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上章说到,陈宇带着第一批档案车准备撤离张家口,赵刚留城断后炸了西城门暗道。
施尔昌留字条去了北平,铜戒指压在字条上像枚沉默的印章。
而老周在北平杂货铺应付敌军军官时,悄悄把假粮票藏进咸菜坛——这会儿档案车刚过茶水摊,山风就裹着股火药味从山口钻了进来。
刘勇突然勒住马缰,枪托往车板上一磕:“不对劲!”他往山口的巨石后指,草叶在风里抖得反常,“那石头底下有人!”
话音刚落,就见二十多个“土匪”从石后涌出来,为首的举着机枪往车前排,枪管上还缠着布条防晒。
“留下物资,饶你们命!”匪首的嗓子像被砂纸磨过,军帽檐压得很低,却挡不住眼里的狠劲。
他往档案箱上扫,嘴角撇了撇:“共军的破档案当宝贝?迟早烧干净!”
陈宇攥着枪往车下跳,草叶沾在裤腿上沙沙响:“你们是哪路的?”
他故意往匪首的袖口瞥——果然有个淡红的船锚印,是海鲨组的记号。
匪首笑了,机枪往地上顿了顿:“别管哪路的,识相就把东西留下!”
(辰时·山口交火)“护着车!”刘勇扯着嗓子喊,指挥战士们往档案车后躲。
子弹“嗖嗖”从耳边飞过去,打在车板上溅起木屑。
他带警卫营冲过去时,脚下的碎石被踩得咯吱响:“跟老子拼了!”
可刚冲两步就愣了——土匪的枪法极准,专打战士们的枪栓。
有个新兵刚想换弹匣,子弹就擦着他的指尖过去,枪“哐当”掉在地上。
“不像普通草寇!”刘勇往回退时,胳膊被划了道血口,“他们受过正规训练!”
陈宇扒着车缝看,匪首弯腰换弹匣时,军帽滑到了耳边——帽子里衬印着“整编第11师”的字样,是国民党军的!
他突然想起小林传回的情报,心猛地一沉:“是‘海鲨组’的残余!跟国民党军勾上了!”
林悦正往档案箱上盖帆布,听见这话突然抬头:“我认得他!”她往匪首的领口指,隐约能看见枚船锚徽章的边角,“上次在码头抓张彪时,他站在后面!叫……叫李三炮!”
李三炮像是听见了,突然往林悦的方向开枪。
子弹打在帆布上,留下个黑窟窿。“抓活的!”他往手下喊,“白长官说了,抓着女的有奖!”
(巳时·边打边退)“你带档案车往山沟绕!”陈宇往林悦手里塞张地图,指尖碰着她的手背冰凉。
“顺着红布条走,我和刘勇断后!”林悦攥着地图想再说啥,却被他推上了车:“快走!档案不能丢!”
陈宇揣着施尔昌留的据点地图往桥头退,知道前面一里地有座吊桥——地图上用红笔圈着“可炸”。
他边打边退,胳膊突然一热,血顺着袖口往下淌——中枪了。刘勇想扶他,他却摆摆手:“没事!先去炸桥!”
李三炮在后面追得紧,机枪扫得石头火星直冒:“陈宇!你跑不了!”他往吊桥的方向笑,“那桥早被我们做了手脚,你炸不了!
”陈宇没回头,指尖在怀里摸出赵刚给的炸药包——导火索还缠着火柴盒,一捏就着。
“你在桥头等着!”陈宇往刘勇手里塞炸药,自己往侧面的山坡爬,“我引他们上桥!”草叶刮在脸上生疼,他咬着牙往上挪,血滴在草上,像串红珠子。
(吊桥爆破)“陈副局长在那儿!”有个土匪指着山坡喊。
李三炮往桥上瞥,见刘勇正蹲在桥头摆弄啥,突然明白过来:“他想炸桥!快冲!”二十多个土匪往桥上涌,木板被踩得“咚咚”响。
陈宇趴在山坡上扣动扳机,子弹打在李三脚边的木板上。“来啊!”他故意往桥中央晃了晃,“有本事就过来!”李三炮红了眼,举着机枪往山坡扫:“给我打!打死他!”
就在土匪全涌上桥的瞬间,陈宇吹了声口哨。
刘勇猛地拉燃导火索,炸药包“轰”地炸响——吊桥的铁链“咔嚓”断了,木板带着土匪往山沟里坠。
李三炮抓着半截铁链往下坠时,还在喊:“白长官不会放过你们的!”
陈宇靠在树桩上喘,血顺着胳膊肘往下滴。
林悦疯跑过来,从怀里掏出绷带就往他胳膊上缠,手指抖得系不上结:“再流血就……就没救了!”她的眼泪掉在绷带上,晕开个湿痕。
陈宇攥住她的手,掌心的汗混着她的泪:“死不了,”他往阜平的方向望,山尖在云里若隐若现,“还得带你去阜平吃枣糕呢。”林悦被他逗笑了,眼泪却流得更凶,把绷带系得死紧。
(叛徒试探)1946年5月底的北平军统站,因为辎重被烧正乱成一锅粥。
站长把中共叛徒王二麻子踹倒在地,皮靴踩在他的手背上:“你说共军主力在东线?怎么我们的围军队过去鬼影子都不见一个!
”王二麻子疼得龇牙:“我……我真听见老周这么说的!”
老周那会儿正在杂货铺捆柴火,王二麻子凑过来说:“周掌柜,听说共军要从东线突围?”
老周心里一动,故意往咸菜坛的方向瞥:“是啊,我听巡逻队说的,还往东线运粮呢。”他往王二麻子手里塞块窝头,“这事可别往外说。”
王二麻子扭头就往军统站跑,把“情报”报给了站长。
站长立刻调兵去东线堵截,结果连共军的影子都没见着——西线的主力早借着这个空当布好了防。
等北平军统站被上司指着鼻子骂时,站长直接把王二麻子拖到后院枪决了:“废物!误了大事!”
老周从老乡嘴里听说这事时,正往咸菜坛里装新腌的枣。
他摸着坛底的假粮票笑了笑,往阜平的方向望——陈宇他们应该快到了吧,这坛枣,等他们回来再吃正好。
(午时·山沟休整)战士们正往档案车上补帆布,小王突然“咦”了声。
他往车板下摸,摸出个小本子——是施尔昌的,里面记着北平据点的暗号:“枣糕论个不论斤”。
陈宇翻到最后一页,见上面画着个弹壳,和施尔昌塞包袱里的那个一模一样。
林悦给陈宇换绷带时,钢笔突然从他兜里掉出来。
笔尖磕在石头上漏了水,蓝墨水沾在档案箱的边角上。
她赶紧用布擦,却越擦越晕:“都怪我……”陈宇按住她的手:“没事,”他往墨水上划了道,“就当给档案做个记号。”
远处的山坳里突然传来几声狗叫。刘勇握紧枪站起来:“可能是老乡的狗,”
他往陈宇身边凑,压低声说,“不过还是小心点,李三炮说不定还有同伙。”
陈宇点点头,往档案车后看——阳光正照在档案箱上,蓝墨水的印子在光里泛着亮,像颗星星。
(未时·继续赶路)运输车队重新上路时,林悦把施尔昌的小本子揣进怀里。
风从车缝里钻进来,吹得本子页角沙沙响。
陈宇靠在档案箱上打盹,胳膊上的绷带还在渗血,却睡得很沉——刚才炸桥时绷着的劲,这会儿才松下来。
刘勇骑马走在最前面,时不时往路边的红布条望。
那是王掌柜说的引路记号,被风吹得飘来飘去。
他往山的深处看,炊烟正从个小村子里冒出来,心里松了松:“快到中途驿站了!”
林悦往陈宇的脸上看,他的眉头还皱着,像是在做啥梦。
她轻轻把自己的外套披在他身上,指尖碰着他胳膊上的伤——刚才他说要带她去吃枣糕时,眼里的光比太阳还亮。
【互动投票】
李三炮坠崖后会不会没死?
A. 会,他抓着铁链爬上来了,还会追着档案车来
b. 不会,山沟太深,摔下去肯定活不成
c. 被山里的特务救了,去北平找白敬之报信了
你的选择是?请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想法吧!
【历史档案】
本章介绍的八路军武器是“汉阳造步枪”:口径7.92毫米,全重3.166公斤,有效射程500米,采用5发弹仓供弹,是清末民初中国军队的主力步枪。
1946年晋察冀军区仍有大量装备,刘勇指挥战斗时用的就是这种步枪——这枪虽老,却立过大功:1937年平型关大捷时,八路军战士用它击毙过日军中队长。
这次山口交火,小王用它打穿了土匪的机枪枪管,为炸桥争取了时间。
下章悬念升级!赵刚的断后信(1946年6月10日,中途驿站),陈宇他们刚到驿站就收到赵刚的信,信上只写了“暗道有军火,速报军区”几个字,墨迹却发乌——像是用血写的!
而林悦整理档案时,发现施尔昌的小本子里夹着张北平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个“寒梅”标记!速点追更+订阅,看赵刚在城里到底遭遇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