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长安城外烟尘再起,一支约三千人的队伍逶迤而至。虽经长途跋涉,略显疲惫,但军容尚算严整,尤其是核心的数百曹氏、夏侯氏子弟兵,更是目光炯炯,透着一股不同于西凉降军的锐气。眉宇间那股沉静与隐隐的霸气却难以遮掩,正是曹操曹孟德。其身后,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于禁、乐进、史涣等未来名将赫然在列。
未央宫内,刘协闻报,即刻宣召。
曹操领着麾下主要将领,步入了威严的殿宇。这是他第一次面见这位以雷霆手段诛除董卓、并迅速稳住关中局势的少年天子。他不敢有丝毫怠慢,依足礼数,率众躬身下拜:“臣曹操,率部曲将领,奉诏入京,叩见陛下!陛下万岁!”
其身后众人亦齐声拜见,声震屋瓦。
刘协端坐御座之上,目光扫过台下这一溜青史留名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他虚抬右手,语气温和却自带威仪:“曹爱卿及诸位将军平身。一路辛苦。兖州之事,朱儁将军已有奏报,爱卿于交接之际亦能约束部众,保境安民,甚好。”
曹操再次躬身,言辞恳切:“此乃臣分内之事,不敢言功。陛下神威天纵,诛除国贼,澄清寰宇,臣等能附骥尾,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实乃三生之幸!”
一番例行的君臣对答和慰勉之后,刘协切入正题。
“曹爱卿。”
“臣在。”
“爱卿素有韬略,治军严谨。如今京畿初定,百废待兴,正值用人之际。朕任命你为五官中郎将,协助皇甫嵩老将军,负责长安城防及京畿周边之戍卫、治安,望卿恪尽职守,保朕之都城万无一失。”
曹操心中微动。五官中郎将,位次将军,掌宫廷宿卫,地位重要且能常伴天子左右,虽非方面大员,却是极佳的进身之阶,更是难得的信任。他立刻拜谢:“臣,曹操,领旨谢恩!必竭尽全力,护卫京畿,以报陛下信重!”
刘协点点头,目光转向曹操身后的诸位将领。
“夏侯惇!”
“末将在!”夏侯元让上前一步,声若洪钟。
“朕闻你为人刚烈,治军有方,且曾在家乡管理过庄园,颇通农事。现任命你为屯田都尉,秩比六百石。即刻前往河南尹,辅佐张辽将军,负责接收、安置、整训兖州迁徙而来的百万流民,编练屯田兵!此事关乎国本,责任重大,望你不负朕望!”
夏侯惇闻言,虽更向往冲锋陷阵,但深知此事重要,且是独当一面的职责,立刻抱拳:“末将领命!必协助张将军,将屯田之事办得妥妥帖帖!”
“夏侯渊!”
“末将在!”夏侯妙才应声出列,动作迅捷。
“朕知你擅长长途奔袭,用兵奇快。现任命你为骑都尉,秩比六百石。归入徐荣将军麾下,协助徐将军清剿河南尹境内匪患,护卫屯田!”
夏侯渊大喜,这正是他擅长和喜欢的差事!“末将领旨!定随徐将军扫平宵小,还河南尹一个朗朗乾坤!”
“曹仁!”
“末将在!”曹子孝沉稳出列。
“曹洪!”
“末将在!”曹子廉紧随其后。
“朕命你二人为骑都尉,秩比六百石,暂归曹操中郎将麾下,协助维护京畿防务,听候调遣!”
“末将领旨!”二人齐声应道。能留在族兄曹操身边,正是他们所愿。
“于禁!乐进!”
“末将在!”于文则和乐文谦出列。
“朕闻你二人治军严谨,颇有章法。现命你二人暂入皇甫嵩老将军麾下,于羽林军中任职,好好历练,学习新军操典,日后自有重用!”
“末将领旨!”二人虽觉未能直接跟随曹操略有遗憾,但能进入天子亲军核心羽林军,亦是难得的机会。
最后,刘协的目光落在一直沉默寡言、却站姿笔挺的史涣身上。
“史涣!”
“末将在!”史涣抱拳,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
“朕闻你行事周密,执法严格,忠诚可靠。现有一特殊职司,需你这等人才。朕命你即刻前往报到于贾诩贾大人麾下,听其调遣。此乃机密要职,望你好生效力。”
史涣虽不明所以,但天子有命,毫不犹豫:“末将领旨!必严守机密,尽心办事!”
一番安排下来,将曹操的班底进行了拆分,但核心的曹仁、曹洪仍留在曹操身边,夏侯兄弟和外姓将领则被派往急需人手的关键岗位,合情合理,让人挑不出太大毛病。曹操心中虽有思量,但面上唯有感激领命。
正当曹操等人准备告退时,殿外传来通报,说是李肃将军回来了,请求觐见。
刘协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宣。”
只见李肃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进了大殿,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带着哭腔(演技略显浮夸):“陛下!陛下!臣李肃,幸不辱命,已与黄忠老将军完成交接,特来复命!陛下啊,臣在陕县那是日夜忧思,唯恐有负圣恩,如今见到陛下天颜,臣这颗心才算落回肚子里啊!”说着,还抹了抹并不存在的眼泪。
刘协看着他那副样子,不过念在他确实在陕县顶了雷,而且献计诛董的首功也确实是他立的。
“李爱卿辛苦了。平身吧。”
“谢陛下!”李肃赶紧爬起来,眼巴巴地看着天子,期待封赏。
刘协沉吟片刻,道:“李爱卿献计诛董,首功一件;后又劝降牛辅、暂管陕县军营,虽有波折,亦算辛劳。朕封你为关内侯,食邑三百户,赏金百斤,帛千匹。”
李肃一听,关内侯!虽然只是荣誉爵位,无实封,但也是侯爵啊!光宗耀祖了!他激动得又要下跪:“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爱卿,朕问你,如今封赏已领,你是还想继续带兵,还是另有打算?”
李肃一听还能选呢,但是听到“带兵”二字,顿时一个激灵,想起了在牛辅军中被那群骄兵悍将折磨得欲仙欲死的日子:“陛下!臣才疏学浅,统兵之事实在非臣所长,强行为之,恐误了陛下大事!臣......臣但凭陛下安排,无论何种职司,绝无怨言!”
“文和啊。”
贾诩心中一叹,这又是安排了个活爹,上前一步:“臣在。”
“李爱卿机敏善辩,亦是有功之臣。如今你绣衣府初建,百业待兴,正是用人之际。便让李侯爷去你那里,做个绣衣御史,秩六百石,协助你处理府务,你看如何?”
贾诩能说什么?只能躬身:“陛下圣明。李侯爷大才,能入绣衣府,实乃臣之幸事。”这天天不是背锅就是背功劳,还要处理这么多奇葩的人。
李肃一听,绣衣府?听着像是监察之类的机构,似乎不用风吹日晒带兵打仗,而且就在长安城里,安全又舒服!他连忙应承:“臣愿意!臣谢陛下安排!定当尽心竭力,辅佐贾大人!”
刘协看着贾诩那古井无波的脸和李肃那喜形于色的样子,心里差点笑出声。让贾诩去头疼怎么驾驭李肃,简直是绝配!
“如此甚好。都退下吧。”刘协挥挥手,感觉完成了一件大事。
殿内,刘协松了口气,掰着手指头算:“曹操放在身边看着,夏侯渊去盯着可能不稳的胡轸,夏侯惇去帮张辽镇场子,于禁乐进交给皇甫老爷子回炉重造,史涣这个正派人去平衡一下绣衣府的画风,李肃这个麻烦丢给贾诩处理......完美!朕可真是个分配人才的小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