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的灯光冷白得像AI生成的梦境,程疏言指尖轻点平板,舆情数据瀑布般滚落。热搜词条#程疏言新歌暗涌炸裂开播# 已在榜首挂了整整18小时,评论区从“这音色是人类能唱出来的?”一路滑到“求原声带,我要循环到脑干过载”。
但热度这玩意儿,来得比5G快,走得比前任还干脆。
小安缩在会议桌角落,抱着她的第七杯冰美式,眼底泛着熬夜追踪数据的青黑。她刚把最新报告推上主屏:黑粉转粉率12%,女性用户占比74%,b站二创视频播放量破千万——“不是我们火了,”她声音沙哑,“是大家突然觉得,有人替他们把心事唱出来了。”
程疏言抬眸,眼神没看数据,而是落在投影角落一张抓拍照上:他和周知在片场对戏时,她递来一瓶水,他下意识接过,两人指尖相触的一瞬被粉丝截了下来,配文:“救命!这个递水动作我看了300遍,他们真的不恋爱吗?!”
“cp感?”周默靠在墙边,手里晃着一支笔,“现在全网都在嗑‘疏知’,说你们眼神拉丝、呼吸同频、连沉默都像在合唱。”他嗤笑一声,“可我们明明连话都没说过几句。”
“所以更要趁热打铁。”周默走向投影仪,一挥手调出ppt,标题赫然写着——《三段式情绪收割计划》。
“第一阶段,放花絮。”他点击鼠标,画面切到一段未公开镜头:程疏言在录音棚试唱失败,摘下耳机烦躁地抓头发,周知轻轻走过来,递上一杯热茶,低声说了句什么,他愣住,然后笑了。
“这段叫‘疏知互奶’,主打一个双向救赎人设。别整那些假甜宠,就这种真实到抠脚的瞬间,最戳心。”
小安飞速记录:“真实=情绪源点,虚假=能量断流。”
“第二阶段,搞日常。”周默继续,“上线‘练歌室日记’系列短视频,拍他们排练时的即兴互动——比如谁忘词了被对方笑,谁偷偷给对方改了旋律结果意外好听。不用剧本,只录自然流。”
“第三阶段,王炸。”他顿了顿,语气压低,“网剧首播当天,同步发布《暗涌》完整版mV。用演技为音乐背书,告诉所有人——这不是流量堆出来的神曲,是一个演员用角色灵魂喂养出的声音。”
程疏言终于开口:“所有内容必须真实。”他指节叩了叩桌面,“系统只采集体验过的情绪,摆拍无效。”
这话没人质疑。毕竟上一章的风暴中心,他们靠一首AI质疑风波里的自证清白杀出血路——程疏言当场直播清唱,从高音撕裂到气息颤抖,全程无修音,弹幕刷爆:“这才是真人该有的瑕疵美。”
而现在,他们要做的,是从被动接受热度,转向主动设计情绪流向。
“陆骁那边已经开始带节奏了。”小安调出另一份简报,“微博大V发文暗示《暗涌》是‘资本+AI合成产物’,试图把我们的成功归结为技术作弊。”
周默冷笑:“那就让他们炒呗。我们不回应,不撕逼,只发内容。”他点了点太阳穴,“让热度产生复利,才是高级玩法。”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窗外城市霓虹流动,像一场永不落幕的直播秀。
程疏言忽然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词:**共鸣 → 黏性 → 闭环**。
“大众情绪就像野火,烧得快,灭得也快。我们要做的,不是浇水灭火,也不是添柴助燃,而是建一条引水渠——把情绪能量导进长期价值池里。”
他转身,目光扫过两人:“第一阶段花絮发布后,立刻启动粉丝情绪监测。重点追踪两个指标:一是‘共情唤醒度’,看多少人留言说自己‘想起了某个夜晚’;二是‘社交分享欲’,看多少人主动转发并加个人故事。”
小安眼睛一亮:“我们可以做‘情绪地图’!根据地域、年龄、职业标签,分析不同群体被打动的点,再针对性投放衍生内容。”
“聪明。”周默挑眉,“比如一线城市社畜更吃‘疲惫中的温柔’桥段,三四线学生党偏爱‘逆境成长’叙事——那就剪两个版本花絮,精准投喂。”
“还有。”程疏言坐回主位,指尖轻敲日程表,“‘练歌室日记’不能只是卖萌日常。每期埋一个微悬念——比如周知哼了一句陌生旋律,程疏言追问来源,她笑而不语。观众会自己脑补:这是新歌线索?还是私人回忆?”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周默接话,“等网剧播出,揭晓那句旋律其实是剧中关键信物的主题变奏,瞬间完成情感闭环。”
小安已经手速飞起,在云文档里整理出初步排期:
- d+1:发布花絮vlog《递水那天,他说谢谢的声音有点抖》
- d+3:上线短视频《练歌室日记1:她忘词了,但他笑了》
- d+5:释出预告彩蛋音频,仅15秒模糊人声哼唱
- d+7:网剧开播 + 《暗涌》完整版mV全球上线
“名字也要有梗。”周默突发奇想,“花絮系列就叫#疏知今日也互奶了吗#,短视频栏目叫#练歌室没有秘密#,怎么样?”
程疏言难得勾了下嘴角:“土,但有效。”
正说着,周默手机震动不止。他瞥了一眼,是宣发合作方的消息:“平台问能不能提前曝光一段亲密戏片段造势。”
空气骤然降温。
“不行。”程疏言斩钉截铁,“任何未经剪辑的情感戏份外泄,都会破坏观众对正式播出的期待阈值。我们现在玩的是长线情绪管理,不是短效荷尔蒙刺激。”
周默点头,迅速回复:“按原计划走,一帧都不能多给。”
小安默默在笔记本写下新的一行:**克制,是最好的撩拨。**
会议进入尾声,程疏言拿起笔,在宣传日程表上划出三条红线——
第一条横贯花絮期:“杜绝过度解读,禁止引导站姐捕风捉影。”
第二条锁定短视频阶段:“保持生活流质感,拒绝刻意撒糖。”
第三条直指最终发布:“以演技锚定音乐品质,完成实力派人格闭环。”
他的笔尖停在最后一行,写下四个字:**静水流深**。
周默站在投影旁,手机仍在震,他一边协调后期团队调整排期,一边对着电话说:“记住,我们不追热搜,我们制造热搜的规律。”
小安合上笔记本,悄悄将“宣传策略草案”存入云盘。封面她早就想好了,是一句诗:
**让每一次心跳,都有回响。**
窗外夜色浓稠,整座城市还在为《暗涌》沸腾,而这场风暴的核心,却异常安静。
程疏言依旧坐在主位,指节轻叩桌面,像是在无声打拍子。他的眼神沉静而笃定,仿佛已看见未来七天的情绪潮汐——如何升起,如何奔涌,如何最终沉淀为不可撼动的认知高地。
下一章,线下活动即将开启。而此刻,棋局已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