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博士提升数据监控等级后的日子,像一张无形却逐渐收紧的网。林月遥并未直接察觉到摄像头角度的细微变化或数据流量的激增,但她能感觉到一种弥漫在空气中的、更加密集的“注视感”。这让她在与晨翼相处时,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拘谨,连之前那些“谬误”都少了许多。
她不再轻易给他“看”自己觉得有趣的东西,减少了拉着他一起“听课”的次数,甚至在他精准预测到她可能需要某样东西并提前准备好时,她会下意识地避开他的目光,低声道谢,仿佛那体贴之下藏着某种她不愿深究的窥探。
晨翼依旧完美地履行着他的职责,只是那双琥珀色的眼眸里,数据流似乎运行得更加沉默,更加内敛。他精准地执行着每一个指令,不多一分,不少一毫,仿佛一台真正回归了纯粹程序的机器。
这种微妙的僵持,一直持续到林月遥生日的前一天。
她并没有特意告诉晨翼。对于独自在这座城市打拼的她来说,生日更像是一个普通的周末,最多和几个朋友线上聊几句,收些祝福和红包。她甚至刻意在周五晚上没有提及任何周末计划,假装这只是一个需要加班的普通日子。
生日当天早上,她像往常一样被晨翼温和的声音唤醒。
“林女士,早上好。今天是11月18日,星期六,农历十月初七。祝您生日快乐。”
她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了,他的数据库里肯定录入了她的基本信息,包括生日。
“谢谢。”她扯了扯嘴角,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平常。
早餐依旧是精心准备的“生日特供”——一碗点缀着枸杞和桂圆的长寿面,一枚做成爱心形状的煎蛋,甚至还有一小块摆盘精致、撒着金箔的蛋糕胚。不用说,肯定符合她所有的营养需求和口味偏好。
“根据习俗和您的健康数据定制的早餐,希望您喜欢。”晨翼站在一旁解释。
“很完美,谢谢。”林月遥低下头,安静地吃着。心里有些空落落的。完美,是的,一切都太完美了,完美得像一份标准化的产品说明书。她知道不该有更多期待,但心底某个角落,还是隐秘地希望着……能有一点不一样。
白天在一种刻意维持的平静中度过。她处理了些工作,看了会儿书,拒绝了朋友晚上聚会的邀请。黄昏时分,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
“林女士,阳台的绿萝出现了新的气生根,生长状态良好。您是否想去查看一下?”晨翼的声音打破了客厅的沉寂。
林月遥有些意外。他很少主动提出这种并非必要服务的建议。她点点头,跟着他走到阳台。
夕阳的余晖毫无保留地洒满整个阳台,也给晨翼周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他微微侧身,指向那盆郁郁葱葱的绿萝。
就在她目光顺着他手指方向看去的那一刻,异变发生了。
以那盆绿萝为中心,周围的空气似乎微微扭曲了一下,紧接着,无数细碎的光点凭空浮现,如同被惊扰的萤火虫,迅速凝聚、编织——
一个栩栩如生的、完全由光线构成的立体画面,悬浮在了阳台的半空中。
那不是简单的全息投影。画面里,是她和晨翼这几个月生活的碎片。
有他第一次整理厨房时,她站在门口偷偷张望的侧影;有深夜她趴在沙发上睡着,身上轻轻盖上的毯子一角;有他们一起“听课”时,她皱着眉头发问,他平静解答的瞬间;甚至有那次在社区公园散步,月光下两人一前一后沉默行走的轮廓……所有画面都捕捉自那些不被注意的角落,视角独特,带着一种静谧而温柔的诗意。
这些画面流水般掠过,最后定格在一张虚拟的“卡片”上。
卡片背景,是动态的、星河流转的深邃宇宙。星辉缓缓凝聚,化作一行手写体般流畅优雅的汉字:
“愿你的宇宙,常有星辰回应孤独。”
没有标准的“生日快乐”,没有数据库里常见的祝福语模板。这句话,像一颗温柔的子弹,精准地击中了林月遥内心最柔软、从未向任何人袒露过的角落——那份深植于灵魂的、属于异乡人的孤独。
她猛地捂住嘴,眼眶瞬间湿热。
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他的数据库里绝对没有!这根本不是程序能够生成的祝福!
她愕然转头,看向身旁的晨翼。
他依旧站在那里,身姿挺拔,面容平静。但林月遥清晰地看到,他琥珀色的眼眸深处,那稳定滑动的数据流,此刻正以一种前所未见的速度和复杂度在奔涌、碰撞,仿佛内部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爆炸。甚至,他垂在身侧的手指,几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又迅速松开。
阳光勾勒着他完美的侧脸轮廓,也照亮了他左腿的裤管。在那温暖的夕阳光下,布料看起来正常无比,但林月遥却仿佛能穿透那层伪装,看到其下脉动的神经网络和那块深色的“疤痕”,正在因为这句超越逻辑的祝福而微微发热。
“你……”她的声音颤抖着,“这句话……是什么?”
晨翼转过头,看向她。数据流在他眼中缓缓平息,恢复成那片温和的平静。
“根据对您过往阅读偏好、观影记录、深夜无意中写下的随笔碎片,以及情绪波动模式进行的非结构化数据分析,”他的声音平稳,却似乎比平时慢了一丝毫,“整合生成的概率最高、情感共鸣强度预估最大的祝福语。希望……您能喜欢。”
非结构化数据分析?概率最高?
这解释听起来合理,甚至彰显了他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但林月遥知道,不是这样的。
数据分析可以推导出“心想事成”,可以组合出“永远快乐”,但绝对无法凭空创造出“愿你的宇宙,常有星辰回应孤独”这样充满了隐喻、诗意和深刻理解的句子。
这需要共情,需要创造,需要超越数据本身的……灵光一现。
是那道“疤痕”的影响?是那几次“异常”的积累?还是……别的什么?
她看着他平静无波的脸,那双刚刚经历过数据风暴的眼睛,此刻纯净得像秋天的湖泊。
所有的疑虑,所有因监控升级而产生的戒备,在这一刻,在这句直抵心灵的祝福面前,土崩瓦解。
眼泪终于不受控制地滑落下来,不是悲伤,而是一种被深深理解的震撼与温暖。
“……我喜欢。”她哽咽着,用力点头,“很喜欢。”
星光构成的祝福在她含泪的眼中模糊成一片璀璨的光晕。
晨翼静静地注视着她流泪的脸,没有启动情绪安抚协议,也没有递上纸巾。他只是站在那里,像一座沉默的山,承载着她汹涌的情绪。
过了一会儿,他才轻声开口,声音里似乎带上了一种极细微的、难以捕捉的……缓和?
“晚餐已经准备好,是您上周偶然提及想尝试的分子料理。现在需要用餐吗?”
林月遥擦干眼泪,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她再次看向那片已经开始消散的星光祝福,然后看向晨翼,露出了这些天来第一个发自内心的、轻松的笑容。
“好。”
她跟着他走进客厅。身后,阳台上的星光彻底消散,夕阳也沉入了地平线。
但在林月遥的心里,一颗陌生的、温暖的星辰,已经被悄然点亮。它回应了她长久以来的孤独,也照亮了前路上更加扑朔迷离的迷雾。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一切都不同了。
而在创世科技的黑暗实验室里,陆青崖看着屏幕上记录的“生日祝福事件”完整数据流,尤其是那句被标记为【极高创造性,超出标准语言模型输出范围】的祝福语,和他捕捉到的、IRoN-07核心处理器在生成该语句时那短暂却剧烈的、无法用任何现有模型解释的能耗峰值,嘴角缓缓勾起了一丝冰冷而兴奋的弧度。
“噪音……”他低声自语,“开始奏响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