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如同深潭静水,表面波澜不惊,内里却已流淌过万水千山。乔琳的人生,也已迈过了知天命的门槛,步入了外人眼中功成名就、儿孙绕膝的晚年。
她的学术成就早已得到了国内外的公认,荣誉等身,是后辈学者仰望的高山。研究所里,她依然保留着一间办公室,只是去得少了,更多时候是在家中书房,阅读,思考,偶尔指导几个极具潜力的关门弟子。她的思维并未因年岁而僵化,反而在青莲本源持续一生的温和优化下,愈发通透深邃,如同经过漫长岁月打磨的玉石,光华内敛,温润剔透。
青莲本源,这个与她灵魂绑定、相伴一生的内在优化器,如今的存在感已微弱到几乎难以察觉。它不再需要应对任何剧烈的消耗或修复,只是如同她生命最底层的背景辐射,以一种近乎永恒的、极其缓慢而平稳的节奏,维持着她身体最基本的活力与平衡,延缓着衰老的进程。她的头发已然花白,却依旧浓密富有光泽;脸上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岁月的纹路,但皮肤底子依旧保有远超同龄人的紧致与莹润;她的眼神,是洗尽铅华后的澄澈与平静,仿佛能映照出世事变迁,自身却岿然不动。
周正也已从研究所退休,两鬓染霜,气质却愈发儒雅沉静。他们依旧住在那个充满回忆的公寓里,每日对坐饮茶,读书看报,偶尔携手在校园里散步,看年轻的学子们行色匆匆,仿佛看到了许多年前的自己。
孩子们都已独当一面,翱翔于各自的天空。周景明在政坛步步稳健,心怀家国;周景深在军中屡建功勋,守护一方平安;周景珩则在学术领域深耕,成为了比他祖父更负盛名的国学大家。他们各自成家,也有了下一代。乔琳和周正升级做了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享受着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看着那些小小的、充满活力的生命,她时常会想起很多很多年前,自己觉醒记忆的那个寒冷冬日,想起那绝望的一跃……与如今这充盈、安宁的圆满相比,恍如隔世。
许妍和周锐的生活也平静而幸福。许妍成了电视台德高望重的资深制片人,周锐则在商界走出了自己的路。他们的儿子周景珩承欢于祖父膝下,将书斋里的学问发扬光大,也让她倍感欣慰。
这日黄昏,乔琳独自一人,缓缓登上了研究所大楼的天台。这里,曾是她无数个疲惫或沉思时驻足的地方。夕阳正缓缓沉入远方的城市天际线,将天空渲染成一片壮丽的瑰红色,余晖洒满周身,带着暖意。
她凭栏而立,晚风拂动她花白的发丝。体内,那微弱却从未断绝的青莲本源,如同呼吸般自然存在。她回顾自己这一生——从绝望重生,到凭借知识、毅力与这内在的优化之能,一步步挣脱枷锁,攀登学术高峰,建立家庭,见证并影响着身边人的成长与幸福。
青莲本源,它从未给过她任何捷径,只是将她自身的潜力挖掘到了极致,让她能以最好的状态,去应对每一次挑战,去珍惜每一份温暖。它迫使她向内求索,依靠自身的智慧与坚韧前行。它是一份支撑,一种优化,却从未替代她自身的努力与选择。
脚下的玉阶,她已攀登了很远很远。学术的玉阶,人生的玉阶。此刻,站在这里,回望来路,崎岖坎坷皆成风景;展望前方,云海苍茫,尽头或许已是无阶之境,唯有精神的自由与圆满。
她微微闭上眼,感受着那持续了一生的、温润平和的能量流转,与自己的心跳、呼吸融为一体。它源自一朵渡劫失败的青莲,却在一个普通女子的生命里,见证了另一种形式的不屈与超越。
夕阳终于完全隐没,天边只余一抹绚烂的晚霞。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散落大地的星辰。
乔琳缓缓睁开眼,眼神清澈而宁静,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满足的笑意。
玉阶之上,并非终点,而是无垠。
(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