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沙母核的共生屏障稳定后的第三天,雾沙城的东门外,十五岁的少年共生师阿雾正蹲在新开辟的 “雾沙田” 里,小心翼翼地将 “雾沙稻” 种子埋进泛着淡金光的沙晶层。他的手指关节处缠着磨破的麻布,指甲缝里还嵌着未洗净的沙晶粉,每埋一粒种子,都会用指腹轻轻按压沙面 —— 这是母亲生前教他的 “稳苗法”,说这样能让种子更好地吸收雾霭中的养分。
“阿雾,要不要试试这个?” 芽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拿着一小瓶用木属性炼气凝练的 “生机露”,蹲下身时,发梢沾着的雾晶屑落在沙晶层上,泛起细碎的绿光。阿雾抬头时,睫毛上的沙粒簌簌掉落,他盯着芽芽手中的瓶子,喉结动了动:“这…… 真的能让稻苗活下来吗?之前种了三次,刚冒芽就被雾蚀蔫了。”
芽芽笑着拧开瓶盖,将一滴生机露滴在沙晶层上 —— 淡绿色的液体渗入沙粒,很快,一株嫩绿的稻苗顶着细小的沙粒钻了出来,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雾珠。阿雾的眼睛瞬间亮了,他伸手想碰,又猛地缩回,怕自己粗糙的手掌碰坏了嫩叶。“你看,” 芽芽握住他的手腕,引导他的手指轻轻拂过叶片,“雾沙稻需要雾霭的滋润,也需要沙晶的支撑,就像你和族人一样,要互相扶持才能活下去。” 阿雾的手掌微微颤抖,这是他在雾沙逆融后,第一次摸到活着的绿芽。
与此同时,雾沙城的中心广场上,老工匠沙爷爷正坐在临时搭建的木棚下,修复受损的 “雾沙共生灯”。他的腿在之前的沙陷涡中受了伤,只能用木板固定住膝盖,左手握着残缺的灯架,右手拿着细小的 “晶雾凿”,每凿一下,都要停下来喘口气,额头上的汗珠顺着皱纹滑落,滴在灯架的雾晶碎片上。
“沙爷爷,我来帮您扶着!” 铁手走过来,小心翼翼地托住灯架。老工匠抬头时,浑浊的眼睛里泛起光:“这灯是十年前给我孙女儿做的,她总说晚上走夜路怕黑,有这灯的雾光照着,就不怕摔了……” 说着,他的声音低了下去,“逆融那阵,灯摔碎了,孙女儿也差点被沙陷涡卷走。” 铁手沉默着,用金属性炼气将灯架上的裂痕轻轻修复,又从储物袋里取出一块新的雾晶:“您看这块晶,透光性好,还不容易被雾蚀,咱们给灯换个新的晶罩,比以前更亮。” 老工匠的嘴角慢慢扬起,布满老茧的手指抚过新雾晶,像是在抚摸孙女儿的头发。
而在雾沙母核的共生坛旁,几个七八岁的孩子正围着阿木,手里拿着用沙晶和雾霭捏成的 “小母核”。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朵朵,举着自己捏的作品跑过来,沙晶做的母核上,还沾着几根她的头发:“阿木哥哥,你看我的母核!为什么你的母核会发光呀?我的怎么不亮?”
阿木蹲下身,将秦魂炼气凝聚成一缕淡金色的光丝,轻轻点在朵朵的 “小母核” 上 —— 沙晶瞬间泛起微光,雾霭在周围形成一层薄薄的光膜。朵朵惊喜地叫起来,蹦跳着跑到同伴身边炫耀,裙摆上的沙粒撒落在共生坛的草地上,很快就有细小的嫩芽从沙粒中钻出来。阿木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想起自己小时候在训练营里,第一次成功凝聚炼气时的样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傍晚时分,雾沙族的族人在广场上支起了大锅,煮着新收获的 “雾沙粥”。粥里飘着雾沙稻的米粒,还加了用雾霭凝结的 “雾晶糖”,甜香弥漫在空气中。王跃端着一碗粥,走到正在检查共生监测仪的小星身边:“你看他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一口热粥,有活着的希望,就不会放弃。” 小星点点头,手指在监测仪上轻轻滑动,屏幕上显示着雾沙母核的融合率 —— 稳定在 88%,逆融因子的浓度已降至安全阈值以下。“咱们搭建的预警系统,能让他们以后不用再怕雾沙逆融了,” 小星的声音里带着欣慰,“你看朵朵他们,以后晚上走夜路,有沙爷爷修的共生灯,还有监测仪的警报,再也不用怕黑,也不用怕沙陷涡了。”
夜深时,阿雾躺在自家的小屋里,床头摆着新修好的共生灯,灯光柔和的雾光洒在墙上,映出他白天种的雾沙稻苗的影子。他摸了摸枕头下的 “小母核”,那是阿木帮他点亮的,此刻还泛着微光。他想起母亲说过的话:“雾和沙从来不是敌人,它们就像族人的两只手,只有握在一起,才能撑起家园。”
而在舰队的舰桥上,阿木看着手中的雾沙共生符,符石的雾晶面映出窗外的星空,沙晶面则映出雾沙城的灯光。他能清晰感受到符石中传来的温暖能量,那是雾沙族人生生不息的希望,也是战队守护使命的最好见证。舰队缓缓启航,朝着下一个超宇宙飞去,身后的雾沙超宇宙,不仅恢复了雾沙平衡,更重新燃起了族人对生活的热爱,成为星河中一座充满烟火气的 “共生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