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太阳山山谷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温泉带来的希望,转化成了巨大的劳动热情。
没有人偷懒,没有人抱怨,男女老少,只要能动的,都投入了这场关乎生存的建设中。
萧珩统筹全局,指挥着防御工事的加固和人员的调配。
萧猛带着护卫队和一部分青壮,继续加固山谷入口的木质栅栏和了望台,并开始沿着山谷两侧地势较高处设置巡逻点和简易的警示机关。
而生活的核心区,则交给了木匠李老根主导。
李老根是流放队伍里手艺最好的老木匠,一路上看着那些破烂工具直叹气,如今总算有了用武之地。
“地窝子!必须挖地窝子!”李老根蹲在地上,用手里的木棍画着图,对围着他们的几个骨干解释,“这鬼地方,地上盖房子,一晚上就能给你冻透!得往下挖,半截在地下,上面用木头搭起来,覆上土,再盖上草帘子皮子,这样才能保暖!”
众人都点头,这道理浅显易懂。
苏晚晴凑过来看了看,插话道:“李叔,这屋子里面,能不能盘个炕?”
“炕?”李老根和其他人都疑惑地看她。
苏晚晴捡起木棍,在地上比划:“就是屋里用土坯或者石头砌一个中间空的台子,下面留出烟道。灶台设在屋外,生火做饭的烟气和热气从炕下面的烟道走过,就能把炕烧热乎了,人睡在上面,别提多暖和了!比直接烧火盆安全,也省柴火!”
她尽量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方式描述着火炕的原理。
李老根听着听着,眼睛越来越亮,猛地一拍大腿:“妙啊!苏姑娘!这法子妙!这样屋里又暖和又没烟气!就这么干!”
解决了取暖,苏晚晴又指着规划中的居住区:“还有,排水沟得提前挖好,绕着居住区,免得化雪或者下雨成了烂泥塘。垃圾也不能乱扔,得指定一个远离水源和下风向的地方集中处理,不然容易生疫病。”
这些卫生观念对古人来说有些新颖,但结合一路上的艰辛和病痛,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纷纷记下。
思路有了,但工具是个大问题。
砍树、削木、挖土,全靠那些卷了刃的破斧头、几把豁口的锯子和少量锄头,效率极低。
苏晚晴见状,又“噔噔噔”跑回马车旁,在一堆“缴获物资”里翻捡了半天,然后拖出来好几个沉甸甸、用油布包裹的长条物件。
打开一看,众人都惊呆了!
里面是十几把崭新的、闪着寒光的精钢斧头!
锯口锋利密集的手锯!还有好几大盒沉甸甸、规格不一的铁钉!
甚至还有几把坚固耐用的铁锹和镐头!
“这……这也是从那些杀千刀的马匪那儿弄来的?”李老根声音都发颤了,拿起一把斧头,爱不释手地摸着那光滑的木柄和锋利的刃口,这工艺,这用料,比官造的都好了!
苏晚晴面不改色心不跳,用力点头:“对啊!藏在他们一堆破皮子下面,估计是抢了哪个大商队或者军资吧?正好便宜我们了!大家快拿去用!”
她早就偷偷把上面所有现代商标和字样都磨得干干净净。
有了这些堪称“神兵利器”的工具,工程的进度瞬间飙升!
锋利的斧头砍伐树木变得轻松许多,手锯能快速地将原木加工成需要的木板和木桩,铁钉更是让结构连接变得无比牢固,省去了繁琐的榫卯时间,当然,关键承重部位李老根还是坚持用榫卯。
铁锹和镐头挖掘冻土也显得事半功倍。
人们看着苏晚晴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感激、惊讶,逐渐变得麻木和深深的崇拜了。
这位苏姑娘简直就是天女下凡!
怎么什么都有?什么都能想到?那些马匪是给她送装备的运输大队长吗?
萧珩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地,看着那飞快成型的、半埋地下的木屋框架,看着苏晚晴忙前忙后、时不时冒出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点子,最后目光落在那堆明显不属于这个时代工艺水平的工具上,眼神深邃,却最终什么也没问。
他只是走过去,拿起一把崭新的铁锹,加入了挖地基的队伍。
苏晚晴抹了把额头的汗,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成就感爆棚。
基建狂魔,正式上线!寒渊州生存副本,难度似乎下调了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