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更是引得众人爆笑如雷。
陈淑贞也笑得直不起腰,算是默认了。只有秦淮茹,被这直白火辣的乡村玩笑弄得脸颊绯红,像熟透的番茄,心里却对赵家这种开放、热闹、不拘小节的氛围,感到既害羞又有一丝新奇和融入感。
就在大人们热络寒暄、玩笑不断的时候,在村里疯玩的大奎听到小叔他们回来的消息,立刻像只撒欢的野狗般窜了过来,连跟在屁股后面的弟弟妹妹都顾不上了。
他挤进人群,眼睛滴溜溜地转了一圈,没看到那个他最想见的身影,小脸顿时垮了下来,带着点失落嘟囔道:“大哥没回来啊……”
他还指望着赵大宝能再带他进趟深山,搞点“大货”呢。
不过,他现在靠着下套子、挖陷阱抓野兔,也能时不时地给家里添点进项,在村里小伙伴中间可是威风得很。
紧接着,大奎的妹妹大花、小花也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她一眼就看到了城里来的、打扮得干干净净的二梅、三丫和小四,立刻开心地跑过去,拉着二梅的手就要往大队部跑:“二梅姐,三丫,小四!快跟我来!去看我们村抓的大牛!可大可大了!”
刚刚还有点失落的大奎一听这个,立刻又来了精神,当仁不让地冲到最前面带路,一边走一边挺起小胸脯,开始吹嘘:“我跟你们说,那牛可是我和大哥一起抓回来的,我现在打猎可厉害了!晚上在山里睡觉,我都不带怕的!那山里黑咕隆咚的,就我一个人……”
他那副“山中王者”的架势,把小四唬得一愣一愣的,眼睛里充满了崇拜,跟着他呼呼啦啦就往大队部跑。
现在的赵家村,确实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村里有了两盏电灯!一盏安在大队部,方便晚上合作社加班以及村民聊天;另一盏则安在了牛圈,给村里这头最重要的宝贝牲畜提供了照明,防止有人偷牛,也方便夜里添料。
就这“牛比人先用上灯”的事,还成了附近几个村子津津乐道的新鲜话题,不少外村人来了,都要特意去牛圈瞅瞅这“享福”的牛。
每天晚上,大队部可比以前热闹多了。明亮的灯光下,聚集着聊天的老人,追逐打闹的孩子,还有借着亮光继续干点编织活计的。这灯光,不仅照亮了场地,更照亮了赵家村人红火起来的日子和对未来的盼头。
赵振邦一行人告别了热情的村民,终于回到了自家小院。院子里,听到动静的奶奶早就翘首以盼了……
老太太一见到小儿子赵振业和他身边那个模样俊俏、带着羞怯的秦淮茹,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盛开的菊花。
她一把拉住秦淮茹的手,那双布满老茧却温暖的手紧紧握着,上下仔细打量着,眼睛里是藏不住的满意和欢喜。
“好!好!真好!”
老太太连说了几个好字,声音带着点激动的哽咽,眼眶也有些湿润了,“我这老疙瘩可算是有福气了,找了这么个齐整又面善的好姑娘!我这心里头啊,这块惦记了多年的石头,总算是能放下喽!”
她看着小儿子那挺直的腰板、眉宇间洋溢的幸福光彩,心里是说不出的欣慰。
为了表达对准儿媳妇的重视和喜爱,老太太颤巍巍地走到自己那口陪嫁的老木柜前,掏出钥匙,打开锁,从最里头摸索出一个用手绢包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布包。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赫然是一对银光闪闪、花纹古朴、成色极好的银镯子!一看就是有些年头的老物件,被保存得非常好。
“姑娘啊,来.....”
老太太拿起镯子,亲手将它们戴在了秦淮茹的手腕上,银镯衬得秦淮茹的手腕更加白皙,“老太太没啥稀罕东西,这个你戴着,是个念想。”
秦淮茹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连声道谢,心里也更加踏实和温暖。这份厚重的见面礼,无疑是对她最大的认可。
然而,老太太这温情脉脉的氛围没持续多久。
她给完镯子,心满意足地又端详了秦淮茹一会儿,这才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一转头,看向大儿子赵振邦,眉头微微蹙起:“就你们两口子跟着回来的?孩子们呢?”
陈淑贞赶紧笑着解释:“娘,孩子们回来了,二梅、三丫他们一进村就被大奎、大花拉去大队部看新抓的牛了,玩得欢实着呢!”
老太太点了点头,随即又抛出一个关键问题,眼神带着审视:“那我大孙子石头呢?他也一起回了?”
赵振邦解释:“娘,老三城里那房子正装修到节骨眼上,石头得在那儿盯着,走不开……”
话还没说完,就被老太太打断了。老太太把脸一板,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满:“嘿!我说振邦,你这爹当得可真是可以啊!那装修房子是多累心、多麻烦的活儿?你倒好,自己跑回村躲清闲,啥事都甩给一个孩子去张罗?他一个半大小子,要买材料又要盯工人,还得应付院里那些乱七八糟的邻居,得多不容易?你这当爹的,就放心?你就应该留在那儿帮他盯着!你回来干嘛?”
这一顿数落,把赵振邦噎得直瞪眼,心里委屈:不是您老一直念叨想我,要是我再不回来就给我逐出家谱的吗?
老太太的火力还没完,“还有你老三,让你对象和淑贞回来就行了,你不在那盯着新房,不想早点把媳妇娶进门啊?跟着跑回来凑什么热闹?”
得,老太太这是开启了无差别攻击模式!
刚才还是心尖尖的老疙瘩,转眼就因为大孙子没回挨了训。
一旁的二婶和陈淑贞看着兄弟俩吃瘪的样子,使劲憋着笑,肩膀一耸一耸的。陈淑贞心里更是暗乐:真是新人换旧人,以前的心头肉老疙瘩,这有了媳妇,地位立马就下降了啊!看来以后老太太的心尖尖,得换成大孙子石头和这新儿媳妇了!
陈淑贞眼看丈夫和小叔子被老太太训得抬不起头,赶紧笑着上前打圆场,同时也是转移话题:“娘,您先别急着训他们。有个天大的好消息还没跟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