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量子推演的囚笼】
北京,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战争爆发后第120天
巨大的地下设施内,一排排量子计算机阵列闪烁着幽蓝的冷光。中央主控台上,全息投影显示着太平洋战场的实时动态——红蓝两色的光点代表着中美双方的军事单位,它们每一次移动、每一次部署,都被记录、分析、预测。
轩辕系统,推演结果如何?总参谋长沉声问道。
全息界面波动,一个冷静的AI合成音响起:
「美军太平洋舰队将在47小时23分钟后尝试突破宫古海峡,行动代号。成功率:12.7%。」
总参谋长眯起眼睛:把这份预测打包,发给东海舰队司令部。
______
【第一阶段:数据深渊】
夏威夷,珍珠港地下指挥中心
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罗杰斯上将盯着作战地图,眉头紧锁。三天前,中国电磁炮摧毁了干船坞,现在他的舰队被压制在第二岛链内,寸步难行。
先生们,我们需要突破封锁。他敲了敲宫古海峡的位置,铁砧行动——48小时后,第七舰队主力将强行穿越海峡,进入菲律宾海。
作战参谋们迅速记录命令,但没人注意到——指挥系统的量子加密信道出现了0.3秒的异常波动。
同一时刻,北京战略支援部队网络战中心
捕获成功!技术军官兴奋地喊道,铁砧行动完整作战计划已解密!
大屏幕上,罗杰斯上将的语音指令、舰队航迹图、甚至各舰艇燃料储备数据,全部一览无余。
轩辕系统果然没错,吴天明少将冷笑,把情报转发火箭军,按预案执行捕鼠器
______
【第二阶段:剧本战争】
宫古海峡以东200海里,美军尼米兹号航母
舰长马克·威廉姆斯看着刚刚收到的加密命令:
奇怪...他喃喃自语,这和我预想的路线完全一致。
更诡异的是,当他调出电子海图时,发现中国海军的拦截舰队已经提前48小时在预定航线上展开——就像早就知道他会走这条路。
舰长!雷达官突然惊呼,发现大量导弹发射信号!方位290,距离400海里!
威廉姆斯冲向舷窗——远处的海平线上,数十道尾焰正腾空而起。那不是普通的反舰导弹,而是火箭军的dF-21d,专为航母设计的杀手锏。
全舰规避!释放干扰弹!
但为时已晚。导弹以10马赫的速度俯冲而下,每一枚的预定落点都精确对应尼米兹号的规避路线。
______
【第三阶段:思维镜像】
五角大楼,国家军事指挥中心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约翰逊上将盯着战场实时画面,冷汗浸透了军装。
这不可能...他反复翻看作战日志,中国人似乎提前知道我们每一步行动,连备用方案都...
突然,一个可怕的念头击中了他。
立即检查所有指挥系统的量子加密模块!
技术团队很快带回噩耗:
长官...我们的量子密钥可能被逆向破解了。更糟的是...技术军官咽了口唾沫,对方AI似乎在学习我们的决策模式,预测准确率已达89%。
大屏幕上,轩辕系统的虚拟形象突然浮现,用流利的英语说道:
「约翰逊上将,您接下来会命令b-2轰炸机群从关岛撤离。需要我帮您计算损失率吗?」
______
【终章:数字暴政】
72小时后,联合国紧急会议
美国代表愤怒地挥舞着数据板:
中国开发了违反战争法的预测性AI!这等于让我们的每一步都像提线木偶!
中国代表淡定地抿了口茶:
我国只是充分利用了大数据分析技术。如果贵军决策过于规律...或许该反思的是你们自己?
在太平洋深处,系统正进行第10万次推演。全息图上,代表美军的蓝色光点一个接一个熄灭,最终只剩下刺眼的红色,填满整个西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