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深处,300米水下。
09IV型核潜艇“长征”号如黑色巨鲸静默潜航。艇内红灯昏暗,声呐屏的绿光映着官兵们专注的面容。
“声呐接触,方位275,‘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距离20链。”声呐兵王磊压低声音,“对方主动声呐脉冲间隔缩短,可能在重新定位。”
艇长王锐眼神锐利如鹰。他轻触战术屏幕,将目标标记共享给全艇:“保持深度,航向不变。他们还没发现我们。”
——
联军反潜指挥部内,美军反潜专家盯着水声监测图。
“中国人的潜艇消失了?”日本海上自卫队军官难以置信。
美军上校摇头:“不是消失,是静默。他们的新一代减震浮阀技术很厉害……”他突然指向屏幕,“等等!‘长征’号刚才在关岛东南角上浮了0.3秒!”
——
“长征”号艇内,电子战军官突然举手:“检测到美军投放的新型声呐浮标!频率跳变模式与上次不同!”
王锐立即下令:“全停!坐底!”
核潜艇缓缓沉向海床,激起细微的沉积物。深度表显示:518米。
——
海面上,美军p-8A反潜机盘旋投掷声呐浮标。驾驶员对着无线电抱怨:“这就像在太平洋里找一根特定的针!”
突然,声呐操作员惊呼:“捕捉到短暂的水声通讯信号!是中国潜艇在与母舰通联!”
——
“长征”号艇内,通讯兵快速解码着加密信息。
“是福建舰传来的联军演习频率表!”他激动地汇报,“还包括‘里根’号航母的声纹特征更新!”
王锐露出笑容:“值了。把这些数据打包传回基地,用超低频发射器。”
——
深夜,“长征”号重新上浮至潜望镜深度。光电桅杆悄然升起。
视频画面传回:远处海面上,联军舰队正在进夜间补给作业。日本“出云”号航母的灯光格外醒目。
“录下来了么?”王锐问。
“4K高清,带红外特征。”侦察兵确认,“连他们甲板上F-35的尾翼编号都能看清。”
突然,警报轻响——一艘“伯克”级驱逐舰正朝这个方向驶来!
“下潜!紧急下潜!”王锐下令。
核潜艇迅速没入黑暗。声呐屏显示驱逐舰的主动声呐脉冲如雨点般洒落。
“他们发现我们了?”副艇长紧张地问。
王锐摇头:“例行搜索。保持静默,让他们猜。”
——
黎明时分,“长征”号在300米深度悄然穿越联军演习区。声呐屏上满是各类舰艇的声纹标记。
“记录:美军航母每日起飞架次、日军补给规律、澳军潜艇巡逻路线……”王锐轻声道,“这些情报,比导弹更珍贵。”
当潜艇最终驶出演习区时,全员松了口气。
王锐看着渐亮的深海,对通讯兵说:“给基地发报:深海猎手已完成狩猎。”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更大的风暴,正在海面酝酿。而“长征”号收集的每一份情报,都将成为决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