忠啊。”

殿内气氛瞬间凝固。耿炳文手按剑柄上前,却被朱标抬手止住。

“陛下明鉴,父亲对陛下一片忠心。” 朱标掏出手帕,轻轻擦拭韩林儿溅湿的案几,帕角金线绣着的 “明” 字刺得韩林儿眯起眼。

“罢了。” 韩林儿挥挥手,“天色不早了,世子歇息去吧。替孤... 向令尊问好。”

朱标再行一礼,转身带着朱槿离开了。

回到房间,众人用过简餐,因连日舟车劳顿,就早早各自回房歇息。

暮色刚漫过屋檐,朱槿便蹑手蹑脚地叩响朱标房门。推门而入,只见朱标仍就着昏黄烛火读书,烛泪在案几上凝成蜿蜒的白痕。

“大哥,要不要随我出去瞧瞧滁城的夜?看一下真实百姓的生活?”朱槿压低声音,眼底泛起狡黠的光。

这话瞬间勾起朱标的兴致。自小长在应天府高墙内的他,对外面的世界满是好奇,更是十分相信自己的二弟,当即放下手中书本,起身欲走。

朱槿一把拦住他:“大哥,且慢!得先换身衣裳,你这一身太扎眼了。”

朱元璋虽厉行节俭,但他的儿子们的衣饰再朴素,也比寻常百姓华贵许多。

朱标会意,接过朱槿递来的破旧粗麻衣换上。虽说衣衫褴褛,可他身姿挺拔,眉眼间的贵气仍藏不住。

换好衣服后,二人摸黑溜出房门,借着夜色遮掩,巧妙躲开城主府的护卫,悄无声息地潜入街巷。

此时正值战乱,滁城为保平安,早已实行宵禁。街上一片死寂,唯有远处传来零星的梆子声。

好在朱槿耳聪目明,凭着敏锐的感知,带着朱标七拐八绕,成功避开巡逻的士卒,最终在城角一处农户家门前停下脚步。

一路行来,唯有这户农户的窗棂漏出火光的光晕。

朱标虽早知二弟武学根基深厚,却直至今日才真切目睹其身手——只见朱槿轻轻松松托着他翻过城主府高耸的青砖墙,耳力竟能辨清三条街外巡逻士卒的脚步声,避之如行云流水。

“想学么?我教你啊。”朱槿捕捉到兄长眼中的歆羡,压低的声音里藏着雀跃。

他早想传授大哥武艺,无奈朱元璋一心要朱标以文治国,早年虽让周宗教过些骑射基本功,却严令禁止朱槿“带偏”朱标。

朱标面露向往,却苦笑着摇头:“二弟,非是我不想学,实在是《尚书》《春秋》尚未通览,每日还要完成老师们留下繁重的课业......”

话未说完,已被朱槿截断:“等回了应天,我自有办法教大哥习武。”少年眼底闪过狡黠,“大哥只管把心放进肚子里。”

说话间,二人已到农户门前。朱槿叩响柴扉,屋内骤然陷入死寂——火光“噗”地熄灭,唯有夜风卷着枯叶掠过墙根。

他扬声喊道:“我们不是歹人!今日刚进城,实在饿得慌,见您家有灯火,才寻来讨口饭吃,只要给我们兄弟俩点吃食,什么都可以,我愿意给你们一两银子!”说着朱槿从怀中拿出一两碎银子轻轻的敲了一下门。

沉默片刻,房门露出一个缝来,随后立马关上,屋内传来窸窣的低语,似是夫妻在商议。

当时因为战乱,一两银子只能购买一石粮食(约120斤),足够他们吃好久了。

许是听出孩童嗓音,又闻“付钱”二字,木门“吱呀”裂开条缝,微弱的火光中,露出一张瘦骨嶙峋的妇人面孔。

待进门后,火光重新亮起,朱槿才看清屋内景象:土炕上蜷着个五六岁的男童,瘦得眼窝深陷;男人缩在墙角,手中拿着菜刀谨慎着看着兄弟二人——三人皆是皮包骨头,身上的粗布衣裳补丁摞补丁,唯有妇人怀中的陶罐飘出几丝稀粥的香气,在清冷的夜里显得尤为单薄。

朱槿将银两递到男人手中,那粗糙的掌心反复摩挲着银锭,直到确认不是伪造的铅胎,才松开紧攥的菜刀。女人战战兢兢地捧来陶罐,浑浊的粥汤在里头晃出细碎的涟漪。

“咱家里没啥好嚼裹,二位小爷虽穿得破烂,可这眉眼不像寻常百姓,不知二位小爷吃不吃得惯。”男人欲言又止,盯着朱槿胸前若隐若现的玉佩流苏。

朱槿仰头灌了口稀粥,喉结滚动间吞咽下可数的米粒,随即将陶罐推给朱标。长兄接过时,指尖触到罐壁的温度——不过是温吞的残羹,哪像王府里随时能吃上的热汤。

待两人喝完,男人搓着手往门口挪步,显然想尽早打发这对陌生兄弟。

此时朱槿却忽然盯住土墙上悬挂的深褐色肉条,油光在昏暗的油灯下泛着诡异的暗红。“大哥既收了我的银子,怎的藏着荤腥?”他挑眉,故意用市井混混的口吻揶揄。

听到这,女人突然掩面发出呜咽,肩头剧烈颤抖。男人的脸瞬间煞白,冲上前挡住那截肉条,袖口滑落处露出小臂上的牙印状疤痕。“小爷饶命!”他扑通跪下,膝盖磕在青石板上发出闷响,“不是小人吝啬,实在是……实在是这肉……”

“二两银子,卖不卖?”朱槿逼近半步,袖中暗藏的匕首抵住男人后腰,“否则天亮就去府衙,告你私通乱党——”他刻意拖长尾音,余光瞥见朱标攥紧的拳头已泛起青白。

男人瘫坐在地,眼泪混着灰土往下淌:“那是前日……用我家幺女换的……隔壁家小子先断的气,我家囡囡……”喉结剧烈滚动,后半句噎在嗓子眼里,只剩喉间发出困兽般的呜咽。

朱槿如遭雷劈,只觉胃中翻涌,昨夜在城主府吃的蒸糕突然化作尖锐的碎块,刮擦着食道往上顶。

朱标踉跄半步,扶住剥落墙皮的土坯墙。他曾在《资治通鉴》里读过“易子而食”的记载,只当是史书中的残酷典故,却从未想过会在父亲治下的城池里亲眼见到。

肉条在火光中晃出虚影,他突然想起今早路过的乱葬岗,野狗撕扯着白骨时,远处有个妇人捧着陶碗蹲在一旁,碗里盛的不知是泥土还是剩粥。

“小公子……”女人扯住朱槿的衣角,干枯的手指像鸡爪般蜷曲,“您要是不嫌脏,灶台下还有半块面饼,是囡囡临死前藏的……”

话音未落,朱标已转身冲出门外,夜风吹来他剧烈的干呕声,惊飞了檐下栖息的寒鸦。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