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邢颂坤道:“陛下,申怀安此次在潼州查得如此巨大钱粮。
是否命其速护送回京,以充实国库?”
刑部祝启宗:“陛下,申怀安此次在潼州抓得的叛臣及将领。
是否也尽快押送回京,由刑部和大理寺加以审讯?”
吏部万之谦:“陛下,潼州知府乔晃及其以下罪臣全都下狱。
目前整个潼州府衙空虚,是否先指派官员,以保障潼州稳定?”
兵部常宽清:“陛下,申怀安提到潼州曾和巴蜀及西域来往密切。
是不是对潼州再增派军队,以护卫边防?”
礼部董灿也奏道:“陛下,辰王和夏景恒这些年在潼州大兴土木,增加赋税,潼州百姓苦不堪言。
臣建议对潼州百姓始当减免赋税,以体现陛下皇恩浩荡。”
工部罗坚道:“陛下,清源是潼州的必经之地。
现在朝廷已完全掌控了潼州,是否将潼州和清源之间的路也修复一下?”
这六部尚书各自根据自己的职责给出了建议,每一个也都说的过去,看来他们并不是无能之辈。
皇上道:“左相、右相,你们是何意见?”
龚少文道:“陛下,六部所言皆是要事。
目前有宣武军驻扎潼州,区区巴蜀和西域也不敢妄动。
臣以为目前还是指派新的官员前往潼州,再就是将一干罪犯斩回京城审讯为重。”
上官仁远:“陛下,潼州的钱粮。
臣建议留下一部分让潼州生产,余下的护送进京。
另礼部和工部说的减免潼州赋税和修路也可一并进行。”
左相和右相在朝堂上一文一武,各管各的,相互并没有越界。
其实皇上早就有了自己的决断,他只是在观望百官的意图。
皇上思索一会道:“传旨,让景皓带部分宣武军护送钱粮回京。
另外将主要判臣一并押回京受审。
至于带多少钱粮回京,由申怀安根据需要自行决断。
另外让羽林卫回京,关于减免潼州赋税事宜,由申怀安根据潼州情况上报再做商议 。
至于潼州到清源的道路,一切等申怀安回京再说。
龚爱卿、上官爱卿,关于潼州知府一职暂由申怀安代任。
你们和吏部商议一下,尽快补充潼州府衙其它副职。
告诉申怀安,让他务必查得辰王的下落,另外让他在潼州行事不得大意。”
听完皇上的旨意,百官高呼:遵旨。
正在这时,突然殿外个来急报,丁升连忙呈给皇上,皇上看了一下让丁升念出来。
丁升念道:潼州急报,申怀安在潼州大肆杀戮。
一天就斩杀了百颗人头,整个潼州菜市口鲜血未干。
次日申怀安依旧再造血案,又斩杀了近百个人头,而且都是他自己亲手操刀。
同时申怀安私自动用查封的钱粮,散给百姓。
皇上:“就这些吗,还有没有详细信息?”
来人道:“回陛下,这些都是外围的信息。
小的先回京送来,详细信息在路上,应该马上就到了。”
皇上:“这个申怀安究竟要干什么?他怎么不先请示?”
这了一会,又有潼州的急报传来。
上面写着钦差申怀安根据查获的线索和证据。
当着全部百姓现场问案,对于作恶多端和证据确凿者,当场砍头。
对于受苦的百姓,现场赔偿,潼州百姓纷纷称快。
申怀安对百姓说这是陛下的皇恩浩荡,潼州百姓大呼陛下万岁。
皇上听完大呼道:“申怀安好大的胆子,谁给他的权力处决要犯的?”
上官仁远见皇上大怒,立即奏道:
“陛下息怒,申怀安有陛下钦赐尚方宝剑,有斩杀之权。
何况他斩杀之人证据确凿,臣以为他这是在杀一敬百,先稳住潼州局面。
那些重犯他并没有私自处决,还特意请旨押回京城由陛下圣裁。
足见申怀安行事是有分寸的,潼州目前虽已掌控,但还是暗潮汹涌。
申怀安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请陛下三思。”
龚少文道:“右相,申怀安虽有尚方宝剑。
但好歹行事之前也要和朝廷通个气,如此乱杀一通,天下会怎么看待大梁。
刚拿下潼州就血腥杀戮,让其它几个藩王怎么想?
陛下,臣建议速招申怀安回京受审,让封州知府葛志前往潼州任知府一职。”
上官仁远:“陛下,万万不可,现在潼州刚刚平定,况且还有几万叛军被宣武军暂押。
现在如果不严惩奸小给百姓申冤,那些叛军还是会挺而走险。
申怀安目前是最熟悉潼州的了,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了,不能临阵换将。
臣以来先下旨让申怀暂缓审判,将所查证据交于朝廷再作处理,以稳定目前局面。”
龚少文:“右相,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护着申怀安。
他有功不假,可是杀戮已造成,天下皆知。
陛下削藩也不只是潼州,还有其它几个藩王也都在观望。
申怀安这一搞,搞不好其它几个藩王也会挺而走险。
到时候损伤的可是大梁的根基,陛下,臣以为速招申怀安回京受审,以安其它几个藩王之心。”
皇上:“这个申怀安能力倒是有,可是闯祸的本事也不小。
上官爱卿,你就代朕传消息给申怀安,让他不要图一时之快,大局为重。”
上官仁远:“臣遵旨。”
正在这里,大皇子的奏章也到了京城。
大皇子请示皇上,那些叛军的高级将领都已伏法,只是还有几万普通士兵该如何处置。
现在那几万人每天的吃喝开销很大,长期下去也不是办法。
左相和右相又是一番争论,左相说让那些叛军全部流放。
右相说他们只是普通百姓,只是被夏景恒蒙蔽了,就地遣散就行了。
最后皇上索性不管了,让大皇子去问申怀安。
然后将申怀安的处置方法报告朝廷后再作安排。
处理完这一切,丁升喊到:“陛下退朝……”
“臣等告退……”
上官仁远一回到家中,就一顿发脾气,这个申怀安真是大胆。
虽有尚方宝剑在手,可谁让你不经请示就擅做主张的?
他立即写信,让飞鱼卫云鸟快马加鞭前往潼州。
信中除了痛斥申怀安一顿感,就是让申怀安查询一下沈清乾的下落。
以前都是飞鸽传书给沈清乾,自申怀安进了潼州之后,沈清乾就失了消息。
也不知现在怎么样了,目前只能让人快马传消息了。
……
再说潼州,申怀安除了每天一如既往的问案,就是带人到街道或是民间进行巡查。
当然上官慕晴和秦宛儿也整天相随。
她们见申怀安和百姓交流很是通畅,往往百姓刚说几句话,申怀安就能明白他们的想法。
现在被夏景恒和莫家占的地也全都退给百姓了。
还有那些地主乡绅也都得到了严惩,潼州的百姓终于可以抬起头种地了。
申怀安不仅下令减免了赋税,所有百姓欠的高利贷和潼州赋税也都全部一笔勾销。
现在潼州的百姓只希望地里的庄稼在来年有个好的收成,百姓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些年夏景恒和莫世瑾强征杂税,百姓苦不堪言。
现在钦差大人来了,日子终于有了希望。
还有城里的商户,申怀安也大大减免了赋税,鼓励商人经商。
那些普通商户也都笑口常开,再也不用担心每在有人来收保护费和杂税了。
一时间,附近州府的商人也都涌向潼州,潼州一天比一天好转。
申怀安还让远在灵山的大哥、二哥派人前来潼州经商。
还有那些原从潼州逃往灵山的乡亲,如果他们愿意,也可回潼州生产。
只是那些人他们都再不愿回来,在灵山待着多好了。
自己的孩子跟着申大人,在灵山还可以做工,有钱可拿,谁都不愿意回来。
他们以前家里的地,申怀安全都买了下来,让大哥雇人耕种。
大哥于勇绍和二哥于海辰想都不敢想,现在自己竟然也成地主了,好不开心。
当天回到潼州府衙,上官慕晴弱弱的说,她想见一下莫世瑾。
毕竟他是上官慕晴她娘的兄长,也是上官仁远的大舅子。
申怀安也知道这是人之常情,就将上官慕晴带往地牢。
阴暗的牢房中地上铺着干草,莫世瑾带着枷锁席地而坐。
见有人进来,他缓缓睁开眼,上官慕晴道:“慕晴见过莫家主。”
莫世瑾:“你是何人?”
上官慕晴:“慕晴出生右相府,母亲尊名莫听雪。”
莫世瑾突然睁大眼睛,上下打量着上官慕晴,都长这么大了。
还是小时候见过一面,那个时候慕晴也才一岁多。
莫世瑾:“你是听雪的孩子?都长这么大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上官慕晴:“莫家主,慕晴从小失去娘亲,由我爹和两位兄长带大。
他们对娘的事情一直三缄其口。
慕晴今天前来,还望莫家主为慕晴解惑。”
莫世瑾:“你娘秀外慧中,外柔内刚。
是不可多见的女子,可惜了,英年早逝。
如果不是你爹摇摆不定,倒打一耙,她也不至于先我而去。”
上官慕晴:“莫家主,我爹身为朝廷命官,一生为大梁操劳,功绩卓着。
这个时候您就不要再恶意中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