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忠勇军的各个营、团分散开来,朝着雁门关外的壕沟与拒马推进。
士兵们手持汉阳造及仿制汉阳造步枪,以紧密的散兵线阵型前进。面对壕沟,工兵营迅速出动,他们携带轻便的桥梁搭建工具,在枪林弹雨中争分夺秒地铺设桥梁。
而步枪手们则以精准的射击,压制着躲在掩体后的清军弓箭手,使其无法对工兵造成太大威胁。
对于拒马,忠勇军的步兵们两两配合。一人持枪警戒,压制敌人,另一人则迅速冲上前去,利用手中的短斧或特制工具,砍断拒马的绳索或支柱,将其移除。
尽管清军弓箭手不断放箭,但忠勇军凭借着灵活的走位和热武器的强大火力,逐渐清除着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在清理障碍的过程中,忠勇军的迫击炮部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门迫击炮隐藏在山坡的掩体后,根据前方侦察兵提供的信息,对隐藏在城墙拐角、城楼后方等死角位置的清军火力点进行精准打击。
炮弹以高抛弹道落下,在清军意想不到的地方炸开,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杀伤。
雁门关下,硝烟弥漫,经过两天两夜的鏖战,战场上一片狼藉。
清军凭借着荷兰新式火炮的犀利火力,让宋铁率领的忠勇军火炮部队遭受重创。
一门门火炮被炸得七零八落,炮手们伤亡惨重,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与血腥气。
宋铁站在临时指挥所内,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凝重。
尽管己方的迫击炮凭借着灵活多变的射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些许劣势,成功压制了部分清军火力点,但整体战局依旧不容乐观,严重影响了他原本的攻城计划。
沉思片刻后,宋铁深知若想打破这艰难的局面,必须请求支援。
他迅速提笔,写下求援信,派遣快马日夜兼程送往西安,向李默请求支援先进的明国277钢铁大炮。
在等待支援的这段时间里,雁门关暂时进入了对峙状态。
清军龟缩在关内,加强防御,不敢轻易出击;忠勇军则在关外扎稳营地,密切监视着清军的一举一动。
然而,宋铁并未选择消极等待。他果断下令,派遣多支小股部队,趁着夜色对雁门关进行骚扰。
这些小股部队皆是由精锐士兵组成,他们手持汉阳造及仿制汉阳造步枪,趁着夜幕的掩护,悄无声息地靠近雁门关。
到达预定位置后,他们突然发动攻击,密集的枪声瞬间打破夜晚的宁静。步枪的火光在黑暗中闪烁,如同点点繁星,让清军摸不清虚实。
清军急忙组织防御,城墙上顿时灯火通明,弓弩手与火器营朝着枪声方向盲目射击。但忠勇军小股部队凭借着灵活的战术,打完一轮射击后迅速转移位置,让清军疲于应对,无法安心休息。
夜战中,忠勇军的迫击炮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黑夜的掩护下,迫击炮部队悄悄推进到距离雁门关较近的位置,然后突然开火。炮弹以高抛弹道越过城墙,在关内爆炸,炸得清军阵脚大乱。
而忠勇军的步兵则趁着清军混乱之际,发起小规模冲锋,给清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尽管暂时处于对峙,但宋铁凭借着这些灵活多变的战术,让清军始终不敢放松警。
阿济格站在雁门关的城楼上,望着关外那片被战火洗礼得满目疮痍的土地,听着时不时传来的枪声和炮声,脸色愈发阴沉。
面对宋铁派遣小股部队骚扰的战术,阿济格起初并未太过在意,只当是忠勇军的垂死挣扎。
但随着小股部队如鬼魅般频繁出现,搅得关内清军不得安宁,他的耐心被逐渐消磨殆尽。每当夜幕降临,那突如其来的密集枪声便在关下不同方位响起,清军的巡逻队常常遭到突袭,防不胜防。
阿济格不得不下令加强夜间警戒,增派岗哨,城墙上灯火通明,如同白昼。
然而,这不仅让士兵们疲惫不堪,还分散了防御力量。看着士兵们因睡眠不足而日渐憔悴的面容,阿济格心中满是恼火,却又无计可施。
而对于宋铁利用武器优势发动的夜战,阿济格更是深感头疼。
每当忠勇军的迫击炮声在黑暗中炸响,炮弹如雨点般落入关内,清军的营帐、防御工事瞬间被炸得支离破碎,士兵们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阿济格深知己方火炮在机动性和夜战中的劣势,面对忠勇军的突然袭击,往往来不及做出有效反击。
他在城楼上来回踱步,拳头紧握,咬牙切齿地咒骂道:“这宋铁,倒是有些手段!”
随后,他紧急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
在营帐中,阿济格猛地一拍桌子,怒目圆睁地说道:“不能再这样被动挨打!必须想个法子,破了宋铁这些鬼蜮伎俩!”众将领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应答。
思索片刻后,阿济格皱着眉头说道:“从今夜起,加强关外的巡逻,多设暗哨,一旦发现小股敌军,立刻出击,务必将其歼灭!
同时,挑选一批精锐弓箭手,在城墙上布置好,专等忠勇军靠近。
至于那迫击炮,给我组织人手,密切注意其发射方位,一旦发现,集中火炮火力予以摧毁!”
然而,阿济格心里清楚,这些措施不过是权宜之计。宋铁的战术让清军陷入了疲于应对的困境,若不能尽快打破僵局,等待他的就只有退守大同了。
—————————————————
在广袤无垠的蒙古草原上,李虎骑着一匹高大的黑色骏马,率领着四千骑兵,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向着前方疾驰而去。
远远地,便能望见神州商会那支庞大的商队,车队连绵不绝,在草原上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
当神州商会的商队在蒙古草原上远远瞧见忠勇军那整齐的队列和鲜明的旗帜时,商队众人先是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惊喜与敬畏交织的神情。
商队首领本就精明过人,反应极快,他立刻翻身下马,快步迎向李虎,脸上堆满了恭敬的笑容,眼神中满是欣喜,说道:“哎呀,可算见到忠勇军了!李将军,咱们可盼着能遇上你们呐!”
他一边说着,一边拱手作揖,腰弯得如同虾米一般,语气中满是热络与讨好。
周围的商人们也纷纷围拢过来,原本因长途跋涉略显疲惫的面容,此刻都洋溢着兴奋。
他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这就是忠勇军呐,可真是威风凛凛!”“多亏了忠勇军收复河南、陕西,咱们这商路才能打通,生意才做得下去哟!”
一些年轻的伙计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看着忠勇军的士兵,仿佛在看一群从天而降的英雄。
而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掌柜们,眼神中除了欣喜,更多了几分对局势变化的敏锐洞察,忠勇军的出现,或许会给他们接下来的行程带来新的机遇。
几个负责押运货物的护卫,原本还警惕地握着手中的兵器,此时也都放松了下来,咧嘴笑着,与忠勇军士兵们互相点头示意。
整个商队的氛围,从原本的谨慎戒备,瞬间变得热烈而欢快,仿佛久别重逢的亲人相聚一般。
李虎与商队首领一番交谈后,得知商队此次的目的地是喀尔喀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