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离别的日子却已悄然而至。出发前的最后一周,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乔琳的博士课题核心论文草稿,在经历了数个不眠之夜的打磨后,终于达到了她心目中“可以示人”的标准。她将文稿发给了陈景明教授,心中一块最重要的基石稳稳落下。
行李的整理遵循极简原则。必要的衣物、个人用品,以及最重要的——装满文献、数据、模型代码和论文草稿的笔记本电脑与移动硬盘,这些是她学术生命的延伸。那只青莲马克杯被她小心地用软布包裹,放进了行李箱的角落。
出发前夜,许妍打来了电话,声音里充满了不舍与骄傲。
“姐,你明天就要走了吗?东西都带齐了吗?路上一定要小心啊!”
“嗯,都准备好了。”乔琳听着妹妹絮絮的叮嘱,语气平稳。
“姐……”许妍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丝哽咽,“你……你一定要好好的。我等你回来。”
“我会的。”乔琳顿了顿,“你也是,照顾好自己。”
挂了电话,屋内陷入临行前特有的寂静。乔琳最后一次检查了证件、机票、住宿确认单,环顾这个住了数年的小屋。没有太多留恋,只有一种阶段任务完成后的释然与对未知的平静期待。她运转《青木养身功》,让心神沉静,如同为长途航行做最后的系统自检。体内青莲本源温顺流淌,赋予她面对任何未来的底气。
出发当天,天色微亮。陈景明教授特意让实验室有车的师兄周辰送她去机场。周辰一边帮她将行李搬上车,一边感叹:“乔琳,你这可是要去征服世界了啊!”
乔琳只是淡淡笑了笑,没有回答。
机场大厅里人流如织。换登机牌,托运行李,过安检……一切流程有条不紊。坐在候机厅,看着窗外巨大的飞机起降,真实感才一点点漫上心头。她真的要离开熟悉的土地,前往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深度研究。
没有激动雀跃,也没有惶恐不安,只有一种水到渠成的平静。她拿出手机,给陈景明教授和许妍各发了一条简短的短信:“已到机场,准备登机。” 就在关闭手机前,屏幕亮起一个来自“妈妈”的未接来电提示。她没有回拨,平静地将手机调至飞行模式。
登机广播响起。乔琳站起身,拉好行李,随着人流走向登机口。步伐稳健,背影在熙攘人群中显得格外挺拔沉静。
通过廊桥,踏入机舱,靠窗坐下。系好安全带,窗外,地勤人员在做着最后检查,晨光为机场镀上一层金边。
引擎启动,巨大的推力将她按在椅背上。飞机加速,抬升,冲入云霄。地面上的景物迅速缩小,化作模糊色块,最终被云层隔绝。
一种失重感传来,不仅是物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她正式告别了过去的一段旅程,跃入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空间。
穿越云层,眼前豁然开朗,蔚蓝的天空和无垠的云海展现在眼前,阳光灿烂得刺眼。
乔琳静静看着窗外,感受着身体脱离熟悉引力的瞬间。体内青莲本源似乎也感应到了环境变迁,流转中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活跃,如同深水中的莲花,茎秆悄然调整,准备迎接不同水质与光照的洗礼。
前尘往事,人间牵绊,皆已留在那片渐行渐远的大地之上。
青荷,终于离开了滋养它亦束缚它的池塘,根系带着故土的记忆,枝叶探向更广阔的水域。前方是未知的风浪,也是无尽的可能。
此行,不为逃离,而为探索;不为依附,而为印证。
她的征途,是微观世界尽头的真理之光。新的征程,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