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十八年三月,朱佑樘在宣布吏部大考核结果,云南、贵州两个行省成为最大的重灾区,有九百多个官员被考核不堪用。
云贵两地在明朝都是粮食产量底下省份,完不成征收工作。
云贵高原看起来降水不少,可是这里多喀斯特地貌,存不住水,缺水很严重。
朱佑樘决定两个行省作为推广种植玉米的试点。
张和龄在朱佑樘的要求下被迫给了每个行省各一万斤玉米粒作为推广种植的种子。
云南贵州两个行省的卫所先行试点,张锐轩也是出了一个各个阶段该如何管理的小册子,如何催芽,起田拢,幼苗管理,追肥。两万斤玉米粒看似很多,实际上也就1600亩土地而已,一个千户所也就是5亩土地而已。
张和龄得知张锐轩制作小册子之后,大骂张锐轩吃里扒外,不是张家人。
张锐轩劝道:“父亲,云南贵州两个行省天高皇帝远的,你的粮食还准备卖到那里去不成。”
第一代蒸汽机被张锐轩起名铁牛1号,正式的列装各个工坊,铁牛1号功率约12马力,取代很多缺水的地方,大明正式进入蒸汽时代。
三月初,京师西山试炮厂,王恭厂出品的三十门75毫米山炮和三十门82毫米迫击炮都一字排开。
工匠对于张锐轩为啥取名山炮和迫击炮有些晕,尤其是山炮,这不是一个好名字,可惜工匠意见张锐轩不知道。
山炮射程500-700米,500公斤,在原版山炮射程面前不值一提,采用直瞄射击,触发引信。可以分成炮管,炮架等几个部分驮运,也可以用马拉。
迫击炮射程150-300米,重量也是超过100公斤,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炮管最重有50公斤。
朱佑樘带着朱厚照还有内阁大臣兵部一众官员以及五军都督府都督,十二团营各营都督镇守太监指挥使,大明九边都督,镇守太监几百人在观看这次试射新式火炮,观众比操炮的人还多。
朱佑樘也是笑着张锐轩说道:“张爱卿,朕今天可是给你搭了一个好大台子,就看你这一炮能不能响了。”
张锐轩回道:“陛下,各位大人,捂好耳朵,小臣这一炮可是非常响的。”
张锐轩跑步来到操炮手总指挥处,下令,开始操炮。
总旗手在一个台子上开始打旗语,每门炮的炮长也用旗子回应。
1炮装填好,2炮好……
周成看着跑回来站在朱佑樘身边讲解的张锐轩,小声嘀咕道:“花里胡哨,不实用,这个张锐轩也就是会表面功夫,实战这不是浪费人力吗?”
周受赶紧用眼神制止了周成说话。
这套动作在九边总督和指挥使看来确是另外一番场景,这个旗子是一个办法,只是这个旗子的使用就不输此行。
随着总指挥旗子落下,每门火炮的旗子也落下,炮弹出膛,呼啸的飞向目标。
炮弹落地处腾起阵阵硝烟与尘土,片刻后,朱佑樘拿起张锐轩给的长筒放大镜,观察落点。身旁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忍不住抚须赞叹:“这等齐射之威,实乃我大明武备之新篇!”朱厚照更是兴奋得握紧拳头,双目灼灼盯着炮口仍在冒烟的火炮。
然而,五军都督府的一位老都督却皱起眉头,沉声道:“射程不过数百米,相较神机营的火铳强得有限,若遇上鞑靼骑兵突袭,只怕还未及装填便被冲阵。”
此言一出,现场议论声骤起,不少九边将领面露疑虑。
张锐轩不慌不忙,向朱佑樘行礼后朗声道:“陛下,诸位大人且看!”张锐轩挥动令旗。
接下来就是三发极速射击,一分钟稳稳的打出三发炮弹,三十门火炮炸出一大片的火力覆盖。
迫击炮更是做到了一分钟10发的装填速度,接下来就是炮兵转移项目。
几名士卒迅速将一门山炮拆解成数部分,由驮马驮运着走了一百米。然后放下,火炮竟已重新组装完毕,随着一声轰鸣,炮弹精准击中远处凸起的岩石。
张锐轩自信的说道:“此炮专为山地作战而生,轻便易携,可直捣敌军营垒!”
张锐轩话音未落,又有士卒推出迫击炮,将其架设在平地,以45度角度发射,炮弹如雨点般落入模拟的敌军营帐区。
朱佑樘抚掌大笑:“妙哉!张爱卿,这‘山炮’‘迫击炮’之名,倒是贴切得很!”
这时,兵部尚书刘大夏突然开口:“陛下,虽说火炮威力惊人,可这弹药耗费、工匠人力……”未等他说完,张锐轩已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大人不必忧心,铁牛1号蒸汽机可助力工坊量产炮弹,效率十倍于前。”
暮色渐浓,试炮场却依旧人声鼎沸。
朱佑樘望着暮色中林立的火炮,眼中满是期许:“传旨,十二团营优先装备此炮!一个团营装备36门山炮,36门迫击炮。”
随着旨意下达,张锐轩望着天边残阳,心中已然勾勒出大明军备革新与征战四方壮阔图景。
张锐轩心里想着还是要加大棉花种植,还有就是合成氨,没有合成氨这个硝酸的产量始终就是上不来。
硝酸可是制作炸药和火药的关键材料,还是氮肥的基础。
农业中氮磷钾现在就是磷肥现在还是没有着落了。磷矿石在中国不多,后世都基本上是进口的。磷在军事工业中才是非常重要的原材料。
张锐轩依稀记得南直隶好像是有,湖广也有,具体的位置就不知道。
三月二十日永平府的通往京师的铁路全线贯通,采用第二代铁牛2号蒸汽机,功率20匹马力。一次能拉二十吨货物从卢龙县到京师只要两天时间。
张锐轩上书成立大明铁路运输总公司,同时将铁路东延至山海关,南延至天津卫。
这次大明内阁和工部不但同意方案,还提出向北修建一条直通宣城,大同的铁路。
三条铁路同时开工,张锐轩顿时感觉压力大增,还有长芦盐场盐田建设,和密云大坝建设,实在是分身乏术。
建议工部派人接受铁路建设,永平到京师的铁路都是纯手工建设,如今多了很多蒸汽机在工地上,10万被分成三个工地。
可是曾健不接受,反而上书说铁路建设非张锐轩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