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轨道在稳步延伸,而生活的另一面,那些被乔琳刻意深埋的过往,却总会因一些细微的牵动,泛起难以察觉的涟漪。
一个周五的晚上,乔琳刚从实验室回到租住的小屋,手机便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的名字是“许妍”。她指尖微顿,还是按下了接听键。
“姐……”电话那头传来许妍熟悉的声音,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你没在忙吧?”
“刚回来,不忙。”乔琳的声音平和,走到桌边给自己倒了杯温水。她能听出妹妹语气里的那点不自然。前世,在她高考失利后,许妍面对她时也总是这样,混杂着同情、无措,还有一丝因父母过度关注而生的微妙愧疚。
“哦,那就好。”许妍似乎松了口气,语气轻快了些,“妈今天包了饺子,三鲜馅的,非让我给你打个电话,问你……问你周末回不回来吃。”
乔琳握着水杯的手紧了紧。三鲜馅饺子,是她前世里少数喜欢的食物之一。母亲王亚珍女士,此刻正用这种隐晦的方式,试图修补那道已然深刻的裂痕。
她沉默了几秒。电话那头也安静着,只有许妍轻微的呼吸声。
“这周末不行,”乔琳最终开口,声音没有波澜,“实验室有数据要跑,走不开。替我谢谢妈。”
她没有称呼“妈妈”,用的是略显疏离的“妈”。电话那端的许妍显然注意到了,声音低了下去:“……好吧,我跟妈说。姐,你……你自己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我知道。”乔琳顿了顿,还是问了一句,“你最近怎么样?学习跟得上吗?”
提到自己,许妍的话多了起来,絮絮叨叨说起高三的压力,模考的排名,还有对未来的迷茫。乔琳安静地听着,没有像前世那样感到烦躁或不耐,也没有给出不切实际的空泛安慰。
直到许妍倾诉完,乔琳才开口,声音沉稳:“焦虑解决不了问题。把大目标拆解,专注做好眼前的每一套题,弄懂每一个知识点。有什么具体困难,可以给我发信息。”
她没有说“有姐在”,也没有承诺任何物质帮助,只是提供了一个理性的解决思路和有限的沟通渠道。这是一种界限分明却又不失温度的回应。
“嗯,我知道了,姐。”许妍的声音听起来踏实了些许。
挂断电话,屋内恢复寂静。乔琳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的车水马龙。都市的霓虹映入她清澈的眼眸,却照不进那片深藏的过往。
她想起前世,同样的电话,她因自卑和痛苦,语气冲撞,最终不欢而散,将妹妹那点微弱的关心也推了出去。想起母亲那带着掌控欲的“为你好”,和父亲沉默却沉重的期望,最终将她压垮。
今生,她亲手斩断了那些有毒的羁绊,如同剜去腐肉,痛彻心扉,却换来了新生。青莲本源在她体内静静流转,滋养着她的身躯,也让她的心志在一次次淬炼中变得如磐石般坚定。它无法抹去记忆的伤痕,却赋予了她不被这些伤痕拖垮的力量。
她不再怨恨,但也无法回归。那种血脉相连的亲密无间,早已在前世跳入冰冷河水的那一刻,彻底冻结、碎裂。如今维持的,不过是一份基于责任和淡淡血缘的、冷静而疏离的联系。
她会给许妍必要的引导,如同对待一个需要帮助的后辈。她会回应父母偶尔的、笨拙的示好,但会牢牢守住自己的边界和独立。
旧日的伤痕依然存在,只是被她用强大的意志和明确的目标封存在了心底深处,不再能轻易影响她前行的步伐。
转身回到书桌前,打开电脑,屏幕上跳出的是未完成的模型代码和李老师发来的新材料数据。那些复杂的符号和曲线,构成了她如今真实而可控的世界。
她将注意力重新投入进去,眼神专注而沉静。
过往如风,可感其痕,不再扰其心。她脚下的路,通向的是属于自己的、广阔而明亮的未来。