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随后。

拖着有些酸软的身体,张衍志回到了宿舍。

王圆和高肃也已经起身,正在洗漱。

“衍志,你这一大早跑哪儿去了?”

王圆一边用布巾擦脸,一边含糊地问道:

“我们还以为你去茅房了呢。”

张衍志活动了一下依旧有些发颤的手臂,苦笑道:

“去校场活动了一下筋骨。”

高肃眼尖,注意到他额角未干的汗迹和略显疲惫的神情,以及那不自觉揉捏胳膊的动作,诧异道:

“你去校场?”

“还练得出汗了?”

“你这伤还没好利索呢,可别逞强。”

“无妨,只是做些舒缓的恢复动作。”

“顺便……跟韩教头学了下射箭的基础。”

张衍志解释道。

“射箭?”

王圆瞪大了眼睛,凑过来说道:

“你找那个冷面阎王学射箭?”

“他没把你训斥一顿赶回来?”

张衍志想起韩教头那言简意赅却句句到位的指导,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韩教头只是话少,教得却很认真。”

赵健此时也端着水盆进来,听闻此事,也啧啧称奇。

四人一同洗漱完毕,便前往书院食堂用了早饭。

简单的清粥小菜,馒头咸蛋,却因腹中饥饿而显得格外香甜。

饭后,四人便来到了他们所属的斋舍。

此时斋舍内已经坐了大半学子,气氛与往日有些不同。

考中的如王圆、高肃等人,眉宇间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气。

而落榜的则大多沉默寡言,或强颜欢笑,气氛略显沉闷。

不多时。

教授他们经义的陈先生拿着一卷书,缓步走了进来。

陈先生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眼神温和中透着睿智。

他走到讲案后,并未立刻开始讲课。

而是目光缓缓扫过台下众学子,轻轻叹了口气,开口道:

“今日课前,先与诸位说两句此次院试之事。”

斋舍内,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学子都抬起头,目光聚焦在陈先生身上。

陈先生语气平和,带着勉励与惋惜,说道:

“本院甲字叁号斋舍,此番共有三十二名学子应试。”

“得中者九人。”

说着,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张衍志、王圆、高肃等几人身上,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继续道:

“其中,张衍志更是不负众望,连中三元,夺得案首,为我斋舍,为我书院大增光彩!”

“王圆、高肃等几位同学,亦表现不俗,顺利进学。”

“老夫在此,恭喜你们!”

斋舍内,响起一阵掌声。

尤其是考中的几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张衍志几人连忙起身,向陈先生和同窗们拱手致意。

陈先生抬手虚按,示意他们坐下。

随即,目光转向那些落榜的学子,语气变得更加温和恳切说道:

“至于此番暂未如愿的同学,老夫希望你们莫要气馁,更莫要妄自菲薄。”

“科举一途,本就艰辛,一次失利,并非终局。”

“当效仿古人,卧薪尝胆,查漏补缺,潜心向学。”

“望你们收拾心情,来年再战,老夫相信,其中必有后来居上者!”

他这番话情真意切,让不少原本神情沮丧的学子抬起了头,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

勉励完毕。

陈先生神色一正,进入了正题,说道:

“好了,前事已毕,当思来者。”

“今日,我们便来仔细析讲此番院试的题目。”

“望诸位,无论中与未中,皆能从中有所得,明晰得失,以利前行。”

他转身,在身后的木板上,用端正的楷书写下了两道题目:

“《四书》题:‘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孟子》题:‘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笔落,斋舍内众学子的神色都认真起来。

尤其是那些落榜的,更是凝神屏息,准备仔细聆听。

陈先生指着第一题,缓缓道:

“此题出自《论语·述而》,乃是孔子对颜回所言,赞其与自己一般,能够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此八字,看似简单,实则蕴含儒家出处进退之大智慧,亦是君子立身处世之根本准则。”

“诸位在做此题时,需阐发何谓‘行’,何谓‘藏’,二者之关系,以及何以惟孔子与颜渊能臻此境……”

他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将这道题目的精髓、破题的关键、论述的层次一一剖析开来。

听得众学子时而恍然大悟,时而若有所思。

讲解完《四书》题,陈先生又转向《孟子》题,说道:

“此题出自《孟子·尽心下》。”

“‘梓匠轮舆’指木工,“规矩”是法则、方法,“巧”则是超越法则的巧妙、神韵。”

“孟子此言,意在说明,技艺、道理的法则可以传授,但其中的精妙、创造性,却需个人自己去体悟、磨练,无法直接给予。”

他目光扫过众人,问道:

“此题关键在于辨析‘规矩’与‘巧’之关系,以及由此引申出的为学、为政乃至修身之道。”

“当时,可有哪位同学,对此题感悟颇深?”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张衍志身上,温和一笑道:

“衍志,你既是案首,不妨起来与诸位同窗分享一下。”

“你对此题的理解,以及破题、承题、起讲、入手直至收束,是如何构思的?”

一时间。

所有目光都再次聚焦在张衍志身上。

有好奇,有期待,也有审视。

张衍志并无怯场。

他站起身,先向陈先生行了一礼,然后转向同窗们。

略一沉吟,便清晰地说道:

“回先生,学生当时见此题,首先想到的便是为学之道。”

“先生传授章句经义,此乃‘规矩’;然若要融会贯通,乃至阐发新意,形成自家见解,则需个人之‘巧思’与‘笃行’。”

他声音平稳,条理分明道:

“故而,学生破题便点明,‘夫教者授其法,而悟者在其人。’ 紧接着承题阐述,规矩是基础,无规矩不成方圆,但若只知墨守成规,则失却活力,难有大成。”

“正如匠人依规矩可制器,然欲成巧匠,则需于心领神会、熟能生巧处下功夫。”

“在起讲部分,学生由技艺引申至圣贤之道,指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之理。”

“而后入手,结合自身体会,论述为学当在遵循师法的同时,更需独立思考,潜心体悟……”

他将自己当时在考场上如何审题、立意、布局,层层推进,最终完成文章的思路,娓娓道来。

虽未背诵全文,但其中关键的论点、引用的典故、以及最后收束时升华到的“规矩与巧,相得益彰,乃成大道”的境界,都让在座学子,包括陈先生在内,听得频频点头。

尤其是那些在此题上栽了跟头或发挥不佳的学子,更是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待张衍志说完,陈先生抚掌赞叹:

“好!”

“析题精准,论述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由技入道,最后归于修身治学之根本!”

“衍志此文能得案首,实非侥幸。”

他看向其他学子,说道:

“诸位可听明白了?”

“做文章,尤其是经义文章,绝非简单默写经义,更需有此等清晰的思路与独到的见解,于规矩中见巧思,方是上乘之作。”

“是。”

斋舍内,响起一片由衷的赞叹和议论声。

王圆和高肃更是与有荣焉地挺直了腰板。

张衍志谦逊地躬身,说道:

“学生浅见,还请先生与诸位同窗指正。”

陈先生满意地让他坐下,继续讲解起题目中的其他要点和易错之处……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