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姜妙提供的“偶然”线索,联合查案组的调查势如破竹。皇城司在揽月轩搜出毒药与火焰纹夜行衣,内务府查出丽妃宫中太监利用职权夹带私入、后又“被灭口”的线索。更关键的是,严刑拷问之下,一名负责内外传递消息的低级管事熬刑不过,招认了受丽妃兄长、承恩伯指使,将死士和毒药送入宫中的关键证据!
铁证如山,条条线索最终都清晰地指向了三皇子及其母族——承恩伯府!
当查案大臣将完整的证据链与口供呈递御前时,皇帝的脸色从震怒的铁青逐渐转为一种近乎死寂的冰寒。他目光扫过那些证物,尤其是承恩伯府那独特的火焰纹标记和其兄长的口供指认,眼中最后一丝对骨肉的温情也彻底湮灭,只剩下帝王被触犯逆鳞后的绝对冷酷。
“好!好一个朕的好皇儿!好一个承恩伯府!”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数九寒冰,冻彻整个大殿,“朕赐尔等荣华富贵,竟养出这般噬主篡位的狼子野心!”
三皇子元澈早已瘫软在地,面如死灰,连辩解的力气都没有了。丽妃见状,发出凄厉的哭喊,扑到御阶前:“陛下!陛下开恩!一切都是臣妾兄长为了一己私欲,怂恿皇儿!皇儿他年少无知,是受了蒙蔽啊陛下!”她试图将罪责全部推给母族,做最后的挣扎。
“蒙蔽?无知?”皇帝猛地一脚踹开丽妃,眼中尽是厌恶与暴怒,“他身为皇子,勾结外官,私蓄死士,将屠刀对准他的君父之时,何来无知?!你身为母妃,纵容包庇,乃至参与密谋,又何来无辜?!”
他不再看这对母子,霍然转身,面向满朝文武,声音如同雷霆,带着不容置疑的审判意味,一字一句宣判:
“三皇子元澈,大逆不道,谋逆弑君,罪证确凿,天地不容!革除一切爵位封号,废为庶人!即刻押送宗人府高墙圈禁,非死不得出!”
“丽妃周氏,蛇蝎心肠,教唆逆子,祸乱宫闱,罪同谋逆!削去妃位,贬为贱奴,打入暴室,永世不得赦!”(暴室比冷宫更严酷)九皇子虽丽妃所出,念其年幼(6岁),记入德妃名下教养。
紧接着,皇帝的怒火席卷向宫墙之外:
“承恩伯周弘业,身为国戚,不思报效,竟行此株连九族之逆罪!着即削去爵位,抄没家产!周弘业及其参与密谋之子侄,即刻锁拿,押赴午门,凌迟处死!周氏一族,凡成年男丁皆斩,女眷及未满十四男丁没入官婢官奴,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返京!其党羽门客,严查不赦!”
这道旨意,比之前的惩罚更加血腥残酷!不仅三皇子和丽妃彻底完了,整个承恩伯府及其政治势力也被连根拔起,血流成河!这才是帝王一怒、伏尸百里的真实写照!
殿内众人听得心惊胆寒,冷汗湿透重衣。一些与承恩伯府有过往来的官员更是两股战战,几乎站立不稳。
三皇子彻底昏死过去。丽妃(周氏)听到母族如此凄惨的下场,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尖叫,彻底疯癫,被太监如拖死狗般拖了下去。
二皇子低着头,虽极力掩饰,但紧握的拳头和微微抖动的肩膀显露出他内心的激动与狂喜,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竟以这种最彻底的方式倒下了。大皇子面露沉重,暗自叹息。其他皇子公主皆面色苍白,深刻体会到了皇权斗争的残酷与高风险。
姜妙垂眸静立,心中明镜似的。皇帝此举,既是惩处逆罪,更是借机大肆清洗、巩固皇权,震慑所有心怀不轨之人。经此一役,朝堂格局彻底洗牌,而她也因救驾和间接揭破阴谋,被更深地卷入了这权力漩涡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