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是这座钢铁孤岛唯一的永恒居民。
“观察者前哨-第七号”内部,时间以某种精确而冷漠的节律流逝。空气循环系统发出近乎无声的低吟,柔和的人造光线均匀洒落在简洁到近乎空旷的舱室内,映照出金属墙壁上冰冷的倒影。这里没有窗户,看不到外面那颗气态巨行星永恒的凝视,也望不见埋葬了同伴与希望的遥远星空。只有控制台上闪烁的、代表系统正常运行的绿色指示灯,和角落里储备物资的清单读数,提醒着这里尚存一丝生机。
这是一种被精心设计出来的、令人窒息的安宁。是暴风雨眼中,短暂而虚假的平静。
“旅鸫”躺在简易医疗床上,右腿被自动医疗单元固定着,纳米机器人在断骨处悄无声息地工作,带来细微的麻痒感。他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中的狂躁和绝望已被一种深沉的疲惫和警惕取代。他的目光大多数时候都停留在对面墙壁的某一点,仿佛能穿透金属,看到那个环形山坑底,看到那场将一切希望炸成碎片的爆炸。
“牧羊人”坐在主控制台前,背影挺直,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僵硬。她的手指偶尔在虚拟键盘上划过,调出陈默遗留数据库的碎片化信息,但更多时候,只是凝视着屏幕上那个不断循环的、关于“噬界之影”的简短警告。她的眼底布满血丝,理智在强迫她分析、计划,但某种更深层的东西,似乎正在这绝对的寂静中悄然磨损。陈默的布局,安全港的出现,非但没有带来安全感,反而像一张无形的网,让她感到更深的不安。
最大的未知,并非来自外部可能存在的追踪,而是来自内部——那个萦绕不散的猜想,如同幽灵般徘徊在两人之间:“雨燕”,真的彻底消失了吗?
几天过去了(根据前哨的内部计时)。“旅鸫”的伤势在先进医疗技术下稳定恢复,已经可以勉强拄着支架行走。“牧羊人”则几乎不眠不休地试图破解陈默数据库更深的加密层,寻找关于“噬界之影”、“寂静之墙”真相以及……可能存在的、关于意识转移或残留的只言片语。收获甚微,陈默的加密方式远超她的能力,留下的信息更像是指引方向的路标,而非详尽的地图。
这种一无所获的探寻,加剧了舱室内压抑的气氛。交流变得稀少而必要,每一次眼神接触,都带着未能宣之于口的沉重疑问。
直到那个微弱的信号再次出现。
这一次,并非来自“牧羊人”的便携扫描仪,而是直接触发了前哨主控系统的低级预警。控制台的一个辅助屏幕突然亮起黄色,显示在前哨外部传感器阵列的冗余缓存区,捕捉到一段极其短暂、来源不明的异常能量波动。波动强度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其频谱特征,经过系统自动比对,与数据库中记录的、任何已知的自然现象或科技造物都无法匹配。
更令人心悸的是,系统标注出的频谱轮廓,与之前“牧羊人”记录的、“雨燕”烙印最后爆发出的那抹乳白色光辉的残留信号,有着高度相似性!
“牧羊人”几乎是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双手飞快地操作,试图放大和分析那段缓存数据。“旅鸫”也挣扎着站起,拄着支架凑到控制台前,呼吸不由自主地屏住。
“是……他吗?” “旅鸫”的声音带着不敢置信的颤抖。
“信号太弱,持续时间不足千分之一秒……无法定位源头,甚至无法完全排除是传感器受到某种未知宇宙射线干扰产生的误报。” “牧羊人”语速极快,眼神锐利如刀,“但……这相似度……不可能完全是巧合。”
希望,如同黑暗中划过的、短暂到几乎错觉的流星,瞬间点燃,又迅速被更深的疑虑所取代。如果是“雨燕”的意识残留,它为何会出现在前哨外部?是以何种形式存在?为何如此微弱且不稳定?是求救?是警示?还是……某种无意识的回响?
“能……主动扫描外面吗?” “旅鸫”急切地问。
“不行。” “牧羊人”摇头,脸色凝重,“陈默的协议严格限制。前哨处于最高级别的‘隐匿模式’,任何主动对外探测或信号发射,都可能暴露我们的坐标。我们就像躲在贝壳里的蚌肉,只能被动感知外界。”
这种被动和无知,几乎令人发狂。
就在两人对着那段模糊的数据束手无策时,主控台的中心通讯界面——那个一直处于绝对静默状态的、与陈默网络连接的专用频道——突然毫无征兆地亮起了红色的连接请求指示灯!
不是外部通用频段,是陈默留下的、理论上唯一安全的点对点加密信道!
谁会在这个时候联系他们?陈默的其他“游离体”?还是……?
“牧羊人”和“旅鸫”的心脏同时提到了嗓子眼。接,还是不接?这可能是希望,也可能是最致命的陷阱。
“接。” “旅鸫”咬牙道,眼中是破釜沉舟的决绝,“无论如何,总比在这里猜谜强!”
“牧羊人”深吸一口气,手指悬在确认按钮上,犹豫了足足三秒,最终重重按下。
没有全息投影,只有音频通道被接通。一阵轻微的电流噪音后,一个经过严重失真处理、无法分辨性别和年龄的电子合成音响了起来,语速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前哨7号,确认接收。身份编码:守夜人-Alpha。”
“守夜人?” “牧羊人”谨慎地回应,快速检索数据库,没有这个代号的相关记录。
“陈默的应急协议已激活。你们的时间比预想的更少。” “守夜人”的声音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影’的追踪算法已升级。你们身上的‘钥’之共鸣残留,如同黑暗中的磷火,衰减速度低于模型预测。”
这个消息如同冰水浇头。
“我们有……多少时间?” “牧羊人”强迫自己冷静。
“不确定。取决于‘影’的资源调配优先级。可能是标准时几天,也可能只有几小时。” “守夜人”回答,“前哨的隐匿并非绝对。你们需要做出选择。”
“什么选择?”
“选项一:继续隐匿,赌‘影’不会优先搜索这片边缘星域。但一旦被发现,前哨的防御系统无法抵挡‘影’的直属力量。生存概率:低于百分之五。”
“选项二:主动出击。利用前哨储备的能源,启动一次短途、随机的空间跳跃,尝试进入附近一个被称为‘虚影回廊’的中立信息流区域。那里是宇宙信息的交汇处,也是‘影’监视网络的薄弱点。你们可以尝试在那里‘洗掉’身上的共鸣残留,或者……寻找潜在的盟友。风险:跳跃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回廊’内危机四伏,生存概率:未知,但高于选项一。”
“虚影回廊……” “牧羊人”快速思考着这个陌生的名词。
“选项三呢?” “旅鸫”突然插话,他紧紧盯着通讯界面,仿佛想穿透那失真的声音,看到背后的真面目。
通讯那头出现了短暂的沉默,仿佛“守夜人”在评估着什么。几秒后,电子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似乎多了一丝极其微妙的、难以察觉的凝重:
“选项三……基于一个未被证实的假设。假设‘钥’之载体(‘雨燕’)的意识核心,并未完全湮灭,而是以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弥散’或‘附着’于你们的存在层面。”
这句话让“旅鸫”和“牧羊人”的呼吸瞬间停滞。
“选项三:尝试在前哨内,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我提供的特定频率,进行一次高风险的……‘意识共鸣牵引’。目标:如果假设成立,尝试将可能存在的‘意识残片’重新聚合或显化。成功,或许能获得关键信息或助力。失败……轻则对你们的精神造成永久性损伤,重则……可能将‘影’的注意力直接引导至你们最核心的意识海。”
三个选项,三条路,每一条都布满荆棘,通往未知的黑暗。
继续隐匿,坐以待毙。
主动出击,闯入险地。
进行一场近乎自杀式的、基于渺茫假设的意识实验。
而那个神秘的“守夜人”,是友是敌?他\/她\/它为何此时出现?提供选择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就在“牧羊人”大脑飞速权衡, “旅鸫”紧握拳头难以抉择的刹那——
嘟!嘟!嘟!
前哨的主警报系统突然发出了尖锐的最高级别警报!红色的警示灯疯狂旋转!
控制台主屏幕瞬间被巨大的警告信息覆盖:
【警告!检测到高维空间扭曲!】
【坐标:距离前哨0.05光分!】
【能量签名识别:未知!与‘噬界之影’数据库存在……部分匹配特征!】
【推测:非主力部队,可能是……先遣侦察单位!】
【预计接触时间:十分钟!】
“影”的触须……已经来了!比“守夜人”预测的更快!
通讯频道里,“守夜人”的电子音也出现了一丝急促:“它们来了!做出选择!现在!”
没有时间犹豫了!
是启动跳跃,是尝试那疯狂的意识牵引,还是……原地等死?
“牧羊人”的目光与“旅鸫”的目光在空中狠狠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