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城市很安静,路灯一盏接一盏灭了。只有一栋写字楼还亮着灯。
程疏言走出录音棚,风吹在脸上,有点凉。耳机还挂在脖子上,耳朵里好像还能听到《光年序曲》的音乐。这首歌他做了三天三夜,终于完成了。
手机响了一下。
是周默发来的消息:“所有证据都准备好了,就等你点头。”
他站在走廊尽头,回头看了一眼那扇亮着灯的窗户。几个小时前,他还在里面调音。现在,他要做的是另一件事——不是发歌,而是曝光真相。
他盯着手机屏幕两秒,然后点了发送。
“发吧,不留余地。”
消息刚发出,周默立刻行动了。他的微博@星轨观察员更新了。
标题很冷:《某些人该退休了,娱乐圈不养蛀虫》。
下面有九张图。
第一组是聊天记录。陈薇和三家营销公司的人聊了六个月。内容很清楚:
“明天必须上‘程疏言耍大牌’的热搜。”
“找个博主带‘疏知cp破裂’的话题,语气要像知情人士。”
“让粉丝群发‘岑知韫被冷落’的截图,制造矛盾。”
每一条都在安排黑程疏言的事。
第二组是银行流水。陈薇每个月都会收到12万,备注写着“舆情维护费”。钱从三个公司打来,路径清楚,连转账地址都能查到。
第三组最严重。是一份叫《疏知cp破裂计划V3》的文件。里面写了什么时候发谣言、发到哪个平台、热度要做到多少。甚至还写了如果程疏言回应,就要升级成“精神控制”这种更狠的说法。
每张图都有司法鉴定中心的章,来源也写明了:警方协查取得,合法有效。
文末只有一句话:
“以前我们忍着,是因为相信作品会说话。现在,该让法律来说话了。”
微博发出五分钟,转发破万。
十分钟,评论炸了。
二十分钟,#陈薇造谣产业链曝光#冲上热搜第一。
可没过多久,网上开始出现不一样的声音。
有人说:“这聊天记录肯定是假的!”
有人说:“周默早就想上位,这是借机搞事!”
还有人说:“陈薇也是为艺人好,别骂她了……”
半小时内,“同情陈薇”这个话题被顶到热搜第12位。一看就是有人在背后操作,同样的账号,同样的话术,连错字都一样。
就在大家吵得不可开交时,岑知韫转发了那条微博。
她是谁?顶流女演员,平时很少说话。这次她只写了六个字:
“清理垃圾,人人有责。”
没有表情,没有多余的话,干脆利落。
她的粉丝很多,影响力很大。这条转发一下子爆了,上百万人点赞评论。
“实锤了!”
“原来她在等证据!”
“这不是造谣,这是职业黑公关!”
热搜很快刷新,“顶流女演员亲自盖章实锤”冲上第一。主话题阅读量两小时突破80亿。
十分钟后,警方发通报:
【关于程疏言被诽谤一事,经初步调查,相关聊天记录、转账流水和文档真实有效,涉嫌构成诽谤罪,已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这条消息一出,所有质疑声全没了。
事情性质变了,从“明星吵架”变成了“刑事立案”。那些还在帮陈薇说话的账号全都删评退场,整个反扑直接崩盘。
#陈薇滚出娱乐圈#成了热门话题。评论全是“早该这样”“法律终于出手了”“这种人也能混这么久?”
有人翻出她以前的采访,她说:“我只是为了保护艺人。”现在听来特别讽刺。
还有人扒出她曾批评别人“炒作博关注”,结果自己干的事更过分。
上午九点,工作室会议室。
阳光照进来,在地上划出一道道亮线。程疏言坐在沙发上,手里攥着一支笔,看起来很平静。
助理小安端着咖啡进来,犹豫了一下说:“哥……这样做会不会太狠了?她毕竟是个经纪人,也带过不少艺人……”
屋里安静了几秒。
程疏言停下转笔,看着她说:“不是我们狠,是她一次次踩底线。从发黑稿,到编私生活谣言,再到教粉丝攻击我和岑知韫……如果我们一直不说话,就是纵容她。”
周默靠在墙边,嘴里叼着电子烟(真烟他已经戒了),冷笑一声:“她把圈子当战场,玩阴的,搞抹黑。那我们就用最狠的方式回击。什么叫专业?这就是专业。”
话刚说完,手机响了。
来电显示:岑知韫。
程疏言开了扬声器。
“新歌数据很好,《甜度超标》预约破百万。”她的声音传来,带着一点轻松,“平台都在问能不能提前上线。接下来,专心做音乐吧。”
“好。”他答应了一声,看向窗外。
阳光慢慢爬上对面大楼的玻璃墙。
会议结束,程疏言拿起桌上的耳机。昨晚那首《光年续曲》已经完成,今天就要开始宣传了。
他没有再看一眼热搜。
他知道,有些战斗不需要喊口号。
一条真消息,一组铁证据,一个官方通报,就能让谣言倒下。
真正的强者,不会停在过去的恩怨里。
他们只会往前走。
风轻轻吹动窗帘,手机又震了一下。
是周默的消息:“红包到账提示:岑姐刚打了六位数奖金过来,说请团队喝奶茶。”
他看了一眼,嘴角微微上扬,锁屏,放进口袋。
楼下车子已经在等了。司机问他去哪儿。
“公司剪辑室。”他说,“看看有没有什么彩蛋能用。”
车慢慢开走,身后的写字楼渐渐消失在晨光中。
热搜还在刷,热度还是很高。
但对程疏言来说,这件事已经结束了。
就像一首歌播完后的安静时刻——
喧嚣过去,余音还在,而下一首,已经开始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