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火种号”摆脱天元大陆引力束缚,正式进入无垠虚空的刹那,一种前所未有的孤寂与浩瀚感同时包裹了林昊。
透过由高强度水晶与防御阵法复合而成的舷窗向外望去,熟悉的蔚蓝色星球已化为视野中一颗悬挂在漆黑幕布上的美丽宝石,山川河流的轮廓模糊,云层缓缓旋转,散发着朦胧而温柔的光晕。流云城、天风郡、乃至整个东域,此刻都微缩成了那宝石上微不足道的一个斑点。一种难以言喻的离愁,伴随着对故土深深的眷恋,悄然涌上心头。
他看到了蜿蜒如龙的山脉,那是他曾历练过的黑风山脉;看到了点点闪烁的灵光,那是各大宗门的山门所在;仿佛还能感受到混元子师叔祖那看似慵懒实则关切的目光,听到顾长风、赵琰等友人临别时的祝福。
然而,这种情绪并未持续太久。当他将目光从故土移开,投向那无垠的、点缀着无数璀璨星辰的深邃黑暗时,一种更加强烈的悸动与召唤,瞬间冲淡了离愁。
浩瀚,无垠,神秘!
这是与在大地上仰望星空截然不同的体验。在这里,没有大气的阻隔,星辰的光芒冰冷而纯粹,有的炽烈如恒焰,有的清冷如冰晶,有的变幻莫测,散发着诱人而又危险的气息。虚空并非绝对的死寂,偶尔有稀薄的星际尘埃如轻纱般飘过,远处有星云如同泼洒的颜料,渲染出瑰丽的色彩,更遥远的地方,甚至能隐约看到黑洞引力透镜效应造成的扭曲光晕。
这里是生命的禁区,却也是法则最直观显化的殿堂。空间的概念在这里变得模糊而富有层次,时间流速也似乎与物质世界有所不同。林昊能清晰地感知到,各种已知未知的能量辐射、引力波纹、空间涟漪,如同交响乐般在这片寂静的舞台上奏响。
他深吸一口气,尽管星舟内部生态循环系统提供的空气与天元大陆并无二致,但他却仿佛能嗅到那“真空”中蕴含的、冰冷而原始的味道。体内的混沌种似乎也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刺激,自发地微微脉动,与这片浩瀚虚空产生着某种玄妙的共鸣。它不再仅仅满足于汲取天地灵气,而是开始尝试捕捉、解析那些散逸在虚空中的、更本源的能量粒子和法则碎片。
“这就是……星海。”林昊喃喃自语,眼中倒映着万亿星光,胸腔中被一种难以言喻的豪情与探索欲所填满。个人的悲欢离合,宗门的兴衰荣辱,在这片尺度下,都显得如此渺小。但同时,一种明悟也油然而生:正是这无数渺小的存在,构成了生命的奇迹,而探索这无尽星海,了解自身的渺小与伟大,或许正是“道”之真意的一部分。
他收敛心神,走到星舟主控位坐下。心神沉入,与“万象星枢”连接。
嗡——
意识再次与那幅浩瀚的万界星图融为一体。这一次,感受更为清晰和宏大。代表天元大陆的光团在星图一角稳定地散发着光芒,而“希望火种号”则化为一个微小的银色光点,正沿着一条预设的、由星图计算出的最安全、最节省能量的初始航路,缓缓脱离天元大陆的“引力井”。
航路周围,并非空无一物。星图标注出了几个需要警惕的区域:一片弥漫着混乱空间乱流的“破碎星带”,一个散发着强大引力、疑似存在未成熟恒星的“育星温床”,以及几处标记着“未知高能反应”的阴影区域。这些都是天元大陆的先辈修士,或是在虚空探索中陨落的强者,留下的残缺记载被星图吸收整合后形成的警示。
“启动常规巡航模式,能量输出维持百分之五。开启广域被动探测阵列,扫描半径一光分内的空间异常。”林昊下达了指令。
“指令确认。”一个柔和的中性声音在舱室内响起,这是星舟初步凝聚的、融合了阵法之灵与弱人工智能概念的“舟灵”。“混沌熔炉运行稳定,能量储备百分之九十九点八。被动探测阵列已开启,未发现即时威胁。”
星舟尾部的推进阵法光芒稳定下来,不再剧烈喷发,而是维持着一个恒定的低功率输出,推动着星舟以亚光速在既定的航线上平稳航行。船体表面的隐匿符文与偏转力场持续工作,使得星舟在广袤的虚空中几乎如同一粒尘埃,难以被察觉。
林昊没有急于进行空间跳跃或探索未知坐标。他知道,初入星海,首要任务是熟悉星舟的各项性能,适应虚空环境,并确保航行的基本安全。他分出一缕神识,时刻关注着“万象星枢”和探测阵列反馈的信息,本体则开始检查星舟的各个子系统。
生态循环单元内,几株由精灵族种子培育出来的“星光草”正散发着柔和的光晕,有效地净化着空气,并产生微量的灵气。储物空间内,物资码放整齐,混元子赠予的酒葫芦安静地躺在角落,神物自晦。防御系统能量回路畅通,层层护罩处于待激发状态,灵光内敛。
时间在寂静的航行中缓缓流逝。虚空之中,难以准确感知时间的流逝,星舟内置的计时法阵显示,已经过去了三天。
这三天里,林昊见识了虚空的多姿多彩。他曾远远观测到一场小规模的流星雨,无数碎片划过黑暗,拖拽出短暂而绚烂的光尾;他曾探测到一团冰冷的星际尘埃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水冰和稀有矿物颗粒;他甚至捕捉到了一次超新星爆发在无数年前传来的、极其微弱的光辐射和能量波动,感受着那份毁灭与新生的壮烈。
同时,他也遭遇了几次不大不小的挑战。
一次是误入了一片稀疏的“虚空能量湍流区”。这里的空间结构不稳定,充斥着混乱的能量漩涡,如同大海中的暗流。星舟的护罩被无形的力量撕扯、挤压,发出细微的嗡鸣。林昊不得不亲自操控星舟,将《空冥幻身》的感悟应用于飞行规避,如同游鱼般在湍流的缝隙中穿梭,同时调整混沌熔炉的输出,模拟出类似的空间波动,才险之又险地脱离了那片区域。
另一次,是遭遇了一群在虚空中漂流的“星噬兽”。这是一种奇特的硅基生命体,形态如同放大了千百倍的透明水母,依靠吞噬星光和星际尘埃为生,通常性情温和。但林昊的星舟散发出的能量波动,似乎吸引了其中几只较大的个体,它们伸出长长的、闪烁着星辉的触手,好奇地试图缠绕星舟。林昊不想无故杀戮,便催动星舟释放出一道低强度的混沌脉冲。那脉冲并未伤害星噬兽,却让它们感受到了源自生命本能的敬畏,纷纷缩回触手,摆动身躯,融入了远处的星尘之中。
这些经历,虽然算不得真正的危险,却让林昊对虚空航行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让他与“希望火种号”的配合愈发默契。
航行至第七日,根据星图显示,他们已经彻底远离了天元大陆所在的恒星系,进入了一片相对空旷的星际空间。在这里,连最近的恒星都只是视野中一个比较明亮的光点。
“按照当前航速,预计十五个天元日后,可抵达第一个预设航路点——‘镜湖星云’外围。”舟灵汇报道。
林昊点了点头。镜湖星云并非他的目标坐标,只是航路上的一个中转标记点,以其平静如镜面、能倒映周边星域的奇特光学现象而闻名(在星图记载中)。
他走到舷窗前,再次望向窗外。天元大陆早已看不见了,身后的星空与身前的星空,同样璀璨,同样陌生。一种真正的、孑然一身行走于天地之间的孤独感,伴随着无拘无束的自由感,交织在心间。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才算是真正告别了故乡的“襁褓”,正式以一名“界域行者”的身份,踏上了这条通往万界源流的漫长征途。前路未知,吉凶未卜,但他道心坚定,唯有前行。
深吸一口星舟内模拟出的、带着青草芬芳的空气,林昊眼中混沌之色流转,目光投向星图指引的下一个方向。
“希望火种号,调整航向,目标——镜湖星云。让我们看看,这片星海,究竟藏着多少秘密。”
星舟轻轻震颤,尾部推进光流微调方向,载着它的主人,坚定不移地驶向更深、更远的黑暗与光明交织之处。
万界之路,于此正式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